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政和四平戏的粉墨春秋

2019-08-27 10:17:2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8年2月27日,四平戏演员在首届政和白茶全国品鉴会上表演。曾大龙 摄

东南网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徐钊)在素有“先贤过化之乡”美誉的政和,四平戏、茶灯戏等古老戏种因偏安一隅得以保存至今,成为闽北文化的亮色。特别是政和四平戏,早在2006年就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同时,因悠久文化和精湛工艺,政和四平戏的传统古戏服与戏曲本身互为表里,成为戏种艺术魅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这块艺术瑰宝遭遇时间的侵蚀,渐行渐远。幸运的是,在这个炎热的暑假,一群来自福州高校的年轻人重拾起这朵美丽的浪花……

清代戏服仍在演出

“小将军,得降龙木有功,将功补过。再说,收下我穆桂英,帮打天门阵,保家卫国扬我宋军士气,岂不快哉!……”

舞台上,英姿飒爽的穆桂英面对威武英俊的杨宗保,有意与之结为百年之好。舞台下,古老的四平戏正迎来苏醒的暖阳。

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政和县文化艺术节四平戏专场演出中,由杨源四平戏剧团带来的传统四平戏剧目《九龙阁》,让戏曲爱好者在欣赏到弋阳唱腔、传统戏服以及武打套路的同时,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

四平戏又称“四平腔”,是明代在余姚、海盐、弋阳和昆山四大声腔外产生的又一戏曲声腔,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四平戏随商人、官员等传入福建的政和、屏南、福清、长乐、漳州、南靖等地。但戏剧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清中叶以后,四平戏就已灭绝。

然而,上世纪80年代,人们却意外在政和等地听到四平戏,代代相传的古老剧目在山村的老戏台不曾谢幕。目前,政和县拥有杨源四平戏班、禾洋四平戏班,少量四平戏传统戏服在这两个班社世代相传,成为四平戏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禾洋四平戏班至今仍保存18套清代古戏服,更令人吃惊的是,部分戏服依然用于演出中。

1  2  3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