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娱乐_ / 福建娱玩 / 正文

地方剧种唱响“世界文化符号”

2023-03-02 15:35 作者:蒋丰蔓 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赵睿

《侨批》巧妙运用了木偶戏等闽南文化元素。(资料图片)

《侨批》的舞美设计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资料图片)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歌仔戏《侨批》成为我省唯一获奖的戏剧类作品,放眼全国,也仅六部戏剧类作品获奖。创排以来,该剧还入围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等多项荣誉。

“要了解‘侨批’文化,看完这部戏就懂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如是评价歌仔戏《侨批》。这句话的背景是,“侨批”档案是我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档案文献遗产之一,而歌仔戏是全国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由两岸共同哺育创造的戏曲剧种。

地方剧种如何发挥剧种个性,讲好世界文化符号背后的中国故事?近日,记者走进歌仔戏《侨批》,探寻背后的创作故事。

从集体情感记忆出发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是华侨华人寄给国内眷属书信和汇款凭证合一的家书。在闽南语中,“批”就是信的意思。我省作为著名侨乡,华侨文化浓厚。

“每部作品我都尝试寻找一个文化载体,把文化符号变成让观众感动的故事。”歌仔戏《侨批》由著名剧作家曾学文创作,是他“歌仔戏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

除了编剧的身份,曾学文曾长年从事闽南文化及闽南戏曲研究相关工作。在创作中寻找闽南文化的具体落点,是他一直以来的想法。

“闽南人对‘侨批’都有很深的认知,多数人都与‘侨批’有一定的联结,无论是日常生活感知,还是听父辈讲述过去的故事,都是人们的集体情感记忆。”曾学文说。

2013年,“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曾学文更明确了以“侨批”为题材创作一部歌仔戏的想法。两年后,他完成了初稿写作。

“歌仔戏产生于两岸的动荡年月中,剧种善于表现哀愁。‘侨批’记录了闽南人漂泊他乡、艰难奋斗的经历。剧种个性与题材高度契合,奠定了这部戏后来的成功。”曾学文说。

经过3年不断修改文本,2018年,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将《侨批》搬上舞台,成为首部展现“侨批”题材的戏曲作品。

一年之内“三改三演”

在歌仔戏《侨批》获奖之前,2007年和2012年,歌仔戏《邵江海》和《蝴蝶之恋》先后获得第十届、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对于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来说,这是不小的成就。主创团队方面,《侨批》延续了《邵江海》《蝴蝶之恋》的“原班人马”。

“这是我们和歌仔戏的一个约定,通过这三部曲,串联起剧种历史,辐射整个文化的面。”曾学文说。

因《邵江海》与歌仔戏结缘,《侨批》也是导演韩剑英与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第三度合作。

“一开始我排歌仔戏不太适应,比如悲伤的唱段之中打击乐进来,我觉得会影响它的形态,和我熟悉的剧种体系不太相符。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发现这是歌仔戏的剧种特色,如何保留下来并做一些融合,需要在排练中不断积累经验。”基于多次合作,韩剑英深入了解了闽南地域文化与歌仔戏剧种特点,尝试在《侨批》中对歌仔戏传统戏曲表演形式进行新的提升。

创排以来,《侨批》先后10多次在福州、厦门和北京组织著名专家、艺术家观摩和研讨,并多次召开文艺精品创作“火花茶会”,对歌仔戏《侨批》的修改提高深入讨论。仅作为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就于2021年先后完成了“三改三演”。

“反复打磨的最终目的,是把‘侨批’与每个家庭、人的命运以及历史大背景联系得更紧密,凸显‘侨批’这个文化符号。”韩剑英说。

为此,在舞台设计上,一开场观众便可以看到“一叠信纸、一个信封”呈现在舞台中央。

“随着舞台的转动,‘信纸’会陆续化成屋子、桥梁等,形成故事需要的特定的环境。”韩剑英介绍道,“在擅于模拟生活形态的戏曲程式化表演上,我们让演员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使观众在传统戏曲的节奏中获得现代舞台的审美感。”

“侨批”背后的中国心

歌仔戏《侨批》第一次登上舞台的场景,曾学文仍记忆犹新。“当时好多观众跑到集美嘉庚剧院,带着好奇心、冲着什么是‘侨批’而来。”曾学文回忆说。

“‘侨批’是什么?我们应该呈现什么?”创作中,这是不断盘旋在曾学文脑海里的问题。

“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侨批’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侨批’本身承载的故事特别多,每一封信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悲喜乃至时代的跌宕。写作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展现‘侨批’背后的精神。”他认为。

对于这一点,仲呈祥评价说:“这部戏是对‘侨批’文化的形象展示,是对中国人乡愁乡情的真挚抒发,是对家国情怀的艺术阐释,是对中国精神的审美表达。”

“此前我们歌仔戏到东南亚演出的时候,当地很多华人华侨一听就会流泪。”曾学文表示,这给予他创作极大的启发,“那种文化的力量是超越了地域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写戏必须立足于寻找到那种共通文化之间的力量”。

2020年10月,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16个戏曲剧种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齐聚一堂,歌仔戏《侨批》不仅入选,还作为开幕大戏隆重上演。

“此次走向全国舞台让我们收获很多。最强烈的一点,是原本对闽南文化较为陌生的北方观众,也被歌仔戏《侨批》所吸引,开始了解‘侨批’背后的文化内涵。”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主任林德和说。

几年来,《侨批》持续不断演出,也让这一“世界记忆名录”唤起无数人和无数家庭的遥远记忆。

在创作中,曾学文多次和新加坡、印尼等地的海外华人华侨交流。“他们远渡重洋到外面去打拼,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都一定会把最美好的东西寄回故乡。这也是所有中国人的乡愁情怀——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一定会在某一刻回望那个‘家’。交流中,很多观众告诉我,通过《侨批》这部戏,感受到‘家’对自己、对国人的重要性。《侨批》找到了这个共情点,也进一步扩大了歌仔戏作为一个地方剧种的影响力。”曾学文说。(本报记者 蒋丰蔓)

关键词:歌仔戏,戏剧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