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多地加快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惠民”服务越来越好用
2021-11-05 作者:彭训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吴静

多地加快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惠民”服务越来越好用(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1月05日 第 08 版)

随着智慧化建设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防灾、交通,群众就医、社区服务等领域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百姓从中受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专家表示,中国大量城市已经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准备期向起步期和成长期过渡,数字惠民服务不断从“能用”向“好用”升级。

“一网统管”让生活更便捷

“住在这里很安心,幸福感满满的。”在上海市普陀区真北五居民区,72岁的居民郑阿姨每天都很开心。她是一名独居老人,因为腿脚不便,以前总怕自己出了意外无人发现。如今,郑阿姨再不用为此担忧了。

这源于当地近年来开展的小区智慧化改造:郑阿姨的卧室床头安装了紧急求助按钮;小区添加了门磁检测报警、烟感探测报警、人体红外感应报警等系统,对应着小区大门的智慧门禁系统,如果检测到老人48小时没有大门的进出记录,街道网格中心“一网统管”平台就会发预警消息给所在居委会。

除了守护居民安全,上海市“一网统管”平台在迎战台风、疫情防控、河道监管、小区梯控、垃圾分类等上千个应用场景中也发挥出强大作用。以迎战台风为例,今年7月底,台风“烟花”迫近上海。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礌介绍,浦东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全力迎战,动态呈现出台风路径、卫星云图、风力监测、雨量监测、潮水位监测等各类参考数值,实现对各类汛情的全面掌握,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很多城市利用“一网统管”、数字化等新技术,为城市治理开辟新路径。近日,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多家单位发布的《数字生态指数2021》报告指出,中国省级数字生态呈现出全面领先型、赶超壮大型、发展成长型和蓄势突破型等四型联动的发展格局。其中,数字生态指数和3个一级指标(数字基础、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得分前十位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武汉、成都、重庆、南京、天津。这些城市的数字基础、数字能力、数字应用形成了较好合力,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城市数字生态。

“目前,中国的城市数字生态形成了中心城市优势领跑、临近城市稳步跟随、周边城市活力初现的发展格局。”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平文说。

前沿技术助力城市管理

大数据、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具体如何赋能城市管理?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城市管理有了智慧化的“千里眼”和“大长腿”。

以前,重庆城市管理更多是靠城管员、网格员走街串巷,用他们的眼睛去发现城市问题。随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的投用,沙坪坝区建立了“巡查发现+智能采集+公众参与”的智能采集系统,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全区域自动分析抓拍城市管理问题。管理平台接入5187路摄像头、1辆采集车以及各类物联感知设备,这些视频及设备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或案件高发点位进行监控和智能问题发现,目前能对暴露垃圾、设施故障等54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自动采集。管理平台还配备了无人采集车,可通过前端视频采集和后台智能分析识别城市问题,自动预警并生成案件上报到指挥中心,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

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智能化、多元化的立体采集手段,城市管理逐步实现“机器代人”和城市问题应采尽采。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大力支持“新基建”的背景下,中国多地深入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和治理水平。比如,北京市以城管物联网平台建设为载体,形成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总体架构;深圳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城市“最强大脑”,打通了司法、公安、交通、安监、消防、环保等42个业务系统、100多类数据、28万多路监控视频,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指挥体系。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陆军认为,中国城市管理先后经历了两次范式变革,即信息化赋能产生的网格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以及智能化技术赋能正在孕育的全周期、智慧化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当前,中国正处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代表的第二次城市治理范式变革中,亟需提升发展质量。

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在信号缺失的城市地下环道,通过室内导航可让车辆不“迷路”;根据强降雨推算出城市内哪些地方存在洪涝险情;群众就医使用手机一键挂号、一键付费,不用排队……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更多一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措施包括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政策法规,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技术、业务、数据融合;开展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搭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搭建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智慧化建设管理等。

发展数字能力的关键在于人才建设,包括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科研、工程、技术、管理等各级人才。《数字生态指数2021》报告指出,分级分类的人才融合,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创新链与产业链高端对接的关键所在。从数字生态的角度看,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对接的每一种发展模式,都有与之匹配的人才建设方案。

专家建议,未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着眼于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发挥数字经济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代表新一代数字科技作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通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创新驱动力和产业承载力,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形成高质量、多层次的供给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和多元化,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关键词:好用,城市建设,数字科技,加快推进,数字经济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