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寻访林重寺

2021-01-07 09:37:40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林重寺夏景 (来源:延平区摄影家协会)

都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可是,对于林重寺来说,这样的结论似乎受到了无形的挑战。寺居平野,四周良田,并未如多数寺院“皆踞山林泉石之胜”。不过这倒好,没有登山的劳苦,也没有居高的惊怖,脚力健或不健者都能走近它,轻轻松松地去感受来自于丛林寺院的禅意,淡去尘世的浮华与喧嚣。

林重寺是延平区现存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据《南平县志》载:“林重寺,杜溪里,唐大中三年建,初名院,元改寺。”它距离延平区炉下中学很近,往学校东边远远望去,透过两座低山交接未严而留下的豁口,可以毫不遮挡地看见林重寺的粉墙碧瓦,掩映在苍松翠竹之间。有时,初升的太阳洒下万条光线,斜照松林,氤氤氲氲,惝恍迷离,依稀还能听见轻风送来阵阵梵音。林重寺与其说是丛林梵寺,倒不如说是农家庄园,这并非毫无根据,旧志有称:“城乡寺刹林立,不下数十,有田粮者三十有四。”也许,林重寺就是依傍四周所产“田粮”而兴盛,自唐至今香火不绝。

佛家禅院,丛林梵界,文明校园,育人摇篮,毗邻而居,相安无扰。笔者联想到,唐宋时期大多寺庙兼作过书院,将“渡人”与“育人”重合在一起,发挥过独特的功能与作用。譬如,北宋时期,曾三次拜相的吕蒙正年轻时赶斋寺院,“延平四贤”之一的杨时也曾寄读过含云寺,他们二位当是诸多寄居寺院读书的学子中的佼佼者。

据说,林重寺在宋时拥有99间僧房,同样也接待过许多读书人。林重寺留存有宋儒遗风,而在延平区,李侗与朱熹这对师生也曾在此留下自己的足迹。这对师生,一个谦虚问学,诚心求教,一个专心授道,指点迷津。在李侗先生的教诲下,朱熹返博归约,学问精进,完成了弃禅归儒的思想嬗变,确立以唱道为己任的理想。然而,李侗在林重寺里到底给朱熹传授了哪些理学思想呢?现在已无法知其详情。后世学者认为,“理一分殊”和“主静”是李侗学问的主旨,因此,李侗极有可能将“道南一脉”推崇和关注的核心命题悉心传授,将朱熹引出佛老泥淖、引入儒学正路。朱熹回忆说:“余早从延平李先生学,受中庸之书,求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未达而先生殁。”可见,直到李侗辞世,朱熹还没有完全参透掌握“主静”要旨,也没完全学会先生“默坐澄心”的静修方法,最终以“居敬存养”,代替了李侗的主静工夫。朱熹在《挽李延平先生》诗中还所论及到的:“歧路方南北,师门数仞高。一言资善诱,十载笑徒劳。堑板今来此,怀经痛所遭。有疑无与析,挥泪首频搔。”恸失恩师,无由问学,“有疑无与析”,朱熹心中的悲伤是外人无法探知的。

因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问学之路,朱熹深有感触:“自见李先生后,学始就平实。”清人林润芝在《李延平先生文集小引》一文则言:“则知先生之意,固不存于著述也,明矣。即《答问》一书、亦先生身后,朱子追思而手编之者。”朱子感念师恩,将先生的平日言论编辑刻印成《延平答问》一书传世。

旧时林重寺两侧回廊旁有题壁诗句或偈语,笔者暂凭模糊的记忆,追录旧诗句或偈语:

“寺不在高,有僧则名;殿不在大,有佛则灵。斯是禅室,惟吾道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池清,栏前白莲洁,院后紫竹林。其名曰林重,而后居有佛……”

“古古今今多变改,贫贫富富多循环。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

“剑锋磨砺出,梅香苦寒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无意业难就,有志事竟成……”

典雅古诗、劝世偈语,仿佛诉说着林重寺的斯文与奥理,那奉劝激励学子上进的句子,又让人悠悠回忆起宋代学子攻读的情境。

林重寺是闽北著名的传戒道场之一,经堂佛事自然断断不可少。依照佛寺惯例,寺内供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地藏王、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数十尊塑像。晨钟暮鼓,僧人诵经拜佛不断,拈香燃烛,香客相继来朝未歇。

遥想当年,清幽禅院,钟磬鸣远;风荷雅韵,香沁脾肺;宋代大儒,讲学授道;年轻才俊,专心问学,这样的情景想来无比动人。(胡凤俤)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