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11日,平潭岛上的海风强劲,却挡不住参加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的两岸40多家媒体负责人采风的热情。从平潭高速客运码头、台湾创业园,到台湾商品免税市场、金井作业区、龙王海滨广场等,无不是“长枪短炮”架起,细致入微采访。百闻不如一见,对于许多首次到平潭的媒体负责人来说,初次见面的平潭综合实验区有点儿“出乎想象”。深入了解之后,又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甚至希望能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看看它的新变化新突破。

隔海听涛不如登岛观澜——两岸媒体人零距离看平潭

两岸媒体嘉宾参观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馆。

东南网1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陈梦婕)

从地下管廊看企图心

平潭采风的第一站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现场指挥部规划馆,在综合管廊规划图前,台湾中国时报社副社长张景为驻足良久。“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地下管廊。形象地说,它犹如一个“大口袋”,将各种公用管线收入其中,同时留有供检修人员行走的通道。共同管沟内排水、消防、电气系统、监控设备、通风、照明等设施一应俱全。像平潭坛西大道这样的大型共同管沟每公里造价7000多万元,现已投入了40多个亿。虽然造价不菲,但综合社会成本很合算。根据测算,仅电力通道一项预计将节约土地近8000亩。并且建成后,过去那种城市里今天修水管,明天修电缆,后天修煤气管道,道路反复被“开膛破肚”的事将一去不复返。

张景为告诉记者,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谁都会建,但要看一个地方究竟有没有发展潜质,还要从看它的地下工程看起。只有这样有远见的地下基础设施投入,才会有未来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从平潭综合管廊规划图就可以看出平潭早已不是当年的小县城,从它高标准的地下工程就可以看到它的发展企图心。“这种企图心让我感到震撼。”张景为说。


从医院学校看共同家园

在已进入装修阶段的台湾创业园外,负责人俞兆强介绍了今年发布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关于支持台湾创业园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相关优惠政策。台湾联合报系社长项国宁悉数记下,并计划着不久派记者专门来平潭就有关政策做一个完整的报道。在沿着台湾创业园走了一圈后,项国宁又把目光投向了不远处在建的平潭协和医院和师大平潭附中。

“一间好的医院和学校,这些完善的周边设施会让台湾同胞有一种安定感,有一种想要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感觉。”项国宁告诉记者,要吸引台资企业落地,光靠15%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还远远不够,吸引并留住台湾的人才才是长久之计。此次采风所见所闻的平潭打造共同家园的各种政策、措施让他印象深刻。例如在平潭长期居留的台湾居民,可以办理五年内的居留签注,在平潭生活一年以上的台胞,可参加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平潭与其他台商投资区的不同之处及其实验性。

在平潭就业生活的台胞从创立实验区之初的几十人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人,共同家园已初具雏形。项国宁表示,随着衣食住行等配套及政策措施的完善,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台胞愿意在这里安身立命,生活打拼。

从“二线”卡口看未来

平潭“二线”卡口,这个读起来有点儿“拗口”的地方让许多采风记者感到好奇。所谓“二线”来源于平潭特殊的海关分线管理模式——“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今年7月,平潭“二线”通道正式封关运作,大陆面积最大、政策最优的特殊监管区和“分线管理”模式正式启动实施。

获悉上海自贸区海关部门也曾来平潭取经海关特殊监管区信息化围网经验后,文汇报党委书记陈振平感到特别亲切。他告诉记者,上海自贸区设立的目标是争取建成在大陆“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区,但平潭综合实验区不同,它因台而设,其独特之处就在于“不可复制”。平潭因地缘优势,被赋予了特殊的对台政策,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对当地的开放开发,老百姓的生活,特别是未来两岸关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振平认为,平潭要尽快抓住机遇,把政策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功能显现。


精彩发言摘登

王绰中 台湾旺报总编辑

在两岸的媒体合作中,以中时媒体集团为例,创办人余纪中老先生先后到大陆两次,一直秉持一个理念,即媒体是海峡两岸的桥梁。而且,蔡衍明董事长在2009年创办《旺报》时,就希望这份报纸每天能用40个版来报道大陆以及两岸发展的情况。最关键的是,他希望这份报纸能够作为两岸交流的桥梁,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也让大陆的民众更加了解台湾。

陈振平 文汇报党委书记

如今明显出现了两个舆论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新媒体拥有属于网络年轻人的语言,作为传统媒体的我们,可以尝试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一味迎合。新媒体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来引导,但我们也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发展渠道,来做好这些。

吴岗智 台湾中华时报运营总监传统媒体仍在发挥着主流影响力,但它的光环正在淡去。这个时代是属于“故事讲得好的人”的时代,大多数人看新闻的方式改变了,网络媒体通过“讲故事”获得点击量。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传统媒体和商业进行结合,如何利用好线下资源。

胡勇飞 江西日报社都市新刊采编中心副主任

我觉得两岸应该整合多媒体平台,构建跨境的媒体平台来加强合作。同时,传统文化的复兴给传统媒体带来机遇。两岸媒体应该注意传播方式的改变,如利用趣味性的文章来吸引读者,要善于用视觉化的方式来表现传统文化。

蔡瀛 台湾商报总经理

我们小时候,台湾媒体管制很严,如今的媒体非常开放,甚至有些开放得夸张。我认为,媒体既不能管制得太严,也不能过于开放。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条适宜两岸媒体发展的管理方式。媒体管理好了,是政府和民众之福;反之,则是政府和民众之祸。

