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权篇】江西吉安依靠“四重保障线”打造健康扶贫示范县

2017-09-13 20:42:04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丽 段秀杰):56岁的肖美兰是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超果村人,丈夫仇云苟在村子里做泥瓦工,每天挣170元贴补家用,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幸福快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几乎倒塌。2016年5月,肖美兰不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昂贵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几乎一贫如洗。当时,肖美兰觉得生活几乎看不到希望:“做完第一次化疗回来,就花了差不多将近20万元了。我以为第一次化疗完就好了,结果还让我回去继续化疗。我不懂,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种病的严重性。后来治着治着就没钱了,那时候真的很困难。”

在得知肖美兰的情况后,村委会立即通过村民主评议将肖美兰一家评为贫困户,使其能够及时接受吉安县“四重保障线”医疗保障救助。在“四重保障线”的救助下,肖美兰继续接受了另外五次化疗,现在身体已经康复。从确诊到康复,肖美兰共花费43万余元,经过四次报销后,她只需要承担2万多元的费用。肖美兰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现在什么都好了,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好,给我报(销)了好多,我自己才花了两万多一点点,真的是要感谢党的政策好,还有扶贫小组、村干部,没有他们,我真的没办法,不是这四道保险,我现在怎么能坐在这里和你们说话。一个农村家庭,那么多医药费,谁能付得起?”

肖美兰所受益的“四重保障线”医疗保障救助体系是江西省吉安县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采取的有力举措。今年以来,吉安县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患大病、重病人群实施医疗救助,即患者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后,对医疗救助范围内个人自负部分实施医疗救助,形成了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四重保障线”的医疗保障救助体系,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吉安支公司经理邵百强以10万元医疗费用为例,介绍了“四重保障线”的报销过程:“首先是基本医疗(保险),根据住院在县内或县外的类别进行报销,在乡镇卫生院的住院可以报销90%,县城医院住院可以报销80%,市外非定点医院住院可以报销50%,主要看在哪里住院。基本医疗封顶线是6万,如果一笔医疗费用是10万,那就是还剩下4万,这4万元根据(第二道)大病保险进行报销;大病保险的起付线对非贫困户是1万5千元,对贫困户是7500元,那么在4万元的基础上减去7500元,再按照大病保险的补偿比例进行分段的比例补偿。如果还有剩余的费用,再经过第三道商业补充保险报销。最后是第四道防线,如果达到民政救助的相关标准,再按照标准报销。经过这四道防线下来,报销可以达到9万5千元以上。”

像肖美兰这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在吉安还有很多。2016年,吉安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660人,其中46.3%是因病致贫。为此,吉安县对贫困人口实行新农合全额代缴,大幅提高大病报销比例,统一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实行民政大病救助。县扶贫办主任段五和表示,健康扶贫将来会是一项普惠制度:“我们想这个政策应该是长期的,不是临时性的救助,将来整体脱贫之后,这个政策还要继续,因为这个(因病致贫)在整个贫困人口致贫源里是主要的,将来应该要作为一种普惠制度持续下来。”

据段五和介绍,专项资金保障了“四重保障线”的有序推进。2016年,吉安县仅商业补充险就有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另外加上新农合代缴、大病保险等,资金规模达到了8000万元。

肖财根和肖美兰是同一个村的村民。今年34岁的肖财根原本收入稳定,生活幸福。2016年12月,8岁的儿子肖长清发病住院,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从此,夫妻俩放下工作,带着孩子去广东治病,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2017年,肖财根一家经过村民主评议被评为贫困户,得到了“四重保障线”的救助:“总共花费有35万左右,报销了33万多,自己出了一万多,两万不到。”

2017年,吉安县被列为全国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在“四重保障线”医疗保障救助体系下,吉安的健康扶贫工作效果显著,贫困群众获得感很高,肖财根的父亲肖九发感慨道:“我们的报销进展很好,得到了很好的关怀,如果不是党和国家这种政策上的关怀,我就付不起这些钱,经济上就会很困难。我孙子现在情况挺好的,以后他长大了,我希望他能回报国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