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深化合作 加快媒体融合 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主题发言摘要 自我颠覆,加速媒介融合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 利 科技发展到哪里,媒体就发展到哪里。只要科技发展永不止步,新老媒体的更迭就将永远存在。无论我们身处在海峡的哪一岸,我们都同步进入到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个“+”号,代表着各个传统行业。而互联网+传媒业,给我们带来无限惊喜,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当下,我们如果不自我颠覆,就有可能被颠覆。互联网时代,如果你不敢跨界,就有人敢跨过来“打劫”。 媒介融合要先打通。一个集体下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前好像一个大杂院、一家一户,各买各的菜,各做各的饭。现在要把每家每户的小灶改成大厨房,让大家汇聚一堂,统一采购、分类加工、集中分发。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地表现在与受众的关系上。媒体融合就是要把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满足客户作为一切的出发点。现在的传媒业界应该形成“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为一体的意识。 媒体融合发展的潜力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连接,手机、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随身携带的“第六感官”。二是数据,在云时代,数据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根据数据,通过计算,网络甚至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关注新媒体、发展新媒体,是这个时代赋予媒体人的使命。只要勇于创新,善于管理,就可以趟出一条新老媒体融合的路。相信在这个问题上,两岸是有共识的,也是有巨大的发展合作空间的,殷切希望两岸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增进合作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 王冬梅 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而传媒界更是处于这变革的前沿版块,两岸媒体都不可避免地经受着一场大考。同时,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也为媒体人提供了无限的作为空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海峡两岸媒体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同行,共同努力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增进合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两岸媒体不断深化合作的坚实根基。两岸媒体人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旗手,两岸媒体的融合具有巨大的需求和空间,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互相补益,不断开辟合作空间,提升合作层次,共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在传承中华文化中壮大民族话语权。 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交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之幸,是两岸同胞之福,是两岸媒体之利,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的选择。两岸主流媒体是两岸民意的集中代表,也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两岸关系走向。希望大家共同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携手呵护,持续给力。 持续创新促进交流成果转化。面对融合发展这场大考验,两岸媒体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更是须臾不能脱离创新。与西方媒体相比,华文媒体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上总体还偏弱。弘扬中华文化需要顺应传播环境的变化趋势,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形式。希望两岸媒体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两岸媒体技术合作的平台建设,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对接,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创产业品牌。 传播两岸和平发展的正能量 ■国台办新闻局巡视员、副局长 范丽青 两岸新闻交流发轫于两岸民间交流之初,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的组成部分。两岸媒体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两岸交流的参与者、推动者,在两岸交流中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也收获了成果和利益。在这新旧媒体更替的变革大潮流下,本届峰会以“两岸携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为主题,贴切实际。推动两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合作共赢具有巨大潜力。 两岸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要结合两岸互联网发展形势,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这过程中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又要了解掌握两岸互联网发展趋势,找出合作、融合的空间。相互了解两岸互联网和新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了解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 其次,要立足弘扬中华文化,探讨两岸媒体合作。在国际社会上,“中国元素”越来越受关注,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传播中华文化将是两岸新闻界最持久、最活跃、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也是两岸媒体合作最具开发潜力的领域。希望两岸新闻界秉持“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念,结合在互联网新媒体的拓展机遇,同心协力,开创建设弘扬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新闻媒体和产业。 