 

东南网1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李芳)

全媒体时代,台湾媒体业界竞争空前激烈,采编人员每天24小时里,要不断制作并发布图片、影音、文字等新闻内容,这不但需要他们学习掌握新技能,更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10日的峰会发言中,台湾联合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刘秀珍在为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建言献策之余,也忍不住为媒体人的辛苦“吐槽”,并当场向在座的报社社长提“要求”,希望多给员工发年终奖以资鼓励,台湾嘉宾以掌声和笑声表示共鸣。

东南网1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烈)

就连工作人员自己都没想到,平潭台湾商品免税市场会迎来一批台湾客人。台湾人来这里逛台湾商品市场?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儿。

“哦,这个巧克力棒,我在台湾的‘小七’店里经常买。”一位来自台湾的记者说,“‘小七’店就是‘Seven Eleven’,在台湾的‘小七’里它大概是三十几新台币,这里8块,五八四十,嗯,价格还真差不多。”

在巧克力店隔壁,一家饼干店的老板打开了几包香酥饼,给来自海峡两岸的客人品尝。“哇,就是这个味道!”另一个来自台湾的记者喜出望外,“为了保持最原始的味道,它没有添加任何香精、糖精,不信你们尝尝。”老板说。

“嗯,没错!的确,比起我们以前吃的饼干,它确实不怎么甜,却保留了最纯的植物清香。”一位大陆的记者品尝过后如是说。

“没想到,来到海峡这边,所有的味道都没有变。”吃着家乡的饼干,台湾客人兴奋地说。

东南网1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互联网时代,正如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亚马逊重新定义了书店,淘宝重新定义了商店,“新媒体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颠覆了媒体组织生产内容的方式。”在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期间,台湾联合报系社长项国宁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面对传媒大环境的改变,受众群也发生了改变,“媒体界更要迅速‘转脑’,不断地试验,才能从危机中找出转机,找到新媒体发展的突破口。”项国宁认为,每一种新媒体都有它的不同特性,只有投入了资源,你才会发现它的特性,找到经营之道。

做新媒体不能把传统媒体直接平移到新媒体,也不能用传统的思维和脑筋来经营新媒体,“一定要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比如设计师、工程师等,才能提供新生代喜欢的传媒产品。”项国宁说。

传统媒体如何才能吸引年轻世代?项国宁说,一定要关注年轻人的需求,才能吸引、拥有新生代。他举例子说,有个台湾医生通过网络募资搞慈善活动很成功。他发现传统媒体没能发挥如此有效的效果,“以前考量媒体的指标主要是发行量、阅报率,现在已转换成流量、点击率、点赞率、粉丝团、分享次数、留言次数等数据”。

5年前,台湾联合报系就提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载具,能够提供互动、及时、准确的服务”的新闻理念,拥有多种媒介业态,构建了“全媒体中心”,如报纸、新闻网站、新媒体、即时新闻,电视台等,形成“一鱼多吃”的局面。项国宁说,除了新闻网站外,我们推出20多个APP产品,涉及交通、医疗、气象等民生方面的服务。

媒体业是信息服务业,各家传媒正在进军信息服务业。项国宁介绍说,联合报系推出“U—data”数据库,把联合报60年来刊发的新闻文字、图片都整合到这个大型数据库里,目前已有800多万张图片。“只要有客户需求,都可以到这个数据库捞取,我们也找到新的盈利点。”项国宁说。

在项国宁看来,做新媒体产品就要“内容+服务”,才能集聚用户,从中找到盈利点。

东南网1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秋华)

“有人说‘传统媒体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但我认为‘找死’也是一种机遇。”在新媒体被讨论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各方对于媒体融合的态度或肯定,或质疑,或观望。对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周跃敏持肯定态度。他认为,眼下传统媒体要探讨的不是要不要融合的问题,而是怎么融合。

在这一方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已有所尝试。经过多年发展,该集团已形成纸媒、网站、手机报、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户外屏六大传播平台,初步构成了多介质、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格局。今年,在全国“两会”中,该集团都采用了全媒体矩阵,打破了以往媒体之间的阻隔,实现了媒介手段的多样化、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传播效应的最优化。

随后,在南京青奥会上,他们策划发起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的大型新闻行动,参与的各类传播媒体达217家,实现了由集团内部融合向外部扩张的尝试;此外,在国家公祭日的前期报道中,该集团还制作了第一部跨界互动宣传产品,让社会各界通过手机、电脑,为“城墙”虚拟添“砖”,传达祭奠之意。

“在这一系列行动的基础上,最近我们又提出了‘四个转变’,即从非常态融合向常态融合转变、从报道融合向全方位融合转变、从浅层次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从内部融合向开放融合转变。”周跃敏说,在全方位融合中,经营模式的转型难度很大,但他们对媒体融合的探索将一直坚持下去。

东南网12月1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突飞猛进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阅读和获取信息的途径与方法,传统媒体正面临空前挑战,在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上,两岸40多家媒体代表会聚一堂,围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建言献策,既有理性的现实判断,亦有生动的案例剖析,更有激烈的思想交锋……“共识、问题、探索、融合、务实”成为本届峰会的特色。

“共识”,两岸与会媒体在峰会上达成许多共识,大家已共同意识到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意识到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意识到在挑战面前两岸媒体更应该携起手来共克时艰,化解难题,以期为进一步扩大华人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作出贡献。

