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县域风采 > 正文

驻村干部丨三年芳华,最是动人

2024-05-09 09:48:16   林青 徐陆锋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2024年第5期   责任编辑:郑正华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驻村3年,松溪已是第二故乡,那山、那水、那人,时常牵挂。”

——这是福建省委宣传部派驻南平市松溪县祖墩乡溪畔村、郑墩镇万前村、花桥乡源尾村3位青年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

只想做实实在在的事

2023年8月,陈延轩(左二)与科特派团队商讨福文化公园设计事宜。曹怡雯 摄

2021年7月,初至溪畔村驻村不到半个月的陈延轩就被拉来临时救场,熬夜记下毛芋相关数据和知识,借助“第一帮帮团”,上阵直播,硬是把村民滞销在手的22.5万公斤毛芋卖脱销。两小时直播结束,他早已汗流浃背,但村民挽回了损失,还增收近25.6万元。“现在即使不直播,毛芋销路也照样好。” 溪畔村党支部书记曹连枝说道。

“我只想做实实在在的事。”陈延轩说。驻村伊始,他组织党员走遍全村,梳理出2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不少悬而未决的老问题位列其中。

此前,村里的长衍溪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洪水一来,农作物就遭殃。陈延轩积极争取省水利厅“中小流域治理”项目,为农作物建起了防护墙——新建护岸和步道3252米,修复滚水坝1座,疏浚河道6495米。

过去,村里参加党支部活动的主要是老党员,青年党员鲜少参与。为培养建强村干部梯队,陈延轩推行“青新”党建,组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引导全村党员“让承诺落地,让行动起飞”:预备党员李梅承接了乐龄学堂的大事小事,无偿为村里老人做理疗;党员李香辉免费为乡亲们理发……以“青”力量赋予乡村新的活力。

3年来,陈延轩将争取来的4300万元投入高标准农田、安全饮水、路灯照明、养老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长者食堂等项目建设,27项任务全部完成。

“溪畔村像一个朴素的小姑娘,用心打扮一下就更美了。”陈延轩带领村干部开启“五福临村”计划,把福文化贯穿村容村貌提升全过程。

溪畔村原有的铁皮桥,摇身变成古色古香的廊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来文等名家题写了桥名、桥联。村里建成福文化生态公园和生态“福林”,两条“森林福道”蜿蜒而上,村民闲暇健身有了好去处。修葺一新的“幸福影院”和农家书屋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

松溪县溪畔村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成后,60多岁的老刘成了书屋常客,他对《民法典》爱不释手。陈延轩初时不解,为何花甲之年的村民对法律如此痴迷?交谈得知,原本拥有高中学历的老刘,因家境贫寒未继续深造,但他对法律知识的兴趣浓厚。那部被翻到边角微卷的《民法典》,见证了他的专注与热爱。陈延轩被这份执着深深触动,特意选购了一本新的《民法典》送给老刘。

驻村以来,陈延轩在解决一件件群众心头事中完成自己的青春使命。溪畔村村财收入从2020年的11.4万元提升至52万元,荣获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卫生村、金牌旅游村、森林村庄、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等称号。

山水画廊,幸福溪畔。

一蔗多用进行时

百年蔗是松溪独一无二的名片,也是万前村民的“金疙瘩”。驻村伊始,万前村第一书记郑第腾飞发现,百年蔗虽在闽北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还处于“酒香还怕巷子深”的阶段,产品单一、附加值有限,三产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郑第腾飞(右二)与村民围炉而坐,话家常。徐陆锋 摄

这根蔗,还能玩出多少花样?郑第腾飞用3年时间来回答。

延伸产业链上下力气——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到村调研,设计推出“百年好合”“百福骈臻” 等富含文化意蕴、市场认可度高的文创产品;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团队合作,引进10多个项目,研发功能性饮料、咀嚼片、保健品等新产品;变废为宝,糖厂蔗渣制成有机肥,销往有机茶园。

万前村0.7亩的母蔗园用铁栏杆围起重点保护。松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旅融合引流量——修建“幸福从蔗里开始”爱情主题公园、“蔗里”书屋、彩虹步道,开发情人谷瀑布,打造孝廉文化馆、百年蔗文化展厅、百种甘蔗科普示范园、法治“蔗”条街,设计推出“甜蜜爱情”“康养休闲”“党建廉政”3条“蔗里”文旅路线;举办科技文化旅游节、集体婚礼等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

1  2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