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古语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和平年代中,有这样一群人,比普罗大众更接近战火纷飞,也更能切身体会到和平与发展的宝贵。近日,“网络媒体国防行”记者团走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听这里的飞行员讲述他们在护航过程中,面对炮火硝烟的真实感悟。 艺高胆大,索马里冒险接护被劫船员 2012年7月17日,中国海军第12批护航编队接护被劫持19个月多的台湾籍“旭富一号”船员。在风力8级、浪高6米、前期派出的两艘小艇无法靠近的危急情况下,他们临危受命,冒着夜幕降临、随时可能遭遇袭击的危险,直升机超条件强行起飞,并利用海水涨退间隙,在约10米宽的潮湿沙滩上采取半米悬停、右轮软接地方式,先后飞行6个架次,安全救援26名中外被劫船员。 虽然说起来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其中的艰难一言难尽。参加过那次任务的飞行员程文刚说,他从驾驶室受领任务到上直升机只用了7分钟就出发了,根本没有过多的准备时间,这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航路漫漫,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情况,是否会遇到武装分子的袭击。他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5点08分,1个小时之后天就会完全黑下来,当时恰逢无月的暗夜,加之索马里海岸附近人烟稀少,真可谓伸手不见五指,这都给他的飞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实际上,程文刚最早预计的飞行架次远不止5个:他按照每个船员体重80公斤计算,在精确计算了消耗的油量之后设计了“第一次上三个,后面依次递增”的预案,但事实令他震惊了:由于船员在被海盗劫持期间口粮严重不足,每人每天只有一小把糟米,加上被虐待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大部分船员的体重只有70到80斤,最瘦的只有40斤。机组就此果断改变方案,按照第一架次三人、第二架次四人、第三架次五人、第四架次七人、第五架次七人的方案,在天黑之前的1个小时里圆满完成了抢运任务。 这只是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参与护航任务的一个缩影。自2009年开始参与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以来,该团已8个批次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是海军航空兵部队出动人员、装备最多的部队,期间还曾出现该团7个直升机组同时在亚丁湾海域执行任务的壮观场面。 也门撤侨,亲身经历战火 2015年3月,也门国内硝烟四起,局势骤然紧张,中国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奉命前往也门执行撤侨任务,当时程文刚就在编队中的临沂舰上,形势最危急的时刻,炸弹就在他身边炸裂。 程文刚说,临沂舰当时曾经数次进入也门的荷台达港。其中有一次,也门武装人员已经攻入荷台达港,军舰刚刚靠岸10分钟,一枚炸弹打到了距离军舰也就一百来米的一个建筑上,声音很响,当时他就在后甲板。 “那个环境真的是临战状态”,程文刚说:“我们在后甲板抢运人员和行李的时候,AK47‘哒哒哒’的声音就在周围不停地响起,距离我们一两公里的港外山坡上都能清楚地看到坦克炮筒的硝烟和炸弹落地的灰尘。” 不过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那枚身边一百米左右爆炸的炸弹,“咱们在和平年代没有听过枪响、炮响。我们打过靶、打过枪,直升机上也实射过导弹,但这都是主动去操作的,并没有那么担心。但当一枚炸弹突然在身边炸响,碎片四溅,这的确是在提醒你,你就是身处战争硝烟之中,”程文刚回忆道。 有此感受的并不只有他一人,他说,当时军舰一路返回,很多平时不会写日记的人那天晚上都想要写篇回忆录。通过荷台达港撤侨,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受到了熏陶,发生在身边的“战争”让所有的亲历者都感触深刻。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 北海舰队航空兵某独立团战士经常要长时间出任务,比如护航任务最长可能要出航10个月,但是全团坚持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光荣传统,只要有任务,责无旁贷,说走就走。 长时间的海上航行十分枯燥,加之舰上的磁场和噪音影响,生物钟会被完全扰乱,程文刚说,他每次出航总会有一两个月晚上睡不着觉,特别清醒,“数羊数到两万都没用”。为了调整自己,飞行员们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业务学习和体能训练,把自己练到非常疲劳才行。远航一次,锻炼加上消耗,人总要瘦个十斤八斤,“所以护航有利于减肥”,程文刚幽默地说。 另一个方面就是伙食。远航中,船员的伙食标准虽然很高,但是由于不易储存,与鱼、肉、海鲜以及土豆洋葱等可以存放较长时间的食材相比,青菜总是消耗得最快。补给船一般是半个月补给一次,带绿叶子的菜基本不出三天就“报销”了,接下来是西红柿、大头菜之类,到了第二个星期,一顿饭四个菜里肯定有两个菜是土豆洋葱,第三批护航编队更是曾经连着吃了一个星期的大鸡腿儿和烤肠,这在常人看来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辛苦,还会经历战火的威胁,但一旦坚持过来,也会获得满满的成就感。程文刚说,他的柜子里有各种奖章、证书、先进,一大堆红色小本本,儿子写作文需要素材了就去翻一翻看一看,孩子十分骄傲:爸爸这么了不起。 程文刚说,军人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和担当,作为一线作战部队,他们责无旁贷。打仗固然可怕,“但我们穿上了这身军装,即使交给的任务很危险也不会含糊,穿着军装、带着荣誉上呗,肯定不会打折扣”。他说,“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中国西藏网文/苏文彦) |
相关阅读:
- [ 07-25]【网络媒体国防行】中蒙边界某边防连:戍边卫国,有我在!
- [ 07-25]【网络媒体国防行】我军首支舰载直升机团:曾冒险接护被劫570天船员
- [ 07-25]【网络媒体国防行】奋飞海天间,用生命打造“中国名片”
- [ 07-24]【网络媒体国防行】有一种“刚强”叫强刚
- [ 07-24]【网络媒体国防行】90后特种兵狙击手:人枪合一 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