“问题”,峰会上各家媒体代表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问题,包括传统媒体应该转型还是坚守?何为新媒体时代的商业定律?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比黄金还要珍贵,因为提出问题便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探索”,借助峰会这一平台,两岸媒体业界得以面对面交流,一同分享各自在新旧媒体融合的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彼此相互启发借鉴。

“融合”,与会者一致认为,作为本次峰会主题的融合发展是迎接互联网挑战的重要办法。如何融合,包括传统表达方式与网络新语言的融合、采编流程体系融合、品牌融合、网络服务形态融合等,融合过程中还要坚守传统媒体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坚守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务实”,峰会期间嘉宾们提出很多务实的建议,会后也不断进行务实交流,务实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也是峰会能长期办下去的重要基础。

这场媒体峰会所引发的头脑风暴或可成为两岸媒体业界在互联网时代拓路创新的指南。诚如峰会上嘉宾所指出的,还应建立长效机制,让峰会不断发挥效能。这样,峰会就能持续成为两岸媒体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合作发展的坚实平台。

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魏武

东南网12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倪斌)“印象特别好,山清水秀,人也特别好,跟山东有点相似,豪爽、热情、好客,人特别热情。”这是福建留给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魏武的印象。他是福建的老朋友了,十几年前就来过福建,结识了不少朋友,到现在还有联系。

魏武认为,海峡两岸距离很近,又同源同种,文化相似,交流起来很方便。现在两岸媒体的交流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交流还是比较浅层次的,主要是在采编方面。下一步交流可以进一步深化,包括新闻的运作模式、新媒体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双方有好的经验都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可以促进两岸媒体更好的发展。

在魏武看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来主办海峡媒体峰会是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的。“这个平台很好,两岸媒体同行在这可畅所欲言,进行更好地交流,既可以讲双方正面的东西,也可以讲存在的问题,都能获得收获。”魏武对这次峰会充满期待。

“海峡媒体峰会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已有相当的影响力。我们要把海峡媒体峰会做成一个品牌性的峰会,让两岸越来越重视,使其在海内外媒体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希望,海峡媒体峰会能够坚持办下去,让它慢慢成为两岸业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两岸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比较大的贡献。

两岸媒体平潭采风

边看边问,本子笔杆不离身

在二线卡口海关监控中心,两岸媒体人对平潭海关特殊监管模式很感兴趣 记者 念望舒 摄

中国平潭网讯(记者 林霞 见习记者 陈丽芳)继参加完海峡媒体峰会,昨日,两岸媒体人组团在平潭采风。他们边走边看边问,本子笔杆都不离身,从规划、建设、政策,对平潭的整体情况进行细细地采访。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青松陪同调研。

当日上午,两岸媒体抵达台湾·平潭免税市场,在近20分钟的实地察看后,他们却没有想要离开。“一个台湾人,想要进驻免税市场,整个申请流程能否介绍一下?”“免税市场以后会不会有一些文创产品呢?”联合报大陆巡回特派员王玉燕,刚逛完免税市场,便打听起市场的具体情况,想多为台湾的群众了解更多的资讯。“免税市场的客流量如何?湖南也有台商投资区,不知道平潭这边有什么做法可以借鉴?”湖南日报要闻部副主任易博文也开始采访了起来。与此同时,不少媒体人士被免税市场的货物吸引住了,开始在商场挑选起自己心仪的产品……

只花了一天时间,初步了解平潭的部分建设情况,但不少媒体人却对平潭的未来规划持肯定的态度,纷纷表示平潭的规划考虑周到,百闻不如一见。

中国时报社副社长张景为说:“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可以看到平潭的整个规划是经过深谋远虑的,这对一个城市的未来具有深远意义,不仅对平潭特殊的历史使命有影响,还可以成为中国未来新城市、新城镇的一个指标性的意义。”

上海报业集团文汇报社党委书记陈振平也不吝赞美,他表示,很期待平潭的未来,平潭根据自己特殊的市场条件,在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会有更好的发展。

中国平潭网讯(记者林霞)昨日,在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上,福建日报社(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梁建平宣布,“海峡媒体连线”微信公众号与海峡媒体峰会微信群正式开通。

据悉,此次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的开通,主要是为了分享海峡两岸传媒理念,聚焦两岸新闻热点,探索新闻业务,交流经验,搭建友谊桥梁,促进两岸媒体的发展而服务。

此次峰会,主会场宣传旗帜上设有“海峡媒体连线”公众号及海峡媒体峰会微信群的二维码。另外,峰会会议手册内页,也附上二维码供两岸媒体嘉宾扫描。

昨日,记者也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群,截至当日19时40分,发现已有68位来自两岸的媒体人士加入该群。“各位传媒大佬的发言很精彩。”“特别是几位台湾报人的发言,很有新意。”……群里的成员加入后便对峰会的内容展开讨论。

“如今是新媒体的时代,大家都使用新的方式进行沟通,分享讯息。因此,‘海峡媒体连线’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是海峡媒体峰会的延伸平台。而建立海峡媒体峰会微信群,是希望两岸媒体的交流能够更加便捷。”福建日报社海峡新闻部主任刘国峰说。

