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刀山火海”淬玉骨
2023-07-25 18:51: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
分享到:
|
东南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邱春静 罗诗毅)一人修坯,一人刻画,将闽北山间的酢浆草、紫云英、豆荚花等一一融入素胎之中,再经历1350度高温的淬炼,它们,将蜕变为清新雅致的大口窑青白瓷茶器。近日,笔者走进省级非遗大口窑青白瓷市级非遗传承人陈雪芳和爱人李天保的工作室,夫妻二人正专注地创作着。
“小时候的玩具,大都是从山里捡来的青白瓷小猫、小狗、小青蛙,这匹马上坐着只猴,我珍藏了很久,后来才知道是‘马上封侯’的意思。”自小在大口窑遗址水北街镇黄碧村长大的陈雪芳介绍说,大口窑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属南宋至元瓷窑。历史上流传此处曾有36座窑,以生产青白釉器为主,产品既有碗、盘、碟、杯,壶、罐等饮食器皿,也有灯盏、香炉、粉盒等生活用具,更有小水注、砚滴等文化用品,生产范围广泛涵盖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2022年,“浦城县大口窑青白瓷制作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曾经,我们都想离开家乡,去城市里拼搏闯荡,但事业稳定以后,我又开始怀念起漫山都是瓷片的家乡。”陈雪芳说,在厦门的那些年,她与来自重庆的雕塑师李天保步入婚姻的殿堂,凭着二人的努力,不仅在厦门办起连锁教育机构,也攒下了几处房产准备在厦安家。然而,关于青白瓷的情愫,却融入了血脉之中。尤其是参加各种展会,想到家乡的瓷器美则美矣,却藏于深闺,回乡的念头便愈演愈烈。“我是家族中做青白瓷的第六代传承人,当我提出回乡研究大口窑青白瓷的时候,爱人的一句‘老婆孩子在哪儿,哪儿就是家’,让我彻底放下顾虑。”陈雪芳笑着说,2015年,他们“破釜沉舟”,转让了培训机构,卖了一套房,作为回乡研究大口窑青白瓷的启动资金,并回到祖宅“宅”了一年。这一年间,他们从研究胎料、釉料、纹饰纹样等入手,将启动资金“烧”了个精光。“每次开窑,都像‘开盲盒’一样,也许能有几件得意之作经历过‘刀山火海’,淬炼出冰肌玉骨,也有可能‘颗粒无收’。这几年,为了能维系日常研究、创作开销,我们又先后卖掉了两套房。”陈雪芳回忆起当初的经历,虽感叹于艰辛,更透露着执着。
如今,精巧的粉盒、玲珑的四方瓶等一个个曾经沉睡于泥土中的青白瓷器,不仅仅是积满历史尘埃的博物馆展品,更在他们的研究和“复刻”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伴随着技艺日臻成熟,夫妻俩更是将传统制作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一把茶壶,诗词、绘画与瓷器巧妙融合;一座香炉,再现宋朝清雅且卓越的审美;一盏茶杯,《山海经》中的神兽卧于丹桂花中憨态可掬,茶趣不倒杯不仅圆润聚香,亦如二人匠心与毅力,历经艰难而不倒……“大口窑青白瓷具有薄如纸、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陈雪芳说,他们在尝试创作诸如“梵音杯”“转运杯”等特质明显的瓷器的同时,也在创下0.28毫米薄胎纪录的基础上,持续研究创作更薄、更硬、更美的瓷器。近年来,他们不仅参与了武夷山岩茶标准茶器、政和白茶标准茶器等制作,“丹桂”“浦稻天成”“福文化”等系列青白瓷作品也获得了多项大奖。
一花一草,向阳而生,亦刻亦雕,隽入永恒。如今,夫妻二人精巧的构思,精湛的技艺,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青白瓷文创产品。沉淀许久,他们,通过非遗进校园、开设公益培训班让更多人认识了大口窑青白瓷,也准备在推广上再下功夫,让大口窑青白瓷进入更广阔的视野。
相关阅读:
- [07-24] 乡游浦城,感受山水之美
- [07-21] 浦城:红薯助增收 走稳致富路
- [07-21] 看浦城县锦城村如何为农田“解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