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古代的墟市经济
2020-06-18 16:12:2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水陆通衢的南平墟市 南平县,旧为南剑州(延平府)治所,为闽北重镇,水陆枢纽,通往沿海的内陆咽喉,也是闽北粮食、木材、药材、土纸、山货的集散地。南平墟市有东津镇、罗源镇、西芹市、西津镇、静江镇、苍峡镇、樟湖镇、峡阳镇、上洋口墟市等二十余个,墟市较为繁盛的有: 葫芦山墟市——清代墟市,属南平县(剑浦县),有著名的瓷窑——“茶洋窑”,日本陶瓷学界将此取名为“南平葫芦山窑”。岳洋市——清代墟市,南平至福州航道经此。下道墟市——南平至福州航道,南平至古田县道经此。 墟市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闽北古代墟市经济,主要是民间贩夫走卒、摆摊设铺、物资交流、经济往来。“每墟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谓之‘赶墟’”。 闽北古代墟市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不是孤立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两宋期间(北宋、南宋),朝廷起用了大批文人管理地方,这批官宦大多从小接受儒学教育,十分重视民生。每到州县,大兴水利,劝课农桑,发展地方生产,保护小农经济。第二,朝廷以民为本制定国策。明初,朝廷制定的《鱼鳞册》(即土地册),作为官府向民间征收税赋,征发徭役的依据,改变了前朝(元代)土地高度集中的弊端,使农民获得更大的自由,得以从事农耕以外的经济。第三,官府鼓励民间开垦荒地,扩大农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官府倡导民间旷地,普种桑麻。“百姓勤于桑柘,桑麻披垅,茶笋连山”,促进了闽北纺织业的发展。宋时,闽北纺织业的数量多,品种全,质量好,所产的绸缎,被朝廷选为贡品,“建锦”(丝织品)扬名全国,闽北成为全国丝绸、棉纺技术较为先进的地区之一。第四,多种金融手段推动墟市经济流通。宋初,朝廷在建州(今建瓯)设立“丰国监”,铸造铜钱,建州遂成为宋代官府铸币基地之一,所铸的钱币(俗称建州币)流通全国。第五,惠民国策有利于闽北墟市经济发展。 明洪武年间(1368-1398),朝廷实施“亲诣旁邑,招抚流移,民赖以无失业”“以俸市粒给无产者,教之播种,而不责其偿,民以富庶”“均赋平徭,吏不敢欺”等。 史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是闽北墟市经济最为兴旺的时期,“重熙累洽,休养生息,百年于兹,一时人杰挺生,物产滋阜”。 “闽北深山穷谷,人迹所不到,往往有民居,田园水竹,鸡犬之声相闻”。闽北墟市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方便了百姓的生产、生活、物资交流,反过来又促进闽北成为商品经济流通活跃的区域。“富庶繁华,拟于都会”,闽北古代的墟市经济是闽北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黄文富) |
相关阅读:
- [11-06] 松溪县溪东乡墟市顺利搬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