两岸深化合作 加快媒体融合

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主题发言摘要

自我颠覆,加速媒介融合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 利

科技发展到哪里,媒体就发展到哪里。只要科技发展永不止步,新老媒体的更迭就将永远存在。无论我们身处在海峡的哪一岸,我们都同步进入到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这个“+”号,代表着各个传统行业。而互联网+传媒业,给我们带来无限惊喜,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当下,我们如果不自我颠覆,就有可能被颠覆。互联网时代,如果你不敢跨界,就有人敢跨过来“打劫”。

媒介融合要先打通。一个集体下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前好像一个大杂院、一家一户,各买各的菜,各做各的饭。现在要把每家每户的小灶改成大厨房,让大家汇聚一堂,统一采购、分类加工、集中分发。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地表现在与受众的关系上。媒体融合就是要把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满足客户作为一切的出发点。现在的传媒业界应该形成“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为一体的意识。

媒体融合发展的潜力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连接,手机、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大多数人随身携带的“第六感官”。二是数据,在云时代,数据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根据数据,通过计算,网络甚至会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关注新媒体、发展新媒体,是这个时代赋予媒体人的使命。只要勇于创新,善于管理,就可以趟出一条新老媒体融合的路。相信在这个问题上,两岸是有共识的,也是有巨大的发展合作空间的,殷切希望两岸能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增进合作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 王冬梅

我们正处于一个深度变革的时代,而传媒界更是处于这变革的前沿版块,两岸媒体都不可避免地经受着一场大考。同时,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也为媒体人提供了无限的作为空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海峡两岸媒体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携手同行,共同努力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增进合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两岸媒体不断深化合作的坚实根基。两岸媒体人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旗手,两岸媒体的融合具有巨大的需求和空间,我们要坚持求同存异、互相补益,不断开辟合作空间,提升合作层次,共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在传承中华文化中壮大民族话语权。

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交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之幸,是两岸同胞之福,是两岸媒体之利,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两岸人民共同的选择。两岸主流媒体是两岸民意的集中代表,也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两岸关系走向。希望大家共同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携手呵护,持续给力。

持续创新促进交流成果转化。面对融合发展这场大考验,两岸媒体在充分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更是须臾不能脱离创新。与西方媒体相比,华文媒体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上总体还偏弱。弘扬中华文化需要顺应传播环境的变化趋势,富有创意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形式。希望两岸媒体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强两岸媒体技术合作的平台建设,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对接,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创产业品牌。

传播两岸和平发展的正能量

■国台办新闻局巡视员、副局长 范丽青

两岸新闻交流发轫于两岸民间交流之初,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的组成部分。两岸媒体既是两岸关系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更是两岸交流的参与者、推动者,在两岸交流中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也收获了成果和利益。在这新旧媒体更替的变革大潮流下,本届峰会以“两岸携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为主题,贴切实际。推动两岸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合作共赢具有巨大潜力。

两岸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要结合两岸互联网发展形势,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在这过程中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又要了解掌握两岸互联网发展趋势,找出合作、融合的空间。相互了解两岸互联网和新兴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了解中求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

其次,要立足弘扬中华文化,探讨两岸媒体合作。在国际社会上,“中国元素”越来越受关注,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传播中华文化将是两岸新闻界最持久、最活跃、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领域,也是两岸媒体合作最具开发潜力的领域。希望两岸新闻界秉持“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理念,结合在互联网新媒体的拓展机遇,同心协力,开创建设弘扬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新闻媒体和产业。

再者,要着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探讨两岸新闻交流。维护并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确保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两岸媒体人应敢于坚持对中华民族和两岸人民整体利益有利的理念,反对“台独”、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传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共同营造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舆论环境。

以开放姿态,探索两岸媒体融合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蔡小伟

围绕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符合两岸媒体的共同利益。

要以更加负责的担当深化两岸媒体交流合作。新闻交流历来是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已经进入到巩固深化的新阶段,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血缘、历史和文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体现了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两岸民众的共同心愿。

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探索两岸媒体融合发展。在互联网的世界,竞争并不是最关键的,开放才是第一位的。当前形势下,两岸各领域特别是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将愈加宽广。两岸媒体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良好的合作基础,理应加强常态化沟通,更好地发挥已有的沟通磋商机制,善于借助已有的成熟技术、平台、渠道、手段,寻求更加广泛的合作,抓住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机遇,探索融合创新的新路径,共同打造华文媒体的世界影响力,开创两岸媒体合作发展新局面,继续为两岸和平稳定、增进两岸民众福祉发挥先行先试的建设性作用。

要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推进两岸媒体合作共赢。两岸媒体交流,务实最重要。面对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和传媒发展新格局,两岸媒体应在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上,鼓励求同存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强化资源互补,共同分享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岸传媒互派记者、互换版面、合办媒体和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研讨、共同试水新媒体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夯实合作基础,全方位满足两岸民众的信息需求与文化需求;并继续呼吁推动尽快实现两岸新闻媒体开放常驻机构。同时,丰富传媒产业合作形态,探讨共建“一条龙”合作平台,从创意、内容、研发、技术、管理、营销、资本运营和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应对挑战。

媒体是服务业,也是文创产业

■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中国电视公司董事长 林圣芬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在报道信息的时候并不落后,落后是落在报道形式上。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如何重新给传统媒体定位,如何增加它的活力、丰富它的传播形式。

其实,报纸、广播、杂志等除了是传播媒体产业之外,它们还是服务业。二三十年前,传统媒体兴起的时候,我们提供很多讯息,我们认为这样就是服务,但是现在仅仅这样就不够了。从原来的“media”变成“wedia”,以前媒体是“me”(自己的),现在媒体是“we”(大家的),这代表整个形势在改变。我们要以“wedia”的心态去做好媒体服务业。

