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清华、北大名校硕博竞争中小学老师名额!为什么?
2021-10-11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摘要:缑晓雪说,除了应届生,不少原本是教培机构的从业人员,也加入到今年竞争教师相关岗位的大军当中。数据显示,今年从1月到8月,素质类培训师资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招聘端需求同比增长了4.3%,求职端需求同比增长了2.3%。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秋季招聘的旺季。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就业市场上,教师相关岗位的竞争异常激烈。

竞争激烈!中学教师面试者过半为博士学历

缑晓雪是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的硕士研究生。为了准备今年的秋招,今年暑假缑晓雪都没有回家。

应届毕业生 缑晓雪:竞争非常激烈。我上周五去了一个深圳的“四大校”,是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学之一,生物学进入面试的有7个人,7人中有4个人都是博士。我听在场面试的人说,化学那边全都是博士。

缑晓雪说,除了应届生,不少原本是教培机构的从业人员,也加入到今年竞争教师相关岗位的大军当中。这让原本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应届毕业生 缑晓雪:学校最后招聘了4个人里边,有3个是博士。班里想当老师的能有百分之七八十,大部分人还都是会走向教师岗。

记者了解到,教师岗位之所以吸引了众多高学历、名校生的青睐,主要源于近年来教师待遇的提升。在北京一场招聘会上,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区的16所大、中、小学校为了吸引人才,给出了不少优厚待遇,比如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安家费,提供人才公寓,为配偶解决工作,为子女解决入学、入托等问题。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经有2846个区县的预算安排,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这让“从教热”持续升温。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 王一新:调查来看,教师类的岗位是位列年轻人理想职业的前10位,疫情后求稳的心态也促发了大家往教师岗位的流向,从我们平台上看,有40%的用户都表示,在疫情后求职,比起高薪,更愿意追求稳定。

美育学科“转正” 素质培训师资供需两旺

除了公办学校,一些教培机构的教师、教务岗位也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虽然“双减”政策落地后,部分小学、初中学科类的岗位需求有所减少,但是随着各地陆续出台“美育进中考”的实施细则,一些素质类培训班的师资出现供需两旺。

刚刚从北京一所艺术学院毕业的林光洪告诉记者,由于素质类培训机构以及家长对像他这样的专业毕业生相对认可,因此,班里也有不少同学跟他一样,选择从教。

钢琴教师 林光洪:我们对口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专业的演奏员,演出的机会不稳定,教师的工作是稳定的,以我们这个年级为例,大约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选择教师行业。

数据显示,今年从1月到8月,素质类培训师资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招聘端需求同比增长了4.3%,求职端需求同比增长了2.3%。

专家表示,自去年教育部提出“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中考”以后,音乐、美术等学科更加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关注。目前,江苏、湖南、四川等多地开始不同程度地进行中考美育计分,虽然目前分值大多在10分到40分之间,但也促进了就业市场上,素质培训师资供需两旺的局面。

“教师热”还需“冷思考” 谨防人力资源错配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共有191万人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增长28.7%。对此,专家提醒,从业不能盲目跟风,还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

韩旭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原本可以从事法官、检察官等工作的她,最终选择到北京的一所中学做政治老师。

中学教师 韩旭:首先老师的作息是比较吸引我的,比较健康,也比较规律。寒暑假,在毕业生选择就业的时候也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福利。当时在入职的时候,也有很多清华、北大这种名校的硕博毕业生,都在挤入中小学。

数据显示,2020届在公办中小学从教的本科毕业生中,对就业不满意群体中,27%表示“加班太多”,26%表示“自身工作能力不够造成压力大”。

上海市教科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 董圣足:大家都去纷纷涌向这个行业的时候,也不排除将来会导致新的供给过剩,应该有一些引导和指导的意见,不要造成一些人力资源的错配,将来再重复去调整,就会形成很多的浪费。

此外,专家提醒,随着“双减”政策深入落实,学科类培训机构对相关教师的需求也在变化,求职者也应提早规划。

关键词:硕博,名校生,清华,名额,学科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