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八行担 (上)
2018-08-31 09:32:3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
明清至民国时期,闽北浦城商业繁荣。繁华的街市上不仅有许多财力特强的老字号招牌店,还有一般商人经营的绸缎布店、京果杂货店、酱油酒店、肉铺水产店、金银首饰店等,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结构改变,挑担的流动小贩和工匠纷纷改行,行商和行担逐渐减少甚至绝迹。据笔者调查,上世纪前面50年,浦城较活跃的有以下八种流动行业,浦城人称其为八大行担: 一 扁食担 扁食担又称馄饨担,是浦城独特的风味小吃担。一头置火炉、汤锅、调料,另一头用板柜分为几个抽屉,置放由面粉擀薄为皮,精肉、葱头切碎为馅的扁肉原料,下层还放置切面、水粉等,小贩除卖扁食还兼营汤丸、水粉。经营人早上备料,下午出摊,沿街叫卖,他们用汤匙轻敲瓷碗,落担后吆喝:“新鲜扁食水粉面,要葱放葱,要蒜有蒜,不吃葱蒜有五香,还有花椒胡椒面。”扁食现包现卖,热气腾腾,一勺打出,香飘满街巷。 二 豆腐子担 豆腐子俗称豆腐脑,也叫豆腐花,是用精选的黄豆磨好,放锅内煮滚后滤出豆渣,加石膏半凝固后装入木桶挑上街后即可售卖。豆腐子担一头用木桶,一头为柜式,柜内放置火炉,柜面上置铁锅煮老豆腐,老豆腐用两寸长宽的四方豆腐块切成三角形,用花椒、胡椒、砂仁、豆蔻和桂皮、红椒干为汤料,把豆腐放入锅,煮成蜂窝状,时间越长味越好。 卖豆腐子的出摊吆喝较简单:“豆腐子哟老豆腐”,担子一放用汤匙敲木勺:“汤汤、笃笃”,声音非常好听,尤其招生意的是老豆腐锅的香味,引得没牙少齿的老年顾客频频光顾。 三 肉粽担 粽子在浦城原本是一种很普通的吃食,它用糯米、豆沙或咸肉,箬叶包裹而成,馅料有咸有甜,按照个人的口味安排佐料,平常只在每年端午节时食用。 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市面上有专门卖粽子的粽担,笃笃的竹梆声,夹带着浓厚江浙口音的粽歌声,每夜如时在夜空中飘荡,传入七弄八巷传进人们的被窝里,勾起人们的馋虫,这种粽味就和平时吃的粽子味道完全不一样了。 “肉粽子呦,沙豆子粽,荤油滴滴的白糖子粽,鲜又鲜唻味有味,要买的客人快来买,一个粽子一角钱唻!”一副竹梆子,一盏八角灯,一副剃头挑子般的炉担,便是卖粽子老人周邦庭的衣食饭碗。 周邦庭是浙江江山人,在抗日战争时间,日本鬼子进犯浙赣时他避难到浦城,以卖粽子养家糊口。周邦庭老人的粽子卖得很好:青青的箬叶,嫩绿的粽丝,雪白的糯米,洗净浸泡后早上包,下午煮,晚上出摊沿街叫卖,有棱有角的粽子,在铁锅中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特别受人青睐。 老人卖粽的线路极有规律,先走衙前添灯下,沿前街漂白弄到大西门,顺码头街八角亭,走上岚下岚顺德星门转后街到黄角弄头,回家已是半夜。日复一日,寒风雨雪天天如此,粽担虽小,也使周邦庭一家大小衣食无忧。 四 叮铛担 叮铛担为货郎担又称卖花担,为人们熟知的小百货行业,卖货郎肩担一头多层的屉箩,屉子里放置针头线脑、胭脂香粉、花露水、雪花膏、头梳篦子和镜子,另一头是连盖的箩篓,里面放置袜子、毛巾、线帽、童鞋、手绢和小玩具等日用品,担子不重,花样不少,都是民间平时不可缺少且便宜实用的物品。 货郎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赶集下乡,他们手摇拨浪鼓招摇过市招揽顾客,人熟路也熟,有时连门禁森严的大家富人的宅院也进得去。 大凡是卖货郎都生得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虽是小本生意但做得有声有色,他们看人说话,遇见老太太说:“老夫人福气好,买顶珍珠头额帽,送您一副网络套,光光鲜鲜好出门,健健朗朗受人敬。”碰上中年妇女会说:“小婶子家境好,买点针线和钢钻,缝衣纳鞋用得着,夫贤子孝媳妇乖,日子年年过得好。”遇上大姑娘小媳妇便会说:“大姐品貌长得好,买点胭脂水粉雪花膏,送你绣针和彩线,梳妆打扮更生好(美丽),心灵手巧长辈看得好。”诙谐的话语,风趣的讨好,加上公平的交易深得主顾的欢喜,小本生意虽本小利薄,但赚小积多养家糊口并不是难事,有的大商店老板曾经也是靠叮铛担发家开店的。 (待续)(赵真友) |
相关阅读:
- [08-30] 浦城县8月30日城关农贸市场部分主副食品价格
- [08-29] 浦城首部微电影《天佑还债》精彩花絮
- [08-30] 建瓯浦城一批项目集中开竣工
- [08-29] 浦城县消防大队深入校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