除了是服务业外,媒体也是一个文化产业。现在两岸最热门的是文化创意,而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要具备非常多的条件才能够成型。就文创者来说,他们有创意,但是缺乏其他的资源和管理经验。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报道他们,还要让文创者和资源连接起来,让文化产业在摸索中迅速进入正轨,媒体也有了提升的空间。

从我们华文传媒来说,要有国际话语权,前提是我们得有这样的能量,这就是中华文化。大量多元的中华文化,因为都没有整理,现在变成了包袱,弃之可惜,但用又不知道怎么用。正好网络时代来了,我们也要做些及时的改变。在网络时代,很容易把这些资讯整理、分类、进行数据分析等,那我们怎样和这些有用的东西结合呢?那就需要我们去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把这些变成创意的基础,做成文化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把这些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

用新思维推动两岸媒体交流

■台湾联合报社长 项国宁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呈现出使用媒体的力量和方式是非常特别的。尤其是,他们抛弃了传统媒体,完全使用新兴的传播工具,突显了网络力量。从台湾的一些社会事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洪仲丘关禁闭中暑致死事件,引发了大型的示威行动。示威现场有几万名年轻人集结在一起。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示威行动,可以完全不依托传统媒体。过去举办这样的活动,人们通常会联合报纸、电视等媒介为活动做预告。而如今在现场,每个年轻人一部手机就足以号召和聚集整个行动,他们在网络上扮演着号召的角色。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传统媒体也没有网络来得有效、有速度。过去统计媒体表现时,我们使用媒体接触率、阅报率、收视率、普及率来统计,而当今的时代,我们使用流量、点击率、点赞率、粉丝数、分享次数、留言次数,这些新的统计数据来统计媒体的力量。

这些年来,联合报系在新媒体和全媒体转型上一直不懈努力。在转型最初阶段,我们以为传统媒体只要将资讯发放到不同的平台上去,就是新媒体,就是全媒体。但是这几年我们观察到,手机、电脑、网站、应用软件都各自有各种的功能,都有它的独特性。我们必须统筹资源和技术,不断去尝试它,才能知道新兴平台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所在。

今天我们两岸媒体共聚一堂,一同交流经验。两岸可能客观环境有不同,但我们探索新媒体道路的目标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媒体互设常驻机构上要继续努力。媒体交流是文化交流的投影,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最深层的结晶。两岸交流不应停顿,还要用更大力度,更新的思维来推动。

融合发展迫在眉睫

■福建日报社(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编辑 潘贤强

传媒业遇到的变革前所未有,融合发展迫在眉睫。现在是信息需求蓬勃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冲击超乎想象。互联网站数量巨大,报纸,特别是走市场经营的报纸受到极大冲击,发行订阅量、续订率和零售量逐年下滑,广告的反馈效果越来越差,影响力大幅下降。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减弱,网络数字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特别要关注未来的主流人群——年轻一代,取得他们的信任,但这也是一个难题。媒体的本质是服务,互联网越是倒逼报业,报业发展越要依靠互联网。我们要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努力寻求和探索各种路径,切实认识到,在坚持媒体社会责任、专业精神的前提下,走融合之路,必须以互联网思维求全体员工观念之变。在新的一年里,努力组建报网融合采编团队、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再造媒体融合的采编流程,探索创设“中央厨房”,依托融合的采编平台,形成一次采访、多元发布、连续追踪、全时覆盖的多媒体新闻生产机制和传播体系。

而推进媒体融合,人和内容十分重要。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平台,产品质量优秀才是“硬”道理。报业做互联网的基石是其专业的内容,离开专业主义,即使建立新平台,搞快餐化、快位移,没有吸引受众的内容也是徒劳。我们要做出符合移动互联网传播的产品。

媒体融合,为“内容为王”增加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这里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专业新闻工作者生产的内容产品,还包括随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内容调整和转向的能力。

做好科技化的服务设计

■台湾中时电子报总编辑暨时报资讯总经理 刘善群

媒体如今变身为服务业,媒体必须要有服务设计的核心思维。科技化的服务设计在新媒体发展中十分重要。

当前,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两大危机:一是使用率和依赖性降低,二是信任度降低。在我们使用的媒体中,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在依赖度和信任度上都呈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体却在不断下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传统媒体曾经最吸引大家的就是信任度。但是,根据数据显示,现在大家相信网络上的新闻已经大于传统媒体了,这才是传统媒体面临的最大危机。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把互联网的“原住民”发展成我们的“新住民”。

《三个火枪手》中的一句“one for all ,all for one”(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很形象地形容了两个媒体时代。在过去,是“one for all”媒体处于高姿态,受众都依赖于媒体的消息,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推送的消息。而现在却恰恰相反,是“all for one”,媒体必须准备好读、听、看等多种方式供受众挑选。“以用户为中心”变成媒体经营的核心,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在现在这个移动化的时代,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受众都可以阅览到资讯。怎样将一个讯息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通过适当的媒体,送给适当的人,这是现在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互联网,让海峡两岸开始互联,媒体交流也站在一个新高度,期盼能与大家有更好的合作。

