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南平频道 > 福建日报看南平 > 正文

政和:多方合力 让撂荒田重焕生机

2023-03-28 08:50: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讯 日前,笔者走进政和县镇前镇下庄新田自然村,一丘丘层级分明的梯田展现在眼前,村民有的正在种植小米香葱,有的对钩机开挖后的地块进行整平、整细,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去年,我们复垦出撂荒田385亩,我们今年打算再开80亩。”政和县三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范隆荣望着已经成片复垦的梯田说。

下庄村土地肥沃,但这些山垄田地块小、交通不便,原来种植水稻耕作靠人工挖,秋收靠肩挑,随着劳动力外流,原来层层叠叠的山垄田逐渐撂荒。“我们打算投资100多万元,先开垦一部分出来,边做边看。”去年,在外地发展多年的范隆荣回到村里,看着村口长满芦苇的农田,计划把撂荒地开垦出来。

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指导下,范隆荣和村民张应江成立“政和县三丰家庭农场”,决定将复垦出来的地用来轮作水稻、玉米,土豆、香葱、辣椒等蔬菜,以及烟叶等经济作物。

从县交通运输局下派村里的第一书记徐明浩得知他们的打算后,一方面主动介入做村民思想工作,协调村民逐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为土地成片流转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对上沟通协调,得到县农业部门和镇里的大力支持,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帮他们申请高标准农田改造配套资金,实施荒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修建田间机耕路和新田自然村到下庄村部机耕路,方便农田使用农业机械。

镇前镇市级科技特派员张善青始终关注农场的撂荒地复垦工作。“在开垦过程当中,我们指导他把小丘并大丘,便于耕作、结工省力;在引水灌溉方面,指导他们把水从源头引到各个山垄。”张善青说,这样有利于机械化整垄推进,减少生产人工,实现路相通、渠相连,让撂荒田重新焕发生机。

三丰家庭农场的成立,也带动了当地留守村民的务工收入。“去年农场固定用工有20多人,每人每天180元,光付出的工资就达60多万元。”范隆荣说,随着复垦面积扩大,今年固定用工将增加到30多人。

近年来,政和县积极探索,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结合,充分利用项目激励新型农业主体投入撂荒地复耕复种,同时加强引水灌溉、机耕路等配套设施建设,让撂荒地“小田变大田、冷水田变良田”,鼓励轮作模式,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除了县里每亩给予200元的开荒补助外,镇里再给予每亩100元的补助;对于种粮大户,县里每亩给予60元的补助,镇里再给予30元的补助。”镇前镇党委副书记颜隆洋说,通过政策激励,去年全镇共开荒860亩,复垦撂荒地6300余亩,下达撂荒地复垦补助资金200多万元。

“通过土地流转、成片开发、合作经营、耕地轮作,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闲置的土地流转进行经营,减少了农田的撂荒,提高了经济效益,带动乡村留守村民增收——这种新模式,为破解‘农村土地谁来种’的难题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推广的思路。”政和县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魏守有说。(福建日报通讯员 余长青)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