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发挥信息化作用、规范健康科普……我国多举措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2024-06-07 09:20 作者:李恒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题:发挥信息化作用、规范健康科普……我国多举措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新华社记者李恒、董瑞丰

监测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由2012年的8.80%上升到2023年的29.70%,目前已接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的目标。

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修订《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国家卫生健康委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持续提升健康素养,着力增进全民健康”有关情况。

健康素养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今年6月起,我国将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从增加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净化健康科普信息传播环境、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动员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参与等方面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居民健康素养需多方参与。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介绍,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在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方面发挥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包括研究提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内容、开发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科普材料、开展健康素养监测等方面工作。

随着5G时代来临,如何发挥信息化等科技创新手段提升居民健康素养?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韬宏介绍,当地持续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型智慧服务,让医疗数据联通更快速、让患者预约就诊更便捷、让家庭健康监测更有效。家庭医生通过平台信息开展智能化重点人群随访,结合健康智慧驿站等开展线上线下精准化健康管理。

网络上健康科普内容鱼龙混杂,一些“伪科普”或不科学的说法措辞易误导公众。

据介绍,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从发布、传播、监管、社会监督等多环节发力,规范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知识发布和传播。

米锋介绍,下一步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作品推广传播。对一些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及时处置辟谣,净化健康科普网络环境。

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作中,公立医院如何发挥作用?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介绍,作为公立医院,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在促进全民素养提升行动中发挥“龙头”作用,引导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和平时工作中向患者、向公众宣讲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加强健康教育职责。

今年新修订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明确指出“膳食要清淡,要少盐、少油、少糖”,对此,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表示,食盐过多可导致高血压、骨质疏松、肥胖症等风险增高;油脂过多可致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风险增高;糖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超重肥胖、龋齿等危险因素。

当前已进入夏季,一些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个人如何提高健康素养预防相关疾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公众如果患了传染病,要加强自身健康管理。平常戴口罩、勤洗手,不吃腐烂变质食物、不喝生水、做饭时熟食和生食用的菜板分开,做好家庭通风、日常消毒等工作。

关键词:素养,智慧服务,董瑞丰,健康知识,健康监测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