用媒体创新适应媒体变革

■台湾联合报系总管理处影音事业处营运长 方仰忠

我们每天都在创新,但现在形势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是同行间的创新竞争,现在是如何提高自身创新与用户的创新接轨。我们所面对的是新一波残酷的变革,媒体也是由人组成的,这个变革不仅是对媒体工作的每一个人,还需要媒体的组织具备非常大的决心和行动去变革,否则在这一波用户的创新之后,我们可能会面对更加残酷的命运。

联合报在创新上也做了很大的努力。快速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让现有的和将来招进来的人,拥有数位化的能力,联合报除了让基层的人员快速地学习数位化,去适应数位的环境外,还在中间主管的部分,实行有能力轮调的计划,对不同阶层的主管也给予非常多的教育训练计划。从刚开始的阻力大,同事抱怨到心态转变,理解数位化,再到后来主动应对、创新,这些变化都是顺应媒体变化而产生的。

此外,把新媒体的形态植入到每一个部门当中,让全员、让整个媒体都变成新媒体。

我们现在都是用新旧来区分媒体,但是重要的并不是新旧媒体的概念,而是过去几年我们都在很努力做事,学习改变,从最高层到最底层都在很努力学习,学习如何在这个时代下进行媒体创新,以此来适应媒体变革。

变革已经在我们面前,我们要睁开眼睛去面对它。难的是现在这个时候,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两边资源的冲突和矛盾,怎么化解、怎么调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这需要我们下很大的决心,去调动资源度过最艰苦的一段时期,做好前面的准备。在变革来临的时候,不管是大浪还是风暴,我们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明天。

■记者 赖冰昌 见习记者 林静静 周寒冰 整理

探两岸媒体融合创新路

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举办,两岸媒体大佬云集平潭

中国平潭网讯昨日下午,在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的讨论议程中,来自两岸传媒界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就两岸媒体如何开展创新与协同合作展开讨论,希望借助这场“头脑风暴”,共同探讨两岸媒体在新闻报道、媒体融合方面的合作潜力、新思路和新举措。

当天,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联合报系等大陆台湾媒体的嘉宾交替发言,围绕“两岸媒体发展趋势与创新经验”以及“两岸如何加强合作,推进媒体形态融合创新”两个议题发表观点。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在面对传媒发展以及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局面,两岸媒体应探讨共建融合发展平台,丰富传媒产业合作形态,进一步展开合作、应对挑战。

在最后的点评和总结环节,针对媒体转型,联合报系社长项国宁对比了20年前和现在的台湾纸媒状况。他说,20年前台湾纸媒的总体阅报率为70%,而今年第三季度的阅报率却跌到32%,“腰斩”了一半。对台湾的纸媒而言,面临了巨大挑战,需要积极面对这样的现象,做出相对应的措施,为艰难的转型工作做出准备。

项国宁说,关于媒体转型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在这些年里,一边讨论,一边在调整脚步,每一年峰会的讨论内容都与时俱进。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媒体所处客观环境都不一样,面对挑战时调整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联合报系来说,常强调“大船要转弯”,也就是说带着过去传统媒体的核心专业转向新媒体层面去,当然,这样的转型是艰难的。

转型到什么程度呢?“当前,新的媒体时代来临,如果我们全部去掉旧的、用新的也不太恰当,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媒体特性,把握住‘动态性的平衡’。”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中国电视公司董事长林圣芬给出了建议。

当天,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蔡小伟从共识、问题、探索、融合、务实五个方面进行总结。他说:“我们共同意识到当前所面临的互联网的冲击和挑战,以及摆在面前的机遇,两岸媒体应共同接受,将困难化解,在提高媒体影响力、传播力等方面做出贡献。”

蔡小伟说,当前融合发展是迎接互联网挑战的重要办法,只有融合发展,才能迎接挑战。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成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如果传统媒体还是用老旧的话语来表述,就像用四五十年代的老一辈的话语来让年轻人看,那么受众将大大减少。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坚守传统媒体的专业、素养、水平以及社会责任感。

此外,蔡小伟指出,这次峰会上,专家学者们提出很多问题,包括新媒体融合的转型与坚守、新媒体的商业定位等,期待大家互相交流做法和经验,来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

张景为

中国时报社副社长

即时新闻是竞争力

新媒体的展现在功能和组织上有很多种方式,我觉得很重要就是即时新闻。新媒体的影响力跟传统媒体最大的不一样,一个是它展现出来就是影音图文,它是全面性的一个展现。另外一个就是它的速度。即时新闻是代表了整个网络新闻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现在的记者比过去通讯社的记者,可能要多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就是发即时新闻的习惯。

刘秀珍

联合报系大陆新闻中心主任

准确报道两岸新闻

我们希望联合报在探索新媒体的过程中,能够把我们过去做传统新闻的一些典范也能够转移到新媒体里面。过去联合报很讲究的是新闻的准确度、可信度,同时我们希望新闻能够有深度。转到新媒体之后,这样子的典范一样要能够保存。特别是在两岸新闻这一块,准确度、可信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希望在两岸新闻这一块能够继续维持我们的品牌。

王绰中

旺报总编辑

两岸交流报纸搭桥

在两岸的媒体合作中,单就以中时媒体集团来讲,创办人余纪中老先生先后到大陆两次,一直秉持一个观点,即媒体是两岸的共同桥梁。而且,蔡衍明董事长在2009年创办《旺报》时,就希望这份报纸每天能用40个版来报道中国大陆以及两岸发展情况。最关键的是,他希望这份报纸能够作为两岸交流的桥梁,让台湾民众了解大陆的信息,也让大陆的民众更加了解台湾。

