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雄关分水 朱熹得诗

2020-07-02 17:08:4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武夷分水关 (图片来源:鹭客社)

南宋淳熙二年(1175),理学家朱熹(1130—1200)应江西籍同乡陆九渊之邀,不辞闽山赣水之途的艰辛,亲赴江西铅山参加由吕祖谦发起的“鹅湖之会”,与主张主观唯心主义的陆九渊“象山学派”进行辩论,史上称之为“鹅湖之辩”。朱熹从鹅湖参加学术辩论归来时,途经武夷山分水关。因多日论战,身心疲惫,但决胜之快意未尽,他驻足于这突踞于闽赣两省的漫道雄关,观察两面分水,咫尺天底下,看云卷云舒,听涧水交响,顿感心悟,立即作《题分水关》诗:

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

要认分时异,须知合处同。

分水关居于武夷山脉最高峰黄岗山闽赣两省的交界处,自古成为两省往来的要道。峰脊有一水源,分成两股:流入东面为闽水,流入西面为赣水。这首诗不仅从客观上真实地写出了分水关的自然景观,更有意义的是诗中饱含鲜明的哲学思辨观点。朱熹是南宋时著名哲学家,更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客观唯心主义,他强调“理”和“气”的关系,通俗地说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他认为“有理就是有气,但理是本”“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语类》)。

已是45岁的朱熹,哲学思想也进入了“不惑之年”。与朱熹观点相对立的代表者是江西的陆九渊,他的哲学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他主张“心即理”这个哲学命题,认为心就是理,是万物皆备于我的,那就用不着在客观事物中去寻求知识,也不用参加社会实践,因此,他得出了“致知不假外求”的结论。

1  2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