再者,要着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探讨两岸新闻交流。维护并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确保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两岸媒体人应敢于坚持对中华民族和两岸人民整体利益有利的理念,反对“台独”、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传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共同营造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舆论环境。 以开放姿态,探索两岸媒体融合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蔡小伟 围绕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符合两岸媒体的共同利益。 要以更加负责的担当深化两岸媒体交流合作。新闻交流历来是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已经进入到巩固深化的新阶段,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血缘、历史和文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体现了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 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探索两岸媒体融合发展。在互联网的世界,竞争并不是最关键的,开放才是第一位的。当前形势下,两岸各领域特别是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将愈加宽广。两岸媒体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良好的合作基础,理应加强常态化沟通,更好地发挥已有的沟通磋商机制,善于借助已有的成熟技术、平台、渠道、手段,寻求更加广泛的合作,抓住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探索融合创新的新路径,共同打造华文媒体的世界影响力,开创两岸媒体合作发展新局面,继续为两岸和平稳定、增进两岸民众福祉发挥先行先试的建设性作用。 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进两岸媒体合作共赢。两岸媒体交流,务实最重要。面对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和传媒发展新格局,两岸媒体应在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上,鼓励求同存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强化资源互补,共同分享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岸传媒互派记者、互换版面、合办媒体和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研讨、共同试水新媒体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夯实合作基础,全方位满足两岸民众的信息需求与文化需求;并继续呼吁推动尽快实现两岸新闻媒体开放常驻机构。同时,丰富传媒产业合作形态,探讨共建“一条龙”合作平台,从创意、内容、研发、技术、管理、营销、资本运营和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应对挑战。 媒体是服务业,也是文创产业 ■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中国电视公司董事长 林圣芬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在报道信息的时候并不落后,落后是落在报道形式上。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如何重新给传统媒体定位,如何增加它的活力、丰富它的传播形式。 其实,报纸、广播、杂志等除了是传播媒体产业之外,它们还是服务业。二三十年前,传统媒体兴起的时候,我们提供很多讯息,我们认为这样就是服务,但是现在仅仅这样就不够了。从原来的“media”变成“wedia”,以前媒体是“me”(自己的),现在媒体是“we”(大家的),这代表整个形势在改变。我们要以“wedia”的心态去做好媒体服务业。 除了是服务业外,媒体也是一个文化产业。现在两岸最热门的是文化创意,而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要具备非常多的条件才能够成型。就文创者来说,他们有创意,但是缺乏其他的资源和管理经验。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报道他们,还要让文创者和资源连接起来,让文化产业在摸索中迅速进入正轨,媒体也有了提升的空间。 从我们华文传媒来说,要有国际话语权,前提是我们得有这样的能量,这就是中华文化。大量多元的中华文化,因为都没有整理,现在变成了包袱,弃之可惜,但用又不知道怎么用。正好网络时代来了,我们也要做些及时的改变。在网络时代,很容易把这些资讯整理、分类、进行数据分析等,那我们怎样和这些有用的东西结合呢?那就需要我们去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把这些变成创意的基础,做成文化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把这些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 用新思维推动两岸媒体交流 ■台湾联合报社长 项国宁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呈现出使用媒体的力量和方式是非常特别的。尤其是,他们抛弃了传统媒体,完全使用新兴的传播工具,突显了网络力量。从台湾的一些社会事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洪仲丘关禁闭中暑致死事件,引发了大型的示威行动。示威现场有几万名年轻人集结在一起。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示威行动,可以完全不依托传统媒体。过去举办这样的活动,人们通常会联合报纸、电视等媒介为活动做预告。而如今在现场,每个年轻人一部手机就足以号召和聚集整个行动,他们在网络上扮演着号召的角色。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传统媒体也没有网络来得有效、有速度。过去统计媒体表现时,我们使用媒体接触率、阅报率、收视率、普及率来统计,而当今的时代,我们使用流量、点击率、点赞率、粉丝数、分享次数、留言次数,这些新的统计数据来统计媒体的力量。 这些年来,联合报系在新媒体和全媒体转型上一直不懈努力。在转型最初阶段,我们以为传统媒体只要将资讯发放到不同的平台上去,就是新媒体,就是全媒体。但是这几年我们观察到,手机、电脑、网站、应用软件都各自有各种的功能,都有它的独特性。我们必须统筹资源和技术,不断去尝试它,才能知道新兴平台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所在。 今天我们两岸媒体共聚一堂,一同交流经验。