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二元结构 小城镇建设助推泉州城乡协调发展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把“金钥匙” 小城镇建设助推泉州城乡协调发展
永春县富有传统风格的廊桥吸引来不少游客。刘益清 通讯员 施由森 摄 东南网6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刘益清 何金 林剑波)产业与城市发展齐飞,生态与经济联动,民生与创业相融……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泉州小城镇建设主战场,探究泉州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道。 规划与投入并重,实现就地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是缓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的一剂良方。小城镇以什么来吸引人气实现就地城镇化?泉州的答案是:高端、前瞻的规划,高强度的投入,以及带动力强的产业支撑。 近几年,安溪龙门镇摆开“龙门阵”,从一个山区小镇变成投资热土。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后,安溪突破地域限制,将龙门镇和官桥镇重新规划成南翼新城,引来华东规模最大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旺旺食品福建总厂、先进的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大规模的户外运动基地、温泉圣地等。 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说,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泉州市把规划编制作为小城镇改革发展的龙头,注重全面转变提升。一是规划高标准编制。坚持用高标准的规划引领小城镇综合发展,积极邀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设计大师参与规划编制,以中小城市眼光,通盘考虑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为小城镇长远发展预留空间。二是规划全方位覆盖。目前,全市21个省、市级试点镇全面完成总规及主要专项规划的编制,高标准建成规划展示厅,如金井镇总规获住建部优秀奖。 伴随着高端的规划,是高强度的投入。统计显示,近4年来,泉州市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共实施项目3124个,完成投资1543亿元,涵盖城建、交通、商贸、教育、医疗卫生、片区综合改革等领域。其中,六个省级试点镇实施项目1150个,累计完成投资1007亿元。今年共策划生成项目737个,年度计划投资309.7亿元,截至4月份,完成投资99.4亿元。 高强度的投入,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正是这种支撑力,带动了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 安溪湖头光电产业园,从2011年底谋划布局至今,吸引集聚了三安光电、信达光电等15家企业入驻,形成一条龙的光电产业集群,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00亿元。南安仑苍镇把“中国水暖城”经营成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水暖专业市场,随着贸易量增长,人流滚滚而来,三年外来人口翻一番。 “工业的聚集支撑了泉州的城镇化,不仅留住当地人口,更是吸引了大量外来工,这又反过来推动工业聚集,两者相得益彰。”泉州市长郑新聪分析说。 在省级小城镇建设龙头南安水头镇,英良石材副总裁齐飞告诉记者,过去每年春节过后都会出现用工短缺,现在逐年好转,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工人留下来,去年以来,困扰公司多年的用工问题基本解决了。 泉港石化码头有鸥鹭飞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刘益清 肖咸强 庄子瑜 摄
今年泉州计划投资数十亿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图为泉州传统戏曲表演。刘益清 摄 配套服务与生态环境并重,让小城镇更宜居 把人留下来,更要让心留下!那么,泉州小城镇的吸引力在哪里? 一来,小城镇“白纸作画”更能高起点规划,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预留好,可以有效解决居住需求;二来,小城镇的生态优势千金难求,合理提升后就成为比较优势。 于是,民生优先成为泉州小城镇的共同选择。 公共服务是重要环节。结合实际,泉州提出“六个一”工程,即一个规划展示厅、一座公园、一座污水处理厂含垃圾中转设施、一条主要街道景观整治、一座新地标、一个土地整治项目,以此强化生态建设、环境提升及历史文化保护。水头、金井、龙门、东石、湖头、蚶江、水口、仑苍8个试点镇的污水处理厂已基本建成或投入运行。各试点镇均完成1条以上主要街道的综合整治,镇区人均道路面积14平方米以上。 此外,泉州还积极开展农村石结构房、危旧房改造工作,有效提高居住条件,改善生活环境。下大力气建好包括群众文化广场、农民健身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所有试点镇均是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其中,东石镇、梅山镇、崇武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完善试点镇就业服务体系,部分试点镇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建立城乡均等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健全试点镇社会保障体系及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促进人口集聚。切实做到“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让农民享受和城市一样的公共配套设施。 郑新聪市长告诉记者,在小城镇建设中,泉州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实施新型户籍管理模式——农民、居民“双重身份并存、双向自由流动”逐步实行;城乡均等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正在推广;试点镇社会保障体系及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正在健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的承诺,正在步步兑现。”他表示。 惠安燕京惠泉啤酒公司引进新工艺,升级产品。刘益清 摄 物质与精神并重,让小城镇成为理想家园 农民进入小城镇后,如何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市委书记黄少萍给记者算了两笔账:一笔经济账,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实行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居民可支配财产、提高可支配收入;一笔精神账,通过加强文化精神建设,实现精神收入,提高幸福指数。 小城镇要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财政支持与投入必不可少。泉州市财政每年投入4500万元作为小城镇专项奖励资金,县级政府配套不少于市级的奖励资金。完善试点镇财税管理体制,做到“一级政府 一级财政”,对试点镇以2009年地方本级收入为基数,当年新增地方本级收入实行全额返还。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试点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小城镇试点工作中,泉州市坚持把确保农民的持续增收,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试点镇加快策划生成和落地一批优质的二、三产业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通过一系列增收措施,部分试点镇的财税收入同比增长高达30%以上,农民收入平均增幅超过15%。近日,泉州起草《关于泉州市集体土地房屋登记实施意见》,提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保障,特别是允许农民土地入股,探索实行土地抵押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盘活农民和农村的资产。 其次,泉州坚持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该市要求,小城镇建设中,涉及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鼓励优先使用本地农民;涉及征地拆迁用于工业园区、农贸市场或商业开发的,鼓励村集体经济投入,增加农民集体性、财产性收入;切实改善农村居住、生态环境,提高农民公共福利水平,夯实农民持续增长的公共基础。 在小城镇建设中,泉州市将文化建设也列入重要发展内容。 走进水头镇区西部,红瓦朱墙的民房,曲径通幽的小道,散发着传统韵味。据了解,为保持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镇里在镇区西部一带规划了这个传统民居保护区,并投入资金,修缮老民居,完善周围的路网配套。 “文化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也是小城镇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黄少萍说。如今,随着精神文明建设蔚然成风,“文化兴镇”成为共识,群众文化、群众体育氛围日益深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成为泉州城乡大地的主流价值观。 |
- 2014-02-19小城镇建设战役持续 730个项目助力新型城镇化
- 2014-02-17小城镇建设战役持续展开 去年730个项目助力城镇化
- 2014-02-09泉州小城镇建设引关注 中心市区城镇化率61.5%
- 2013-11-01泉州要求持续推进 全面掀起小城镇建设新高潮
- 2013-08-07一批小城镇项目进展顺利 水头镇打造五里桥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