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古镇,奋楫笃行
2024-01-23 17:16:39 来源: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俊杰 |
分享到:
|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华夏大地五千载的悠久历史之下,有着许多灿烂的历史文明,身为福建人,闽文化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束耀眼星光。闽系文化也有着众多的分支,而我所了解的,正是我的家乡邵武所属的闽北文化。
在闽北文化里,有一座被历史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先生誉为古建筑“活化石”的古镇,名为和平古镇。和平古镇是我们邵武的一座文化瑰宝,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是具有相当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及历史底蕴的地方。
观和平古镇,寻先人之迹。和平古镇古称禾坪,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也是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始建于唐朝,是邵武南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清朝乾隆年间设置的县丞署至今保留完整。建筑的构架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用材硕大,通过四根纵梁与横梁形成一个井字顶,使公堂显得更具威严与壮观,整幢建筑保留了明代建筑的风格,也是全国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分县衙门。
和平古镇被誉为进士之乡,自科举制开创以来,和平出了137位进士,这离不开和平书院的创办。和平书院是闽北历史上创办最早的书院,由五代后唐时期的工部侍郎黄峭弃官归隐时创建,初创时为黄氏家族自办的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宋代之后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进入书院大厅,必须登十三级台阶,前六级为努力读书,从第七级开始为七品至一品,寓意学子步步高升。大门上方的木雕月梁像是打开书卷的样子,寓意为“开卷有益”。书院正厅则是授课之所,正上方悬一门匾,上面书写着“万世师表”四字。从中可窥探古镇居民对于传业授道的老师的褒赞之情。脚下的地砖已被磨蚀得坑坑洼洼,里面涌动的是千年来历代学子的辛勤汗水和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平书院的创建者黄峭,相传共有二十一个儿子,在他八十大寿时,把二十一个儿子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命令各房仅留长子尽孝送终,其他十八个儿子各得一匹马与一斗瓜子金,并吟《遣子诗》赠别:“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正是因为黄峭公的开拓思想,到如今黄峭的后裔已经遍布了世界各大洲,高达4000多万人。和平古镇已成为联系海内外4000多万黄氏后裔的纽带,并时常有海内外黄氏后裔前来祭祖。无论是县丞署还是和平书院,都体现出和平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无疑是闽北文化的一颗耀眼明珠,璀璨而夺目。
探非遗文化,悟精神财富。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和平古镇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素来有着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之称。以和平古镇为中心的邵武南区几个乡镇传承了这一民俗文化。傩舞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已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傩的起源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有关,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的融合体。周代时傩便已纳入了国家礼制。和平傩舞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现存在坎下村前山坪组的石碑记载,和平傩舞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在老百姓之间广为流传。和平傩祭设在每年“立冬之日”,石碑中记载:“农人庆大有之年,群生荷屏幪之力”,体现了古镇人民重谷务本的传统思想。
烛桥也是和平古镇的传统民俗之一,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传承、融合和移易的产物。元宵舞龙中的“烛桥”最具古代楚地蛇文化的意味。它由长板凳组成,板凳上插蜡烛,家家户户均可扛板凳进入“烛桥”队伍。“烛桥”蜿蜒穿行在大街小巷、山路田埂,远远望去,星星点点的烛光宛如一条长龙,场面蔚为壮观。诸多龙灯中,又以“稻草龙”为魁首,其他龙灯与之相遇都须避让,烛桥灯运用了剪纸、贴花、裱糊、制作技艺,板上固定两盏花团锦簇、精巧别致的纸灯,每灯一烛,板板相串,连接成“桥”有称“板凳龙”,也有称“游蛇灯”。由于联接的木插销是活动的,虽然庞大无比,操作起来十分灵便。 所以一旦舞起龙灯场面十分壮观。体现了古镇人民“以农为本,力农重谷”的传统。
和平古镇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名为朝华会。相传朝华会朝拜活动始于元朝初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当年由太极宗师张三丰为了弘扬道教文化而创始发源于和平古镇。信徒在朝华期间,全家人都要吃斋,不能乱吃荤、乱骂人、打鱼、杀猪等,要信善,而且朝华期间不管时间长短,自己家里的香灯烛每天都要点燃,更不能让其自灭,以图吉利。近年来,该活动逐渐辐射至建阳、光泽、泰宁、建宁等外县市,吸引无数道教信徒前来朝拜,形成独具和平特色的千古画卷。和平古镇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了和平古镇人民丰富的精神力量,无疑是闽北文化的一座民俗博物馆,优美而远扬。
看旅游兴镇,传千年佳话。多年来,和平镇对老街及古建筑的保护一直未停步,一栋栋古宅先后得以修缮维护并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初中时,我曾去和平古镇参加社会实践过,古镇的古建筑,以及饮食文化,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如今,和平古镇的建设着眼可见的一点一点地变好,政府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大力发展旅游业,为古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让更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和平古镇的游浆豆腐也是和平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一块豆腐百年酵,一口咬下味百年。”一句当地民谣,唱出了和平游浆豆腐的特点。为了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和平镇立足当地资源,推动和平游浆豆腐的产业升级,打造本地非遗活化利用项目,推动更多年轻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不断激活非遗文化生命力。
同时,碎桐茶文化也是和平古镇推广旅游业发展的优秀非遗文化之一。当地聚焦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锚定南平市委“五增”目标、践行邵武市委“六比六争先”主题实践,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碎铜茶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邵武碎铜茶,产于和平古镇,是邵武市首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里远离工业,土质、气候无污染,为碎铜茶无公害和有机茶园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其仰赖于自然降下的甘露和脚下岩石矿物质的日夜滋养,茶多酚和茶多酚氧化成分含量,较一般茶叶高出三倍,茶汤澄明透亮,口感香味醇厚,回味甘甜清爽,是福建茶的骄傲,也是世界两大“奇茶”之一。“邵武碎铜茶”和平茶旅融合产业示范带项目立足和平,着眼于融合茶文化与旅游体验,打造“茶旅兴和平”名片,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做强产业品牌,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文化和技术力量支撑;优化旅游体验,扩大和平古镇景区辐射范围;促进产业融合,形成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20年来,和平古镇对旅游兴镇这一政策的落实体现出了古镇人民坚实的现实基础,无疑是闽北文化中一曲充满乡土气息的山歌,世代传唱。
“腹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自唐代以来已有千年岁月沉淀出和平古镇的独特人文风韵,今日愈加醇厚雅致。处处充盈的“中国风、和平味、年轻态”,尽显新时代的和平“芳华”,若历史为根,文化则是魂。千余年积累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黄峭文化、书院文化、“孝”“廉”文化、非遗文化等,让和平古镇浓郁而厚重,世代传承且与时俱进。我们要像呵护眼睛一样爱护古镇,打响“和平是块宝地”品牌,矢志不移地推进古镇保护利用工作,赓续文化血脉。(黄可成)
相关阅读:
- [08-28] “宝地”和平古镇 绘就美好乡村蓝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