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 人物 > 正文

专访:中国经验为世界应对健康和发展挑战提供启示——访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2019-11-19 14:47:53 作者:徐兴堂 张春晓 秦朗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美国西雅图11月18日电 专访:中国经验为世界应对健康和发展挑战提供启示——访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

新华社记者徐兴堂 张春晓 秦朗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推动健康公平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其模式和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启示。

盖茨将于本月20日至21日访问中国,参加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合作十周年纪念活动,并与相关官员就项目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他在行前接受专访时赞赏中国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脱贫和提高卫生水平的努力,并对中国在全球健康和发展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充满期待。

中国经验 值得借鉴

盖茨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访问中国,此后30余年他多次访华,目睹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

“中国在很多领域的成功令人惊叹,不仅表现在农业生产力和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拥有强大的教育体系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高校,而且在创新领域不断作出贡献。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经验加快自身发展。”盖茨说。

“回望1980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没有这么高,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关注度也没有这么大,”盖茨说,“而今中国与各国开展贸易,大量中国企业带着自己的产品走向世界。中国还参与联合国机构的工作并发挥着积极作用。”

盖茨对中国分享脱贫经验的做法表示赞赏。他说,中国致力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经验帮助其他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摆脱贫困。“中非合作论坛就是中国如今在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范例。”

他表示,盖茨基金会期待中国可以在全球卫生治理中发挥引领作用,同时成为全球发展领域更强大的合作伙伴。为此,基金会和中国政府、私营部门和科研院校等携手开展了多个项目,包括加快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低成本抗疟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协助中国与疟疾高发地区分享疟疾防控经验,以及支持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农业科研创新和产业链升级等方面开展合作。

十年合作 成果丰硕

盖茨基金会2007年成立北京代表处,2008年启动首个在华项目。此后十余年间,基金会不断扩大对华合作,项目涵盖扶贫、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烟草控制、助力非洲农业发展和消除疟疾等。

盖茨说,基金会和中国的伙伴关系已进入第二个十年,将继续致力于帮助中国应对健康与发展方面的挑战,同时支持中国与世界分享成果和经验。

2009年,盖茨基金会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启动了结核病防控项目,十年来在项目涉及地区取得了可喜成果。借助新技术、新药物和新系统,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时间从两个月缩短至两小时;结核病患者每天用药量从13片减少至3片;新型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使患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显著降低。

盖茨说,下一步基金会还将与中国科研机构合作,聚焦研发新药物和疫苗,其成果将不仅造福中国的结核病患者,也造福“全世界最有需求的人”。

改善健康和消除贫困是盖茨基金会对华合作的重点。据了解,基金会通过在基层卫生保健系统和儿童营养等领域进行模式创新,支持中国实现在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

“中国设立了令人钦佩的减贫目标。我们现在也参与了中国的脱贫工作,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项目,进展良好。”盖茨说。

各国合作 应对挑战

本次访华期间,盖茨还将出席在北京召开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与来自全球的政界、企业界等人士探讨如何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上进一步加强合作。

“气候变化是个大难题。气候变化最大的受害者是最贫困的群体,而他们并不是问题的制造者。”盖茨说。在他看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各国的参与和合作。如果没有中美两国在减少排放和通过创新降低减排成本方面树立榜样,控制全球气温升高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盖茨说,中国已表现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的坚定决心,不仅致力于减少自身排放,而且通过开发新方法助力其他国家的减排努力。

就美国政府本月初正式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盖茨深表忧虑。“我们确实需要美国参与进来,切实与中国展开合作,让所有国家都加入进来。这是我们实现全球零排放目标的唯一途径。”盖茨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