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冶城”新解

2020-08-06 08:52:5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建瓯出土的国之重器商代青铜大铙

建瓯出土的中国最早的精制春秋宝剑

“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冶城是福建史上第一城。但这冶城在哪里,却是扑朔迷离众口不一。福州人都传它是“自无诸建国,都冶为城,是为冶城”的“东冶”福州,近年福州建地铁挖到地下古城,媒体均称发现冶城。其实大谬不然:在没有一砖半瓦有“冶”的证据下,它至多只能称为“疑似东冶城”。

原有“冶城论”的谬误

福建的这座冶城,史上就是一本糊涂账。你看最早的《史记·东越列传》这样记载:“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嗣后《汉书·闽越》虽然照抄《史记》,却变成“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都冶”,减了一个“东”字变成了“冶”;再后的《续汉书·郡国志》更奇怪,说“章安故冶,闽越地”,也就是“东冶”既不是“冶”,同时“冶”也不是福州而是浙江的“章安”。

从此后“一冶论”和“多冶论”在文史上互相撕掰。

一冶论。一冶论里面有两说,一是“冶”即“东冶”说。这一说的依据是《汉书》所记闽越国的国都是在福州的“冶”,所以后世学者就认为冶就是东冶,它要么在今日福州的冶山周围,要么在新店考古发现的古城一带,要么在今天建地铁发现的古城址一带。二是“冶”非“东冶”说。这一说的主要视点即“冶”不在福州,它要么是《福建通志》提出的“泉山未必即冶山”,所以有冶山的福州未必是冶城;要么“冶”不在福建,而是浙江章安;要么“冶”虽在福建,但在闽江源头的浦城或武夷山。

多冶论。多冶论里分二冶说和多冶说。首先是“二冶”说。这一说里一个是“二王二都说”,亦即闽越王有正统和非正统两脉,两脉传承的王就有两个都城,所以有两个冶城;这一说里另一个是“两地说”,亦即无诸在福州的闽越故都是东冶,余善在武夷山建的都城叫冶。其次是多冶说。这一说里一个是“迁徙说”, 即认为福州作为闽越统治中心,它叫东冶也叫冶,但这个中心或多次迁徙,所迁之地都是冶城;这一说的另一个是闽越曾“筑六城以拒汉”,这六城都可能叫冶城。

这么多的冶城岂不乱哉?其实事情本不乱,学者们各逞己见而已。问题在于以上冶城诸说全在一个围子里“鬼打墙”,即所有的专家学者都掉进“闽越国是福建最早文明阶段”,只有闽越国才有城的“黑洞”里。笔者今请大家打开思路:福建文明只始于闽越国吗?闽地第一城只在闽越国时出现吗?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