当天宫二号遇上C919,那些前沿科技长啥样?
2017-06-09 21:51:44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虹虹 孙靖 |
分享到:
|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阳娜 倪元锦)天宫二号、空间站、火星探测器、光电倍增管、C919大型客机……在8日至10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或自主创新科技产品纷纷亮相,观展者有幸一睹这些前沿科技的风采。 有一款国产飞机,叫C919 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1B馆内,一款飞机模型备受关注。这是今年5月在上海首飞成功的C919大型客机,按1:15比例缩小制作的实物模型。C919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商用干线飞机,采用下单翼、翼吊两台涡扇发动机、常规平尾、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布局,全机复合材料用量占12%,铝锂合金占8.8%。基本型全经济布局168座,混合级158座。 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张驰介绍,C919采用了超临界翼型以减少飞行阻力,且大量使用铝锂合金、复合材料、3D打印等先进材料。其综合化的航天系统使得机上多台计算机互为备份,而且每台计算机也可单独处理所有信息,智能化程度和可靠性都很高,极大降低了飞行员的工作量。 “C919首飞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我们还需要进行5架到6架飞机的试验飞行,以确保其在各种极端条件下能稳定运行,尽快正式投入运营使用。” 曾专注于航空发动机科研数十年的胡老先生已70多岁,一直牵挂着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几乎年年都来科博会参观。看到C919客机模型,胡老先生感到振奋。他说:“我国航空科技发展很快,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天宫二号遇上VR体验舱 在科博会展厅里,一个1:1比例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模型吸引了众多观展者驻足。它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8.6吨,其主要使命是开展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在轨维修技术试验等三大任务,为建设、运营空间站进行关键技术验证。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同年10月19日与载有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在科博会现场,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普教育展览中心主任张宇告诉记者,天宫二号的在轨寿命为2年。在与神舟十一号飞船交会对接后,它完成了两名航天员为期30天的中期驻留实验,还开展了空间冷原子钟实验等14项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主要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等八个领域。 有趣的是,在现场展示的天宫二号模拟舱内置了一个VR太空舱,供观展者互动。舱内有8个座椅,进入舱内,戴上VR眼镜,随着座椅晃动,大家便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太空。 “呆萌”机器人本事大 一个两眼呆萌的白色机器人笔直站立,它看似“萌萌哒”实际上身手了得,它的全名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机如其名”,它的主要工作就是电力巡检。据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兵器地面无人平台研发中心工程师陶进介绍,它是一款适用于特种环境的民用机器人,负责在变电站代替人工检测识别仪表设备,再通过基站将数据传回到监控中心。 “这样一来,避免了人工巡检可能发生的事故,大大降低了危险度。”陶进说,“通过研发,还可以将其进行改造,为核电站等环境恶劣的地方提供巡查、巡逻服务。” 跟普通垃圾桶长相无异的防爆垃圾桶虽“其貌不扬”,却能够阻挡1.3kg的TNT当量爆炸物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以四部摄像机为“眼睛”、麦克风当“耳朵”,能360度全景侦察无死角、轻松采集四周环境声音信息、重量不超过4kg的小型手抛式侦察机器人,可通过弹射、抛投、遥控的方式进入建筑物内部以及狭小低矮空间进行实时探测……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展区内,陈列着多个军民融合、自主创新的高科技项目。近年来,军用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产品领域,发展迅速,令人期待。 自主创新是科博会的主旋律,众多前沿技术、自主创新成果的展示凸显了我国科技产业的重要成果,也见证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里,不仅有“国家队”,也有民间选手,他们都在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
相关阅读:
- [ 04-27]圆满!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完成首次"太空加油"
- [ 04-24]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开始首次“加油”
- [ 04-23]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首次自动交会对接
- [ 04-22]太空牵手——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侧记
- [ 04-20]天舟一号今日19时41分发射 将给天宫二号“太空加油”
- [ 04-18]“天舟快递”启程在即:天宫二号,您的包裹将发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