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生态立区 绿色先行
2017-10-09 10:02:3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建阳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实施“生态立区”战略,2016年度森林覆盖率为76.38%,达到南平市政府下达“十三五”期间目标值,通过了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专项督查。现在,走进潭阳大地,处处造绿、护绿和转绿,一片生机盎然。 造绿与治理同步,绿色景观随处可见 “无论走进城区还是乡镇、村居,你都可以感受到建阳城乡村居景观化带来的巨大变化,造绿大行动让美丽城市更绿。”9月28日,正在潭山公园锻炼的杨新玲告诉笔者,“推窗见绿,出门见公园”是建阳每个市民的感受。 2016年度,建阳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9878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00.9%。茶山、竹山整治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换来的是满眼的绿,走进田野间,放眼望去,“三沿一环”生态景观绿意葱茏;来到城区,3000多万株的绿化苗木扮靓了城市街道和公园社区,而绿色通道、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社区)更是层出不穷。 近几年来,建阳新增城市公园面积3000多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455公顷,绿化覆盖率44%,绿地率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6平方米,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民宿示范区”、“福建省十大醉美县城”。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建阳加强造纸、食品和重金属生产等行业专项整治,已关停10多家高污染企业,引导其走绿色环保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清霾、碧水、静音”三大环保治理行动,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拆除354家、16.1万平方米污染生猪养殖场,清栏生猪8.2万头,让山更青,水更绿。 护绿与开发并举,绿色发展如火如荼 “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建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2013年开始,建阳自加压力,每年按10%的比例逐年递减商品林木的采伐量,近几年实际采伐量与上级下达计划相比较,累计减少间伐面积0.61万亩,减少商品材采伐量13.74万立方米。 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前提下,建阳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了“绿”变产业。 发源自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麻阳溪做足旅游文章。四面环水的仙牛湾景色秀丽,麻阳溪文化旅游度假区正加紧建设中,沿线的楠木林国家3A旅游景区、德懋堂、九龙山庄等旅游景点游人如织。 据了解,2016年,建阳旅游总人数达325万人,比2010年翻了两番,旅游总收入也从2010年的7.27亿元增加到38亿元。 预计到2020年,建阳将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会议会展、医疗养老、温泉养生、康体娱乐等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全省知名全域旅游试点区,接待省内外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5亿元人民币。 转绿与提升兼顾,绿色产业渐入佳境 建阳不仅让“绿”变产业,还让产业变“绿”,发展与生态环保不矛盾的产业。 全面深化林业规模经营改革、林业综合服务改革、国有林场改革和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收储改革。扩大赎买范围到13个乡镇(街道),放宽收储条件,完成10000亩收储任务,破解林农利益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同时,做好林业碳汇储备项目工作,推动在县属国有林场经营区内建成10万亩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上市交易炭汇量20万吨。 为了从源头上防控工业企业的污染,近年来,建阳先后关闭了造纸厂、水泥厂、石材加工厂、蓄电池、矿产生产等高污染高能耗企业30余家,削减工业产值近20个亿,减少税收1.7亿多元。 借助绿色发展,既保护了生态,也发展了经济。五年来,建阳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是2011年的1.88倍,年均增长13.2%;财政总收入是2011年的1.72倍,年均增长11.4%;地方级财政收入是2011年的1.93倍,年均增长14%;三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称号,创业竞赛、绩效管理考评持续保持在南平市前列,实现了绿色与发展并进。(王柳珍)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