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郑州不动产登记开“药方” 解决排长队、多跑腿难题

2017-07-07 16:26:21  来源:大河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图:不动产办事大厅内张贴了很多微信办理公告,市民在此扫二维码准备网上预约。

□记者 陈骏文 王亚鸽 摄影

核心提示|聚焦郑州不动产登记,自去年8月以来,本报累计刊发近百篇稿件。记者昨日从郑州市不动产登记部门获悉,针对郑州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出现的“排长队”“多跑腿”“效率低”等问题,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相关机构,开出“新药方”:增设窗口、启用微信预约便民服务平台、设立联合抵押大厅、与银行对接上门服务、推进房管国土两部门联合办公等,积极缓解群众办证难问题。

多措并举

即日起,郑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联合房管局、银行机构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增设窗口、启用微信预约便民服务平台、设立联合抵押大厅、与银行对接上门服务、推进房管国土两部门联合办公等,积极缓解群众办证难问题。

1

解决“排长队”的“新药方”:增设窗口、启用微信预约系统

针对“排长队”的问题,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采取“增设窗口”与“启用便民系统”的方式予以解决。

一是在市中心办事大厅新增两个受理窗口,有效增加受理数量。二是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利用“郑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微信公众号对由市中心受理的新房转移登记等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实行网上预约、网上预审,以此提高“面签”环节办事效率,减少群众在现场等候时间。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下辖中原、二七、惠济、管城四个分中心也已全面推行微信预约。下一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便民系统将逐步向各个分中心推广。

2

解决“多跑腿”的“新药方”:设立联合抵押大厅、推广联合办公经验

针对市民反映目前郑州现行二手房交易流程繁琐的问题,尤其是抵押权的设立、注销需要两头跑的情况,市国土局与市房管局、银行积极沟通对接,决定在全市设立多个联合抵押业务大厅,专门受理抵押业务的办理。

此外,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已和工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原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和郑州银行这六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接。下一步,将实现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联合查询及两部门联合受理服务网点全覆盖。

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理房屋交易、登记业务两头跑的问题。市国土局经与房管部门协商,两部门将联合把郑东、荥阳现在不动产登记联合办公的试点经验在全市各县(市)、区进行全面推广,逐步在全市各区域实现房屋交易与不动产登记联合办公的工作模式。群众今后办理房产交易及不动产登记,在一个大厅内就能“搞定”。

3

解决“效率低”的“新药方”:下放权限,让市民到县市区分中心就近领证

为提高工作效率,让群众能就近办理登记,自7月6日起,原由郑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办理的,涉及郑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的相关转移登记业务,转由三区所辖的不动产分中心代为办理。今后,三区群众再有商品房、经适房等初次办证的相关业务办理,就可“就近申请,就近领证”。

现场体验

微信预约成为“绿色通道”不排队,9分钟办结业务

昨天上午8时30分,在郑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下称市中心),开出了一个“绿色通道”:23号窗口。窗口前排着7位市民的小队,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张写有“微信预约”的小卡片。

上午9时,各窗口开始办公,23号的显示器上虽然没有叫号,但相关业务已开始正常办理。

持有001号微信预约号的办事人方先生告诉记者,有微信预约号,源于工作人员的推荐。排在第二位的李女士也来点赞:“如果没有微信预约,我还得推着小孩来排号,这个服务好!”

在记者与李女士交流时,方先生的业务已经办完。记者掐表计算了一下李女士的业务办理时间:她为自己位于棉纺路盛润锦绣城的房子办理首次转移登记业务共耗时9分钟。

随后,记者发现,持微信预约号的申请人办理首次转移登记业务时,办结时间基本维持在10分钟左右,如遇到系统中“房屋唯一号”不显示等问题时,办理时间会有所延长。

对此,市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3号窗口所受理的业务,均为申请人通过微信便民系统预约的业务。申请人及登记部门通过材料预审环节,可提前在网上审核相关材料,减少申请人在现场的等候时间。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中心微信平台的预审功能暂时只针对由市中心负责办理的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等业务,以及全市所有登记部门已受理的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办理进度。

对于这一平台何时能够推广至业务量更大的分中心使用,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积极协调,力争早日开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