沈旭凯

人间福报采访部主任

融入到新媒体浪潮

人间福报是一份适合家庭里所有人阅读的报纸,以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为原则,旨在提升社会善好的一面。目前它也顺应着新媒体浪潮在发展,将来我们将会更积极融入到新媒体中,特别是影音画面。不一定要走在新媒体前端,而是顺其自然地融入。

吴岗智

台湾中华时报运营总监

希望和大陆媒体交流

中华时报也在朝新媒体方向转型,转型过程中也希望和大陆传统媒体一起积累经验。在当前传统媒体仍发挥着主流影响力,但无法否认它的光环正在淡去,这个时代是属于“故事讲得好的人”的时代,大多数人看新闻的方式改变了,网络媒体通过“讲故事”获得点击量。同时,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传统媒体和商业进行结合,如何利用好线下资源。

林文雄

台湾导报社社长

坚守传统媒体责任

台湾媒体业近年来呈现出走下坡路的态势,我作为台湾两份大报纸的通路商,从事50年媒体工作以来对媒体业的难处深有体会。今天谈到新媒体,作为老一辈无法去涉足,但是我所坚守的是传统媒体的一份媒体责任。我还希望有朝一日媒体能够贯通起来,让台湾的文化产业能够在媒体融合中得以传播,并被大陆人民熟悉。

庄松旺

中华日报社社长

整合渠道共享利益

传统媒体因为受到网络的冲击,最重要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我们现在都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整合放到纸面上讲,但是却难以看到我们所希望的商机,这让我们感到生存的压力。我认为第一要提的是,把平面媒体当做整合的平台。利用各种活动,我们把渠道整合起来达到利益共享,这就迈出媒体融合良好一步。

蔡 瀛

台湾商报总经理

两岸媒体要有共识

新媒体虽然正在崛起,但新媒体骨子里缺少一种文化底蕴,而传统媒体代表的是文化的传承。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两岸媒体要达成共识:传统媒体要担当起传承文化的责任。这是传统媒体仍然占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看到新媒体更多的是“狗咬人”的新闻,并没有新闻的真谛所在,大量的转载也使信息的选择性大大减弱。传统媒体有它的生存之道,我们两岸媒体都要有这种信心,同时要认识媒体的更替换代不可避免,我们要尽力而为,也要做出迎合大势的改变。

许永传

民众日报社副社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

专门版面报道大陆

民众日报在与大陆的交流对接上取得不少成果,其中很重要的有两个,一块是大陆新闻版,还有一个两岸新闻版。前者报道了很多关于大陆方方面面的新闻,后者报道了许多大陆人士来台的活动,总体来说非常成功。我们把峰会的新闻通稿发送到我们的“脸传媒”,全球范围内都可以浏览到,这也是我们积极迎合新媒体发展所迈出的一个步伐。

周跃敏

新华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

探索全媒体融合

全媒体融合最后要实现四个转变:第一个是媒体融合要从新闻报道融合向全方位融合,第二个要从非常态融合向常态融合转变,第三个是从浅层次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第四个是由内部融合向开放融合转变。我们提出这四个转变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邹贤启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

研究全媒体多元化

在用稿方面,如果说都用了一样的稿子,可能很多媒体、不同媒介的个性就会模糊掉了。我们也正在做这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首先是在培养全媒体记者,我们集团从2011年起提出了一个发展战略,比较简略化就是六个字“全媒体、多元化”,在新闻方面进行全媒体发展,在文化产业方面实现多元化。

邴 正

吉林日报社社长

凭优势参与全媒体

我的想法首先是以传统媒体的优势参与全媒体,而不是马上把我们变成一个和网络、手机、微信圈一模一样的东西。我们是适应全媒体,不是马上把所有的报纸都变成全媒体。那样是一个新闻灾难、信息灾难,而且早晚会重新洗牌,会淘汰掉一大批转过来的全媒体。还有我认为得把握特色、找到切入点。

蒋祖烜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编辑

传统媒体有社会责任

享受式和抓取式的新闻媒体在受众中哪个更长久,我把这个作为话题引出点。不同于文化产业的高歌猛进,报纸媒体受到更大的生产压力,它需要几十年的积累才能成气候,所以与新媒体的融合本身就有难度,需要我们去适应,新媒体如何从小型组织成为大的公司,这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传统媒体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收益的问题,更要承担社会责任,这对两岸媒体都是一样的。

魏 武

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充分借助新兴载体

谈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是谈传统媒体影响力的营造方式。如果把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新兴载体为我们所用,那我们的影响力将发挥得更充分。在这方面我们报业集团也作出积极探索,同时也要加强和大陆各报纸以及台湾媒体的交流协作,不仅仅局限在采编方面,而要扩展到一些媒体平台的研发以及文化产业的协作。

胡勇飞

江西日报社都市新刊采编中心副主任

构建跨境媒体平台

江西和台湾的媒体早前有一些合作经历,举办了一些大型活动得到不俗反响。当前新媒体的冲击让两岸媒体受到挑战,我觉得两岸应该整合多媒体平台,构建跨境的媒体平台来加强合作。同时传统文化复兴给传统媒体带来机遇,两岸媒体应注意传播方式的改进,如利用趣味性的文章来吸引读者,要善于用视觉化的方式来表现传统文化。

