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大红袍艺术团十年匠心打造《印象大红袍》品牌
2019-06-21 05:29:38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林张清 |
分享到:
|
|
大王峰脚下的排练 大王峰下,九曲溪畔。 “红尘红树叶红轻纱,红天红太阳红年华,红去红回来红遍天下,红年红日月红刹那……”2010年3月29日,《红》歌唱响,360度观众席开始旋转,《印象大红袍》踏上影响武夷山旅游业和茶业的征途。 十年来,这场演出,不仅改变“白天游山玩水,晚上蒙头睡觉”的传统观光游,成为武夷山旅游不二选项,更是位列我省文化产业龙头、成功登陆新三板,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小家”、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等荣誉称号。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湛。一泡好茶,一泡受消费者喜爱的好茶的产生,需要制茶师认真严谨对待任何一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都来不得马虎。“点亮”武夷山这座城市的《印象大红袍》也是如此。 十年演出零事故 “不是要保证演好一场两场,而是要保证演好每一场。”这句话,印象大红袍艺术团团长吴美求重复说了10年。十年来,印象大红袍艺术团根据实景演出的特性,摸索完成了独具特质的10 章93项488条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监督和实施。 公演至今,3880场,演出零事故。这是让所有艺术团演员都倍感自豪的事。“付出再多的汗水也值得。”“红竿妹妹”张晶说出了200多位演员的心声。在这一刻,她的微笑,抹去了曾经被红竿磨破手皮后沾上汗水的疼痛。 那一声“妹妹,把我的客人带到山水里去吧”之后,张晶轻撑红竿,观众席随着转动的情景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定格。而为了这几秒钟,10年里,她磨坏了10多支竹竿。不仅如此,这一个动作,张晶在台上重复了3000多场,在台下重复了多少次,她自己早已数不清。 “一到自己的位置,就自然而然地表演。”吴美求说,“能做到这个程度,没什么秘诀,只是熟练。” 每一年,印象大红袍导演组都会对演出内容进行3至4次微调,每隔3年左右会进行一次“大手术”改版。不论是微调,还是“大手术”改版,都需要演员们的准确演绎,而要做到这个标准,离不开演员们的辛苦排练。 与其他演出不同的是印象大红袍演员们的排练,必须保证每天演出的正常进行。因此,这些排练有时候是在白天,有时候是在演出结束之后。 观众们看不到的:每天演出前的一个小时,艺术团所有成员集中到位,对前一天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出个别角色的不足和需要调整的地方,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训练。每天演出结束后,现场的导演、总监都统一对当天的表演进行问题汇总。 |
相关阅读:
- [05-03] 《印象大红袍》“五一”假期首日接待游客8630人 创历史新高
- [12-23] 印象大红袍、武夷水秀将进入休演期
- [12-07] 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省“文化企业十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