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仙游东门石坊历经200年历史 依然保存完整
石坊上雕工精美 东南网11月26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小芳 吴智飞 马俊杰 文/图)位于莆田仙游城东的东门石坊,建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被评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得益于部门与当地居民的共同维护,历经近两百年,石坊依然保存完整。如今,有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对这座精美的石雕作品叹为观止。 四周用铁栏围起居民爱护有加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仙游县城东东门街,穿过安静的巷子,找到了这座古老的石坊。石坊四周用铁栏围起,东门社区挂牌,标注“重点保护单位”。另一侧石碑上注明,石坊被列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3岁的当地居民李老太介绍,石坊高16米,面宽8米,顶端双龙朝天,具有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色。据观察,碑坊分三层,上层正中嵌着“玉旨”牌座,左右两侧飞龙绕柱;中层中间横嵌着御赐的“乐善好施”横匾,匾下有三组浮雕历史人物,栩栩如生,两旁设两座玲珑精巧的小坊亭,精雕忠、孝、廉、节人物像;最下层是建坊者的题名匾,匾下飞龙花纹绣镶匾缘,缀以舞凤、金鳌、麒麟、文狮诸图案。三层之下是四根方形坊柱,牌坊四周有石栏围护,间架有致,结构匀称。 据李老太介绍,当地居民和社区对石坊十分爱护,路过便四周看看,遇见有人破坏立马制止。
修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东门石坊 先刻木建模型经多次修改定型 据悉,建坊者是清朝道光年间鲤城巨富陈天高。当时,桥头附近另一位富商受朝廷御赐的“荣可嘉”碑坊,广受族人赞赏。陈天高十分羡慕,决定斥资在更加繁忙的城关东门大道上,建一座更大更精美的石坊。谁知,刚刚破土动工,就被县衙派人制止,原因是建石坊要报批朝廷,皇帝恩准才可建造。 陈天高既苦恼又无奈,于是上九鲤湖祈梦。当晚,何六仙在梦里给他指点迷津,劝告陈天高为当地的金石书院捐赠经费。于是,陈天高父子按照何六仙梦示要领,把一千石田租捐给仙游金石书院以助兴学,并以此得到了“乐善好施”的美名,地方政府上报朝廷,很快便奉旨建坊。 在兴建前,陈氏父子特雇著名木匠,先用木头雕刻模型,经过多次修改而定型。经历30年,石坊终于建造完毕。相传,建成后,陈母坐轿去看,用手摸了摸石坊说,“这石坊打造了这么久,为何比娘的脸还要粗糙?”因为母亲的一句话,陈天高又叫石匠们用丝绸磨了三年,石坊终于青光焕发,宛若镜中图画,成为巧夺天工的石刻艺术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