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山下笋干”闯进新“赛道”
2023-05-19 18:29:3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加工 从作坊到工厂
“过去,大家自产自销,没卖出去就没收益。现在好了,老板会来收鲜笋,我们也能在工厂上班,日子越过越轻松。”在位于凹后村的素冠笋竹基地,刘森妹老人笑着分享她的“打工生活”,说起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和她一起工作的,不仅有村里的老人,也有返乡务工的年轻人。今年35岁的李毓就是其中之一。“春节回到乡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留了下来。”李毓说,没想到,在家里一个月也能赚四五千元,可比在外漂泊强。
山下乡凹后村素冠笋竹基地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早年间,我主要在外经营笋制食品生意,回到家乡办厂,让高品质的‘山下笋干’走出去,一直是我的心愿。”返乡创业的陈思光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东部战区海军的大力支持与倾情协调下,村企共建的凹后村素冠笋竹基地应运而生,并于2021年11月正式投产。“现在基地吸纳就近务工的村民约60人,有时还要增加临时用工,每年大约需要发放工资80万元。”陈思光说,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他们还生产嫩纸片笋、嫩笋尾等水煮笋干,可实现年加工笋干100吨,生产水煮笋干450吨,产值近1000万元。为了进一步打入市场,他还注册了“妙山哥”商标并获得SC认证。
“全乡全年产鲜笋大约6000吨,可制成笋干500多吨,产值能达到3000万元。这几年,乡里以‘引进+培育’的方式,陆续建起5家笋制品加工厂及专业合作社等。”该乡副乡长陈宇介绍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眼下,以村集体为主建设的小溪村笋竹加工基地也已建成并进入招商阶段,等于是筑好了巢,等着“凤凰”来“安家”了。
销售 从单一到多元
“这是黄芽白肉笋做的,拿回去泡一下就可以下锅”“这是脆笋片,不用泡发,开袋即炒,非常方便”……近日,在山下乡举办的一场电商笋竹文化节中,当地主播们纷纷在直播间里与粉丝热情互动,一小时直播中,6位主播共销售明笋干、脆笋片等土特产1300余单。
“线上销售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也利于提升‘土特产’知名度。”陈思光说,近年来,借力早年在外经商的人脉、地缘优势,他在上海等地开了3家实体店,将“山下笋干”大量销往江浙沪批发市场及商超,这次电商节上,他又与有着50余万粉丝的当地主播“乡村福英”签约,致力于将原汁原味的土特产便捷地送上消费者的餐桌。
主播现场带货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和陈思光一样,将“山下笋干”推进新“赛道”的,还有市级非遗项目浦城明笋干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练明有。“我们的‘竹歌脆舞’脆笋片入围浦城首届‘十佳旅游伴手礼’,还获得了‘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练明有说,近年来,他一方面将目光瞄准省内及当地商超、酒店,以厂家配送的方式稳定市场,并借助各种活动积极拓展销路。另一方面,通过和福建咿等咿优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线下门店销售与互联网运营并举,该公司脆笋片年销售额可达100余万元。
如今,“山下笋干”从坐等收购和“货郎担”跑市场转型到开门店、上网店、做直播等多样化销售方式,不仅为打响品牌提供了多元路径,更为笋农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笋竹产业是山下乡的特色产业,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该乡党委书记刘忠云表示,如今,“山下笋干”已闯入新的“赛道”,下一阶段,山下乡将继续探索如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全力推动“山下笋干”这张土特产名片带动村民实现从“靠山吃山”到“靠山致富”的美丽蜕变。
相关阅读:
- [05-18] 浦城县举办全县儿童福利工作业务培训会
- [05-17] 浦城盘亭乡:葛粉里面透着香甜
- [05-17] 浦城县仙阳镇:花香变油香 油菜田里效益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