两岸可能客观环境有不同,但我们探索新媒体道路的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媒体互设常驻机构上要继续努力。媒体交流是文化交流的投影,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最深层的结晶。两岸交流不应停顿,还要用更大力度,更新的思维来推动。 融合发展迫在眉睫 ■福建日报社(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 潘贤强 传媒业遇到的变革前所未有,融合发展迫在眉睫。现在是信息需求蓬勃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冲击超乎想象。互联网站数量巨大,报纸,特别是走市场经营的报纸受到极大冲击,发行订阅量、续订率和零售量逐年下滑,广告的反馈效果越来越差,影响力大幅下降。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减弱,网络数字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特别要关注未来的主流人群——年轻一代,取得他们的信任,但这也是一个难题。媒体的本质是服务,互联网越是倒逼报业,报业发展越要依靠互联网。我们要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努力寻求和探索各种路径,切实认识到,在坚持媒体社会责任、专业精神的前提下,走融合之路,必须以互联网思维求全体员工观念之变。在新的一年里,努力组建报网融合采编团队、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再造媒体融合的采编流程,探索创设“中央厨房”,依托融合的采编平台,形成一次采访、多元发布、连续追踪、全时覆盖的多媒体新闻生产机制和传播体系。 而推进媒体融合,人和内容十分重要。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平台,产品质量优秀才是“硬”道理。报业做互联网的基石是其专业的内容,离开专业主义,即使建立新平台,搞快餐化、快位移,没有吸引受众的内容也是徒劳。我们要做出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的产品。 媒体融合,为“内容为王”增加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这里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专业新闻工作者生产的内容产品,还包括随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内容调整和转向的能力。 做好科技化的服务设计 ■台湾中时电子报总编辑暨时报资讯总经理 刘善群 媒体如今变身为服务业,媒体必须要有服务设计的核心思维。科技化的服务设计在新媒体发展中十分重要。 当前,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两大危机:一是使用率和依赖性降低,二是信任度降低。在我们使用的媒体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依赖度和信任度上都呈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体却在不断下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传统媒体曾经最吸引大家的就是信任度。但是,根据数据显示,现在大家相信网络上的新闻已经大于传统媒体了,这才是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危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把互联网的“原住民”发展成我们的“新住民”。 《三个火枪手》中的一句“one for all ,all for one”(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很形象地形容了两个媒体时代。在过去,是“one for all”媒体处于高姿态,受众都依赖于媒体的消息,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推送的消息。而现在却恰恰相反,是“all for one”,媒体必须准备好读、听、看等多种方式供受众挑选。“以用户为中心”变成媒体经营的核心,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在现在这个移动化的时代,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受众都可以阅览到资讯。怎样将一个讯息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通过适当的媒体,送给适当的人,这是现在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互联网,让海峡两岸开始互联,媒体交流也站在一个新高度,期盼能与大家有更好的合作。 用媒体创新适应媒体变革 ■台湾联合报系总管理处影音事业处营运长 方仰忠 我们每天都在创新,但现在形势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是同行间的创新竞争,现在是如何提高自身创新与用户的创新接轨。我们所面对的是新一波残酷的变革,媒体也是由人组成的,这个变革不仅是对媒体工作的每一个人,还需要媒体的组织具备非常大的决心和行动去变革,否则在这一波用户的创新之后,我们可能会面对更加残酷的命运。 联合报在创新上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快速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让现有的和将来招进来的人,拥有数位化的能力,联合报除了让基层的人员快速地学习数位化,去适应数位的环境外,还在中间主管的部分,实行有能力轮调的计划,对不同阶层的主管也给予非常多的教育训练计划。从刚开始的阻力大,同事抱怨到心态转变,理解数位化,再到后来主动应对、创新,这些变化都是顺应媒体变化而产生的。 此外,把新媒体的形态植入到每一个部门当中,让全员、让整个媒体都变成新媒体。 我们现在都是用新旧来区分媒体,但是重要的并不是新旧媒体的概念,而是过去几年我们都在很努力做事,学习改变,从最高层到最底层都在很努力学习,学习如何在这个时代下进行媒体创新,以此来适应媒体变革。 变革已经在我们面前,我们要睁开眼睛去面对它。难的是现在这个时候,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两边资源的冲突和矛盾,怎么化解、怎么调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这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决心,去调动资源度过最艰苦的一段时期,做好前面的准备。在变革来临的时候,不管是大浪还是风暴,我们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明天。 ■记者 赖冰昌 见习记者 林静静 周寒冰 整理 |
相关阅读:
- [ 12-11]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在平潭举行
- [ 12-11]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
- [ 12-11]海峡媒体峰会掀头脑风暴 传统媒体如何对接年轻世代
- [ 12-11]海峡媒体峰会花絮:峰会也是“锋会”
- [ 12-11]从交流合作到心灵契合——点评海峡媒体峰会
- [ 12-11]海峡媒体峰会掀头脑风暴 传统媒体如何对接年轻世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