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谣 乡土文化的瑰宝
2020-09-17 10:07:57 来源:南平文明之光 责任编辑:郑正华 |
分享到:
|
|
三十年前,武夷山官方组织力量搜集整理一套《武夷山民间文学三集成》(分故事卷、歌谣卷、谚语卷)。近日,我在朋友家的书橱里,偶然发现一本薄薄的《三集成·歌谣》分卷,书虽薄,但内容丰厚,有表现茶农在旧社会生活艰辛的茶歌,有赞颂革命斗争事迹的红军歌,有乡民倾诉男女爱恋的情歌,有反映贫苦农民心声的山歌,有表达山里孩童希望的儿歌。这些歌谣,文字朴实直白,押韵铿锵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易唱,曾在武夷山民间广为流传。 情歌 民间百姓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肆张扬,他们把隐藏在心中的相恋之情用山歌来表达。如《郎有情妹有心》诗中所叙“郎有情来妹有心,不怕山高水又深,山高自有盘山路,水深自有撑渡人。”这首诗说明只要心中有你我,自有红娘来做媒,有情人终究会牵手走到一起。再如郎哥思念情妹恨不能天天相见,有《种田要种妹门前》诗歌为证。“打鼓要打鼓中间,种田要种妹门前,一天两头浇田水,常常能见妹娇颜。”还有《想郎想到大天光》《绣荷包》这些情歌,以层层递进的手法,描述了恋人间爱情的心理活动,同时也揭示民间青年男女冲破封建婚姻思想的束缚,对婚姻自由的美好憧憬和向往。 茶歌 “春天采茶手换皮,夏天暴晒背脱皮,秋天卖茶磨嘴皮,冬天全家饿肚皮。”这是一首《皮字歌》,反映旧时武夷山茶事不振茶价低廉时,茶农一年的辛苦换不来全家温饱的现实。《武夷制茶十道工》,概括茶叶制作流程的十道工序。“人说粮如银,我道茶似金,武夷茶业兴,全靠制茶经。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道道功夫深。人说粮如银,我道茶似金,武夷茶叶兴,苦坏制茶人。”茶农把每片茶叶视为珍贵的“茶米”,因为粒粒“茶米”滴滴汗,每一片小小的茶叶片都饱含劳动的艰辛。茶叶除制茶功夫外,种茶和采茶,哪一样都马虎不得,茶农之所以惜茶如金,只因这片茶叶来之不易。 红军歌 在武夷山这块红土地上,流传着红军游击队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处处可听到激励民心鼓舞士气的红军歌。如《金鸡三唱》中的歌词:“金鸡一唱催天光,红军哥哥忙起床,拿起刀枪听号令,一二三四向前方。金鸡再唱快天光,红军哥哥上战场,个个好比黄老虎,杀得白匪喊爹娘。金鸡三唱天大光,红军哥哥打胜仗,土豪劣绅爬狗洞,工农大众挺胸膛。”这是根据地的村民用山歌形式描述红军在一次战斗中旗开得胜的过程。另一首《红旗插遍武夷山》:“风刮乌云大晴天,迎接红军来崇安,要问红军来多少,红旗遍插武夷山。”这首诗通过红军进驻崇安城的壮观场面,展现了红军队伍在风风雨雨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生活歌 在旧社会,劳动人民饱受各种苛捐杂税的重压,饱受地主老财和土豪劣绅的欺凌,日子过得十分贫苦。“日头下山快下山,打个长工好不难,一日三餐糙米饭,晚上睡觉在牛栏。”这首《打个长工好不难》的山歌,倾吐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常年为地主老财当长工的贫雇农凄凉的生活境况。还有的歌谣描述的是整个山村贫困景象,如《黄莲坑苦中苦》中所叙述的“阿娘囡子,不嫁黄莲坑,青菜没一棵,苦菜满地青,三年难得公鸡鸣,四年不见货郎声。灶前生竹子,灶后烂泥深,毛猴爬屋后,石鳞咬脚跟。”虽然写的是黄莲坑(分水关下的一个自然村),但这是旧社会广大农村贫穷落后民不聊生最真实的写照。 流传在民间的歌谣,是武夷山乡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更是潜藏在百姓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精神向往。(聂炳福)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