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打破壁垒,促进高校专业调整升级

2024-07-16 10:48 作者:万圆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原标题:打破壁垒,促进高校专业调整升级

日前,我国不少高校公布了本科生转专业“新政”,力图畅通专业间流动机制。与过去转专业选择范围有限、转出条件严格、转出名额管控相比,如今转专业总体遵循“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原则,为学生提供至少2次、至多7次的转专业机会。

一方面,多数高校明确取消学习成绩、学分排名、挂科门数、综合表现等学术和非学术要求,允许学生凭个人意愿,在大一至大三学年期间,于学院内部、学科大类内乃至全校范围自由申请转专业,且不再限制转出比例,真正实现转出“零门槛”。同时,鼓励各院系在满足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开放接收名额。尽管具体操作和放开程度不同,但学生普遍拥有多次重新选择专业机会已成事实。

另一方面,转出大门敞开,并不意味着转入没有门槛。囿于办学资源的有限性,供小于求的专业必然会进行选拔,从提交转入申请的学生中择优录取。根据已公布的政策看,有些高校设立统一的转入选拔考试,有些高校则完全交由学院或专业自行考核。不同学校在转入后的学分认定、学制安排等方面要求不尽相同。

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专业转出不设限,将“以生为本”和“人尽其才”的现代化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意味着学生选择权和受教育权的扩大,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尊重。

许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么对大学专业认知不清,尚不明确自己喜欢或适合什么专业,要么由于外部压力或机会博弈放弃心仪专业。进入大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生对学校、专业以及个人的志趣专长都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不少学生会期望调整专业方向。

如今,高校拆除转出门槛、拓宽转入通道,转专业成功率也大为提升,有助于学生弥补当初志愿填报的缺憾或失误。而且,高校打破学科和专业转换壁垒,把专业选择权交给全体学生而非只是尖子生,兼顾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允许专业自由转出的人性化政策,不仅鼓励学生找到与个人能力、志趣适配的专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进步的内驱力和潜力,引导其在擅长的领域扎根生长,从而实现高水平个人发展。

有利于高校专业调整升级

转专业不设限政策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改革具有推动作用,伴随之而来的专业调整和生源竞争有望产生鲇鱼效应,带动各院系共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努力。

其一,更加开放、灵活的转专业政策,客观上会倒逼学科专业布点动态调整、不断升级。一个专业的学生净流出率如果持续居高,很大可能是办学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干预。高校可借机追踪学生的转专业选择和需求,据此对现有专业设置进行盘点并及时优化,避免供需失衡。

其二,学生“用脚投票”的专业选择机制,客观上会给各专业带来办学压力,使其思考如何留住或吸引学生,从而无形中促进专业建设。高校可以专业调整为抓手,充分调动院系提升办学成效、增强办学吸引力的积极性主动性。转专业新政实际上给院系带来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院系应借此机会对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和实践进行审思和优化。

多措并举平衡专业间热度

转专业“新政”确实可能导致专业冷热界限更加分明,但并不意味着冷门专业会“更冷”甚至消失。从已有实践来看,一些大学放开转专业限制后,并未出现预想中“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热门专业挤破脑袋”的情况,且不乏学生从所谓的热门专业转入传统认知的冷门专业的情况。况且,哪些专业属于热门、哪些专业属于冷门,本身并无定论,且处于动态变化中。

为了避免专业间热度严重失衡,高校应多措并举,既做好专业布局和发展的顶层设计,致力于使每个专业都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又引导学生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高校作为具备主观能动性的办学主体,专业设置与调整固然要参考学生的专业流向,但不应一味迎合学生的选择。国家、社会和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高校须基于自身的办学使命、定位,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势,统筹谋划学科专业设置,避免某些专业人才过度饱和或短缺。对于小众专业,应确保专业人才的稳定供给。同时,高校应该促进专业间平衡发展,缩小不同专业办学水平的差距,设法提高冷门专业的办学实力和吸引力,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提供跨学科课程和项目以及辅修、双学位等通道,鼓励学生在多个感兴趣的专业领域习得知识和技能。

除了在供给侧发力,高校还应加强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深化对不同专业和个人适应性的认知,学会理性决策。推行转专业“零门槛”的初衷,在于引导学生学其所爱、学其所长,是否转专业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收益,尤其是在大二、大三阶段。转专业往往面临课程补修甚至降级,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现实中就有转至新专业后无法融入,最后不得不转回来的例子。因此,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志趣慎重考虑,不管转专业是否成功,利用好所在平台提升自己才最重要。

(作者:万圆,系华东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院副教授)


关键词:转专业,高校专业,专业选择,专业建设,志愿填报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