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探索土壤污染防治新模式
2017-07-21 10:14:49 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
7月的一天,记者来到湖南省石门县白云镇雄黄矿区。只见蓝天白云下,山头青翠如黛,流水清澈见底,空气中也弥漫着清新的青草味。4年来,雄黄区污染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雄黄矿居世界之冠,却也带来生态环境之痛 石门雄黄矿位于湖南省石门县白云镇,是中国药用雄黄唯一产地,也是亚洲目前最大的单砷矿区,无论是质还是量均为世界之冠,具有1500多年的开采历史。矿石除供中国使用外,还远销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50年,由原湖南省工业厅批准筹建,在石门白云境内建设起省属企业雄黄矿区,开采雄黄原矿。1956年,矿区用炼矿尾气生产硫酸和过磷酸钙。1968年雄黄矿下放常德市。2002年企业开始进行破产清算,重组为石门雄黄矿业、石门雄黄化工、石门湘雄水泥3家公司。2009年~2011年,石门县政府依法关闭了水泥厂、雄黄矿业、雄黄化工。 企业关闭了,但雄黄矿区因长期开采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对矿区周边约35平方公里(核心区9平方公里)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矿区的综合治理工作。2009年,矿区环境污染治理被纳入国家和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1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石门雄黄矿区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区实施综合整治。2012年9月,《石门雄黄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正式启动,规划主要内容为:对历史遗留重金属矿渣及污染渣土进行安全处置,对黄水溪进行综合整治,对矿区周边污染的农田进行治理修复等。 石门雄黄矿的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逐渐铺开。 下猛药治顽疾,雄黄矿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据常德市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国家对雄黄矿区污染治理累计投入资金两亿元,目前已完成前4期工程,安全填埋砷渣、砷泥27万立方米。其中,一、二期工程于2012年9月施工,封闭原雄黄矿9个废弃矿洞,建设了一座库容为21.5万立方米的填埋场,安全处置填埋砷渣及污染渣土14.4万立方米,建设了一座日处理能力为120吨的污水处理站,并于2015年12月通过湖南省环保厅验收。三、四期工程于2016年3月开工,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并向省环保厅申请验收。工程建设了一座库容为11万立方米的填埋场,硬化河道1400米,修建河道护堤1600米。五期工程主要内容是对王家台及原雄黄矿选矿厂浮选尾砂、尾矿渣清运至四期填埋场实施安全填埋。目前,已完成工程招标,正在做开工准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恢复矿区正常生产生活自然环境,石门县政府还申报了《湖南石门典型区域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工程面积约两万亩。其中,一期工程内容为4476亩污染农田修复及配套辅助工程,主要采用蜈蚣草修复技术。“蜈蚣草是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有很强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蜈蚣草的茎、叶能够富集大量的砷,最高可达20000mg/kg,它最高含砷量比普通植物高20万倍。”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项目区的土壤调查评估、测绘工作及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均已完成,正组织工程设计、招投标工作。 早在201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就在雄黄矿区鹤山村开始土壤修复前期基地建设和试种蜈蚣草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土壤修复示范面积200亩。中科院地理所工作人员廖茂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的修复,团队已经研究出了一套成熟的砷污染治理技术体系,为后期土壤修复工程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常德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已实施的四期工程来看,石门县雄黄矿区综合治理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首先是关闭了污染企业,控制了污染源头,矿区不再产生新的污染。其次是矿区内砷渣砷泥得到了安全处置,含砷污水处理达标排放。2017年2月监测数据显示,污水处理站出口砷含量为0.014mg/L。矿区黄水溪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砷含量呈逐年下降,已经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据介绍,常德市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雄黄矿区污染源治理第五期工程,以及土壤修复第一期工程的实施,继续做好区域土壤、水体环境监测,全力争取国家环保投资政策支持,按计划如期完成区域综合治理任务。 谋划 顶层设计思路是什么? 湖南省常德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现有耕地702万亩,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市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省之首。 根据全国第一次土壤污染普查结果,常德市耕地土壤中镉、六六六、DDT等均有不同程度超标。而盛产雄黄的石门县因矿产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2011年,雄黄矿业和雄黄化工全面关闭。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将常德列为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 据常德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围绕落实“土十条”,从组织领导、基础工作、治理项目示范等抓起,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6年12月,《常德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方案》顺利通过湖南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并报环境保护部备案,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的顶层设计,明确了基础工作先行、防治规划先行、防控体系先行、技术路径先行、治理示范先行“五个先行”的总体思路。 常德市还根据现有的突出问题,坚持治理示范先行,扩大项目引领带动效应。重点选择项目实施基础较好、示范作用明显、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开展项目试点,分类别探索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技术路径和治理模式。 据悉,《常德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已于今年6月14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即将出台实施,将为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提供遵循和依据。 破局 污染状况详查怎么做? 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近年来湖南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土壤治理与修复。今年,湖南省环保厅启动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目前已开展全省疑似污染地块筛查工作,共调查疑似污染地块1567块。 土壤污染详查工作由省环保厅牵头,联合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委员会共同开展。据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介绍,目前详查工作进展顺利,完成湖南省疑似污染地块名录,正在开展地块信息再核实。编制完成了《湖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待报省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启动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拟布设采样点位35513个,水稻和对应土壤协同调查点位7000个,深层土壤采样点位1000个。同时,为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省环保厅决定同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调查。目前,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已经完成前期调研及工作方案编制,方案正在审核论证。 据悉,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力争在2019年底前完成五大主要任务:2017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污染地块的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18年底前,完成湖南省农用地土壤地球化学调查;2018年底前,解析出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的对应关系;2019年底前,查清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质量状况。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