陈振平

上海报业集团文汇报社党委书记

媒体融合任重道远

两岸媒体都在与时俱进,媒体融合的这个过程任重而道远。如何让传统媒体形成对受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影响力是一个大的难题。要对大量的网络原住民进行研究和定位,如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社交方式、喜欢以何种形式接受信息,以此我们去结合一些多元化媒体渠道来吸引年轻人。同时还要强化服务,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读者。

■记者 丁彬媛 杨博思 见习记者 谢师强 翁恺悦

两岸媒体携手 共筑精神家园

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在平潭举行

  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现场 记者 念望舒摄

中国平潭网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凤山 林娟 平潭时报记者 杨华赖冰昌)昨日,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联合报系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海峡媒体峰会在平潭举行。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利,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局副局长范丽青,台湾中国电视公司董事长林圣芬,台湾联合报社长项国宁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社(集团)党组书记、社长蔡小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主任卢承圣,区领导李德金、周青松出席峰会。来自两岸40多家媒体的高管及两岸新闻研究专家150多人会聚一堂,共襄盛举。

李书磊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关系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华文媒体应有自己的创造,为人类文化作出较大贡献。他提议,两岸媒体业界深入总结历届峰会的成果并抓好落实,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让峰会不仅促进交流而且促进合作,不仅“开花”而且“结果”,福建可以在两岸媒体交流合作中成为稳固、便捷的平台。

马利指出,当前媒体业已步入“互联网+”时代,一个行业面临变革的时刻,也正是最能触动反省和反思的时刻。媒体融合的潜力在于连接和数据两个方面,不管时代怎么变,媒体形态怎么改,媒体的使命都是要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快、尽可能广、尽可能深入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影响受众。她希望两岸媒体业界携手拓展更大的合作发展空间。

王冬梅认为,两岸媒体界再度聚首,就如何共同应对变革与挑战进行深入务实的交流切磋,非常必要。她建议两岸媒体业界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增进合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交流成果,持续促进交流成果的转化。

范丽青代表国台办新闻局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期许两岸媒体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维护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消除隔阂、增进感情作出贡献。

开幕式上,蔡小伟说,围绕媒体融合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符合两岸媒体的共同利益。

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德金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在会上致辞。他说,海峡媒体峰会在平潭召开,这不仅是两岸媒体界的盛会,也是平潭开放开发进程的喜事、大事。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是中央的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平潭是“闽台合作的窗口,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就需要发挥新闻媒体这一独特窗口的作用。平潭也将为两岸文化传媒合作创造条件,努力把平潭打造成两岸传媒交流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构筑两岸精神家园。

峰会上,与会嘉宾围绕峰会主题进行研讨和演讲,深入探讨两岸媒体在新闻报道、事业拓展、媒体融合方面的合作潜力、发展空间和新思路新举措。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面对两岸关系发展新局面和传媒发展新格局,两岸媒体应在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上,鼓励求同存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强化资源互补,丰富传媒产业合作形态,探讨共建融合发展平台,从创意、内容、研发、营销、资本运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应对挑战。

东南网12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烈)

“原来你已参加好几届了啊!”

“今后,我们就可以在这里畅聊对新媒体的想法了。”

……

昨日上午10时36分,“海峡媒体连线”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来自海峡两岸的媒体朋友,用手机相互扫描着二维码,陆续加入“海峡媒体连线”公众号及峰会微信朋友圈。其实,早在前一天,不少刚刚抵达平潭的两岸媒体人,就踊跃地点击加入这个“大家庭”。公众号里往届海峡媒体峰会的图片与文字,勾起了大家的回忆。

朋友圈的兴起,开起了媒体的新时代。“像朋友圈这样的社群网络媒体,应该属于第三代网络传播时代。”台湾民众日报副社长许永传说,朋友圈不同于第一代的单向传播,也有别于第二代的互动电子报时代,它的目标群更明确,也正因为它拥有明确的目标群,才能有如此迅猛的传播速度。

朋友圈的跳跃式讯息传播方式,催促着海峡两岸媒体人思考如今面对传统媒体所经历的变革。于是,在微信里,来自《中国记者》杂志社的陈国权立马推出了自己创立的公众号——报业转型。“什么样的APP能赢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经理?”、“纸媒以何种态度坚守?”……一个个话题,引来两岸同行的共鸣与探讨。

新媒体下新思维。一场海峡媒体峰会,让两岸媒体朋友圈越扩越大。截至昨日20时,海峡媒体峰会微信朋友圈人数已达68人。 本报记者 李烈

东南网12月11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下午会议有交锋啊!”记者手机微信的海峡媒体峰会朋友圈冒出这样一句话。细细一看,此话出自《中国记者》杂志社值班主编陈国权的评点。“所以叫峰会(锋会)。”一位同仁紧接着点评。

昨天下午,两岸媒体“大佬”热烈讨论,分享彼此经验,呈现不同观点,直面一个个传统媒体转型的问题。“特别是几位报人的发言,很有新意。”陈国权继续点评,“我来粗略整理一下。台湾中国时报副社长张景为质疑在重大新闻事件面前,媒体融合发挥了作用,但日常报道又如何发挥作用?也就是如何常态化。台湾中华日报社社长庄松旺质疑媒体融合到底能有多少收益?必须考虑转型举措的经济效益,否则报业死得更快……”之后,其他群友紧跟着回应评论着,来回交锋,热烈的讨论持续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