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就业率98%、专业对口率92%,技校招生依然难?
2022-05-28 作者:陈钢 李亚楠 刘潇 半月谈 责任编辑:孙劲贞
摘要: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技工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2002年出生于西安市高陵区北樊村的胡敏,幼年失去父母,由叔叔抚养长大,15岁时靠着扶贫助学进入陕西汽车技工学校。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技工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半月谈记者走访陕西技工院校了解到,受益于政策推动、产业需求、市场牵引、以赛促学等利好因素,技工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不过与此同时,人社部门主管的技工院校,在教育培养环节仍面临一些隐性门槛。

政策红利+市场蓝海,催热技能教育

在陕西建设技师学院世界技能大赛管道与制暖专业集训基地,一个个年轻的面孔正在紧张忙碌。今年18岁的董梦豪,有力地挥动绞板,为金属管道套丝。他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说:“我从山东菏泽到陕西上技校,经过学校选拔,正在积极备战世界技能大赛。”

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计划于今年10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在陕西多所技工院校,各级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氛围浓厚,一大批像董梦豪这样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集训练兵,准备在世赛上一展身手。“如果是世赛决赛的前十名,很快就会被企业高薪抢走。”陕西汽车技工学校校长李亚平说。

西安技师学院院长冯小平说,近几年国家推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陕西省连续评选“三秦工匠”“首席技师”,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明显提升。同时,制造强国战略和产业智能化升级,为技工教育带来大片蓝海,让工匠人才改变了命运。

2002年出生于西安市高陵区北樊村的胡敏,幼年失去父母,由叔叔抚养长大,15岁时靠着扶贫助学进入陕西汽车技工学校。17岁时,胡敏参加全国钢结构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技能大赛,获“巾帼精英奖”;19岁时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并被评选为“全国技术能手”。“掌握一技之长让我找到了自信。”胡敏说。

像胡敏一样的技能人才正成为市场紧缺资源。当前,技工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式培训渐成常态。西安技师学院副院长徐晓英说:“这两年明显感觉企业主动找学校搞培训、定向要人的多了,今年已有5家企业跟我们达成订单班的合作意向。学院去年就业率达到98%,专业对口率达92%。”

发展环境有软肋,技工院校存尴尬

技能人才面临严重供不应求,但在教育培养环节仍面临一些隐性门槛。多所技工院校反映,人社部门主管的技工院校,近几年生存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还面临一些艰难处境。

——招生缺渠道,无奈“走村串户”打游击。陕西技工院校近几年几乎招不到高中生源,初中生源招生也没有纳入教育系统牵头的招生平台及招生计划。陕西铁道技师学院院长左永焕说:“我们招生没有正规渠道,常常进不了初中校园,只能采取各种土办法,有时直接到农村走街串巷‘打游击’,有时依靠村干部招生。”

——经费难运转,公办技校学费20年未调。陕西许多技工院校出身于大型国企,为公办性质,但大多教职工并非事业编制,工资没有财政拨款。近年来免除学生的学费由财政补贴,目前标准是中级工每学年2800元、高级工每学年3600元,这个标准已执行20年。李亚平说,目前生均办学成本约为17600元,每培养一名学生,就会形成 1万多元的“亏损”。

——学历需“旁证”,“画蛇又添足”。西安铁道技师学院高级工班学生毕业证上,注有这样一句话:“根据陕办发【2007】13号文件规定,该毕业生学历与大学专科同等对待”。“毕业证无奈‘画蛇添足’,还常常面临招生单位反复求证。”院长左永焕说。为了解决毕业生学历认证难,西安铁道技师学院近几年承担每生3000元费用,与相关高校合作设立成人高考函授点,组织学生参加成人教育考试。这样一来,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成人大专毕业证,就有了学信网可以查到的学历证书。

期盼优化政策,不拘一格育人才

技工教育面临的尴尬,除了社会认知有待提高,还存在一些主客观原因,包括政策存在一些“断头路”、部分技校存在等靠要思想等。为此,基层人社部门及多所技工院校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职校技校协同发展。目前职业教育的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技工院校业务主要由人社部门负责管理。陕西技校负责人呼吁,加快落实国家规定,将技工院校纳入教育系统统一招生平台,配以招生代码;将技工院校学历纳入学信网,让技校生的毕业证“有据可查”。同时希望落实技工院校同等享受生均经费补贴。

——落实“新八级工”制度。根据近期出台的《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技能人才将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制度,打破原有“五级工”给技能人才带来的“天花板”。同时,职业教育法中也提出诸多利好技工教育的政策,建议尽快推动政策落实。

——强化在岗职业培训。受访技校负责人提出,技工院校教学体系和设备完善,应探索加强校企合作、校县合作、校校合作,开展在岗职业培训,为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转型,以及未就业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助一臂之力。

半月谈记者:陈钢 李亚楠 刘潇

关键词:院校,招生计划,招生单位,校校合作,未就业大学生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