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林业实践与一个县的林业试验
2022-07-01 15:55:40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陈艳 |
分享到:
|
顺昌杉木示范林
老赵(左)带着客人在森林中行走。
东南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蒋丰蔓 通讯员 池亮亮 文/图)初夏顺昌,万木葱茏。
一名戴着眼镜、拿着几张纸质资料的男子,带着一批又一批前来学习的客人,一边在森林中行走,一边讲述自己在林业一线奋斗40余年的故事。
他,就是58岁的顺昌县国有林场党总支书记、原场长赵刚源。
作为“林二代”,1981年,他就开启了自己的林业职业生涯。近20年来,他更是奔走在林分修复改造和国储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费了许多心力。今年,他获评福建林业改革发展20年突出贡献个人。
前几年一次与德国林业专家的对话,令老赵记忆犹新。
“德国的近自然林业发展水平较高。他们来考察时说,我们这里的资源培育水平已经可以和他们相媲美。”专家的肯定让老赵感到欣喜,但对方的下一句话让其又心头一紧,“但是你们没德国林业人有耐心,我们的树没有70年是不砍的。”
一时间,老赵难以回应对方。
“中国老百姓靠山吃山。作为人口大国,中国林业的发展与保护之路注定和他们不同。”老赵参与着、见证着中国林业改革发展路径的顺昌探索……
水患带来的反思
顺昌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杉木亩均蓄积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丰厚的森林资源,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林业模式”在顺昌县建西林区试点,一大批林业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顺昌,并有不少人在此安家,其中就包括来自山东的赵刚源的父母。
1981年7月,“林二代”赵刚源也成为一名林业工人。这一干,就是40多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