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新闻|莆田政务|莆田舆情|本网原创|福建日报看莆田|莆田视频|健康生活|妈祖之光|天下莆商|美丽莆田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美丽莆田 > 正文

千年古堰 文脉传承——探访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木兰陂

2014-10-22 10:49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静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矗立在木兰陂

承载数代人的记忆

木兰陂的建成使得莆田南北洋平原的万顷田地顿成沃土,莆田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造福千载,泽被万家。千百年来,木兰陂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纯朴的兴化儿女,孕育了兴化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她也承载着数代莆田人的记忆。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通过木兰陂从南岸走到北岸,到集市里赶集。”今年近80岁的陈文昌回忆,他家住霞林街道屿上村,木兰陂伴随着他的成长。小时候,他和伙伴们就经常在木兰陂旁玩耍、捕鱼、洗澡。那个时候,木兰陂旁的稻田飘香,夏日的傍晚,在木兰陂旁的树下纳凉,在潺潺的水声中听大人讲古,成为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而在50后村民陈洪的记忆里,木兰陂就是一块块刻着诗歌和文字的碑。“明代的碑、清代的碑,上面刻着一些诗歌和文字,经过风吹雨打,有些已经开始模糊不清,静静或立或躺。小时候我们最喜欢去研究里面的文字,虽然有些看不懂,却觉得很神秘。”陈洪说,每每从陂上经过,就感觉自己回到厚重的历史里。

古老的木兰陂,在新一代莆田人的心中,则是每一次春游时,老师讲解的钱四娘和郭沫若的故事。“小的时候春游,到过木兰陂,老师给我们讲解钱四娘建陂的故事和郭沫若关于木兰陂的诗歌,我们小小的心里就刻下了钱四娘的伟大精神和木兰陂的故事。”作为在木兰溪畔成长的80后,林晨说,今年春季,在阔别8年之后,他再一次重游木兰陂,木兰陂周围已经变了样子,但是“木兰春涨”的景色他依然记忆犹新。“春水初涨,陂上溪面宽广,水平如镜,两岸青山绿树,水中风光如画。当春水暴涨时,溪水越过滚水坝,汇成瀑布,发出雷鸣声响,恢弘无比,述说着木兰陂厚重的历史和现实的蓬勃。”

为了记录木兰陂的历史和纪念建陂的先贤,木兰溪的南岸修建了钱四娘、林从世、李宏、冯智日的“协应庙”。1983年,国家拨款修复围墙,重修庙宇、思功亭,并辟为“木兰陂纪念馆”。馆内供有四位建陂者塑像,保存自明代以来名人撰写的历次修陂碑石,成为莆田木兰陂宝贵的水利建设史料。1962年秋天,郭沫若参观木兰陂后,欣然提笔写下《咏木兰陂》诗6首,诗碑已竖在碑廊中。

石垒铁铸的木兰陂,饱经风雨千年不倒。而钱四娘的精神,也在一代代传承。

在位于新度镇青垞村的香山宫里,陈列着钱四娘的雕像。“钱四娘花费心血建起的陂,很快就被洪水冲垮,钱四娘悲愤难抑,投水自尽,年仅19岁。第二天,在离陂不远的沟口小山脚下,人们找到她的遗体。钱四娘的面容还像生前一样,身上散发出阵阵幽香。人们把她的遗体葬在山上,从此,这座山就叫做香山。盖了个庙,叫香山宫。”香山宫一负责人林荣告诉记者,如今的香山宫里,除了钱四娘,还陈列着莆田历史上其他二十三位水利功臣的雕像。值得一提的是,原莆田县长原鲁山作为第二十四人,他的雕像在2012年也安放在此。“香山宫既位于莆田最高的壶公山脚下,又临莆田木兰陂,在这壶山兰水之间,钱四娘的精神穿越了千年,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原鲁山就是最好的证明。”

成为世界性的遗产

1988年,木兰陂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获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今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木兰陂与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一起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级遗产的水利项目,标志着木兰陂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性的遗产。

“此次共有17处灌溉工程被列入名录,我国有15处工程申报,最后只有4处通过评审,这更说明木兰陂的珍贵性。”吴俊伟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今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各成员国国家委员会组织本国的遗产申报,ICID国际专家组评审通过。木兰陂先通过了由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的现场考察和技术评估,再向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推荐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最后进入国际评审。

“此次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标准很高,第一条是申遗工程的历史需达到或超过100年;第二条是申遗工程需要属于堰坝、储水工程、渠道及附属工程、原始的提水或排水工具其中一种;最后,申遗条件至少符合10个条件之一,即:是灌溉农业发展的里程碑或转折点、为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建设技术、工程规模、引水量、灌溉面积等方面领先于其时代;增加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在其建筑年代是一种创新;为当代工程理论和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环保;在其建筑年代属于工程奇迹;独特且具有建设性意义;具有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烙印;是可持续性运营管理的经典范例。”吴俊伟说,木兰陂全部符合上述条件,这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很少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福州分所 许水清 律师 电话:13809520738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4-2535366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