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十几年不懈努力,洪兴南在美食界闯出了一片天空。
孤儿苦学成大厨
在洪兴南位于南安市区的家中,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摞泛黄的菜谱,1965年到1973年的8年间,他利用父亲一个月回家一次的机会,由父亲口述,一字一句地记载下来,并整理成眼前的纯手工菜谱。打开一页页因无数次翻阅而纸张变得稀薄的菜谱,洪兴南自豪地谈起了父亲。
他的父亲洪基俊生于1900年,8岁那年,成了孤儿。最初洪基俊跟着伯母生活,然而伯父也已去世,伯母孤儿寡母也不容易,他便到家附近的杂货铺帮忙。
彼时,杂货铺要到浮桥一带进货。有一次下大雨,年仅8岁的洪基俊挑着一大担货品,在泥泞的土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边走边哭。在金鸡桥附近,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舅舅看到了。舅舅的心被刺痛了,担心外甥没有得到好的照顾,这么下去可能连命都保不住。回家之后,舅舅跟在厦门染房工作的弟弟商量,能不能帮外甥想个门路,至少有碗饭吃。
不久后,洪基俊便来到舅舅工作的染房当学徒。后来,在舅舅的介绍下,他到厦门一家有名的酒楼当学徒。对曾经饥一顿饱一顿的洪基俊来说,三餐得饱已非常幸福,因此,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干活勤快,学习十分用心,加之眼明手巧,他渐渐地得到了师傅的赏识。师傅将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他厨艺精进,五六年后便出师了。
出师后,他在酒楼找到了一份工作。从帮手开始做起,二厨、再到后来的大厨,直至总厨,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他逐渐有了名气,在厦门的餐饮界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