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人民网评: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2018-05-24 17:35:4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陈曦 陈曦  
分享到:

“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要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回顾中华文明的生态观念,无论是“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的客观认识,还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自然规律,抑或是“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发展理念,都表明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强调天地人统一、要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揆诸当下,之所以反复强调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东北大兴安岭,坚持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并举,塑造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在青海三江源,加强沙漠化防治、高寒草原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呵护好“一江清水向东流”的“中华水塔”;在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证明,不断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和自我循环能力,才能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休养生息,是为了给自然留下修复的时间空间,是一个由失衡走向平衡的过程。一方面,有的地区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破坏,自我修复极其缓慢。以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为例,据测算,一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时间是25分钟,但大自然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环境修复之难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将生态环境当做“一次性资源”,只求经济增长,不顾其他各项事业发展;有的地方超过自然生态和环境的承载力,不顾一切、不计后果,最后得不偿失。这些教训启示我们,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只有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才能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有人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的确,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种一棵树要比砍一棵树更重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发展的做法,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就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