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 评论 > 正文

新闻分析:英国的“群体免疫”,是科学还是无奈?

2020-03-17 07:06:32 作者:张家伟 刘石磊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加剧,英国采取的旨在延缓高峰而非强力控制的应对措施以及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有关“群体免疫”的言论引起很大争议。

这究竟是英国政府依据最新科学证据做出的决策?还是面对卫生系统和经济发展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出人意料”的应对措施

英国政府此前发布的应对疫情规划包括4个阶段:遏制、延缓、研究以及缓解。随着本土病例数达新高,英国政府在12日宣布从“遏制”进入“延缓”阶段。

在“延缓”阶段,政府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并尽可能把疫情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延后,错开流感季节,以降低卫生系统的接诊和治疗压力。

在英国政府宣布防疫进入新阶段前,本地一些媒体预计政府会像部分国家那样宣布更严格的隔离措施。但英国政府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案:要求那些出现症状的人士,不管是否有疫区旅行史,都自觉在家中隔离7天;只有症状恶化的人才被建议与当地医院联系;目前不需要临时关闭学校,也没必要全面禁止大型活动,但这些措施会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考虑调整。

对此,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解释说,目前最重要的是让疫情尽量延后达峰,让病例数增长曲线更趋平缓,避免医疗体系不堪重负,并希望最终能在“更多人群中产生对这一疾病的一定程度免疫力”。

本来是科学顾问为解释政府做法的合理性而提及的概念,但“群体免疫”的说法引来了更大的争议。

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不得不对此澄清。他15日在《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评论文章说:“我们的防疫计划是基于科学家的专业意见来制定,群体免疫并不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那只是一个科学概念,不是一个目标或者一个策略。”

有待商榷的“群体免疫”

那么“群体免疫”是指什么?

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马丁·希伯德教授说,越来越多人被新冠病毒感染,也会有越来越多人患病后痊愈,不少证据已显示他们会对病毒产生免疫力。获得免疫力的人越多,病毒越不容易传播。当人口中约70%的人被感染并康复,疾病暴发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

相对希伯德的解释,瓦兰斯给出的实现群体免疫的人口感染预估比例更低一点,大约是60%。

利物浦大学的马修·贝利斯教授说,在没有可用疫苗的情况下,实现群体免疫的过程让人“非常担忧”——若以新冠肺炎病亡率1%这一较低水平数值来估算,即便是英国只有50%的人群被感染也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病亡水平。

英国病毒研究机构珀布赖特研究所的西蒙·格宾斯博士说,群体免疫对病毒来说就是一种“进化压力”,迫使它们不断适应新变化以便摆脱免疫系统束缚,如流感病毒就经常变异来产生人们免疫力无法应对的新菌株,“而对于新冠病毒来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来确认类似状况会否发生”。

帝国理工学院的实验医学教授彼得·奥彭肖也指出,由于科学界目前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它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还有未知的方面,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明确。

持续发酵的争议之声

目前,英国政府的“抗疫”措施引起的争议还在持续发酵中。截至15日,英国已经有超过400名来自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签署了一份公开信。信中内容说,“群体免疫”在这个阶段并不是可行选择,因为这反而会让英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承受更大压力,毫无必要地给更多人的生命带来风险。

英国议会请愿网站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当地时间14日上午,已有超过10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呼吁英国政府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按照英国相关规定,一旦请愿人数超过10万,议会就应考虑对相关议题进行辩论。

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13日发表的一篇社论说,英国有关实施延缓疫情策略的决定应该基于科学,并且应该通过包括社交媒体在内的多种信息传播平台向公众清晰地阐释有关决定背后的依据,从而抵消不实信息的散布,避免加剧公众恐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