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文学艺术 > 正文

曾行森:打铁声声话人生

2021-02-10 15:20:3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我打铁打了快60年,一生就是做打铁这件事。我舍不得丢下这传统老手艺,我要留住它,直到打不动为止……”

走在光泽县城区的坪山东路旁,迎面立着一个破旧木板瓦顶的小木屋,这是一个老式打铁坊。打铁的老人,已年过古稀,穿着一身旧工装,站在里面打一块圆圆的铁器。他满脸皱纹,身体佝偻,显得苍老。但两手粗黑,眼中很有精神,一锤一锤地敲打,尤显身体的强壮和有力。

笔者问起他的名字,他没有说话,俯下身子在地上用粉笔写下名字“曾行森”。字体清逸端正,曾行森不无得意地说他读过初中,平时打铁之外还时常练习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都练过,远近人家办红白喜事,或要写个对联和中堂什么的都会找他。

原来,曾行森是光泽县李坊乡管蜜村人,1946年出生,从小丧父,家中兄弟4个,他排第三。1963年他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困难,就开始学打铁手艺。先是跟家乡管蜜村的一个浙江人学,一年多后又跟一个江西人学。打铁不是谁都能学的老手艺,民间有句老话:“世上三样苦,行船、打铁、磨豆腐。”就是形容做手艺的行业。打铁过去在人们眼中是一件非常苦累脏的差事。试想,每天抡大锤不说,铁要软化都是在几百度高温的火炉里烧,整个作坊都是热的。夏天顶着高温,一天汗水不停。冬天内衣湿了干,干了湿,有时外衣都透湿了。可是要生活,就要学手艺。他当学徒3年,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晚上9点后才能上床睡觉。学徒是抡大锤,师傅用小锤指引,一天到晚不停。师傅没讲休息,你就不能停下,不然师傅就要叫你回家。而且吃饭要自己做,师傅不管,一个月给12元钱。学艺第4年要“孝敬”师傅。好在他当时年轻,身体强壮,都顶了下来。要是一般人,老早就打“退堂鼓”,不会学下去。学打铁辛苦,所以民间一向是学别的手艺人多,学打铁手艺的人少。

学打铁手艺,师傅不多讲多教,看徒弟的悟性。虽然曾行森有点文化,关键还看自己肯不肯好好学。师傅打铁器怎么下料,怎么过火,怎么淬火,怎么打,根据不同的铁质怎么加钢等等,都要靠自己琢磨。每样铁器有不同的工艺特点,有每样铁器不同的打铁方式方法,都要学到。师傅不同,学的东西也不同。浙江师傅的刀具打得好,菜刀、柴刀、杀猪刀、斧头等,开锋后刀刃不卷,用几十年还完好如新,秘诀是什么?曾行森用了很多年才找出了答案,这个技术关键主要在加钢和淬火上的不同,才能打出耐用锋利的好刀具。江西师傅农具打得比较好,犁尖、锄头、钯子、铲子,打法也是一样样地打,才一样样学到技术。如山锄,前面锄嘴要比普通锄头的边硬,不能太软,否则几下就卷边。后面装柄的圈包边,与锄面怎么合缝,工艺技术都不同。

1968年,曾行森独立开炉,在管蜜村家中的旧房子,立起了炉子做了个风箱,收购了一些铁钢和木炭,铁匠铺开张了。工具是师傅送的锤子和钳子,表示他已经出师,这是打铁行业的规矩。铁砧也是师傅从浙江买回来的,足有120斤重。还有些工具需陆续添置,这些把曾行森多年的积蓄都花完了。

独自开炉后,曾行森很用心,打的铁器质量很好,邻近村子里的人都跑来找他打生活用具。1997年,他感到乡村打铁市场太小,挣钱有限,自己的手艺难发挥。于是就带着儿子曾章明来到县城坪山东路开起了小打铁坊。坪山地处城郊结合部,火车站、学校、工厂、乡村人很多,他在店里写下“诚信走天下,做人讲良心”的条幅,表明打铁手艺人的宗旨。没有多久,曾行森就在坪山这一带立住了脚,出了名,很多人都来找他打铁器,每天生意红火。

这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铁器被现代机器打造的铁器所替代,打铁这门老手艺逐渐消失,一批打铁坊陆续关掉了。一代打铁人老了,年轻人愿意学打铁的少之又少。

“打铁近六十年,不打了,心里很空虚。”曾行森说,他不希望老手艺在自己手中消失,希望能够传承下去。可是现在招不到徒弟,年轻人不爱学。好在他的儿子孙子被他说动了,要把他的打铁手艺学好传承下去,这让他感到高兴。曾行森说,自己确实老了,但只要一天站得起来,就一天不会让打铁坊关闭。(王建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