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艺鑫的养猪场使用了不少监测、调控新技术。
□本报记者 陈士奇 张九强 通讯员 黄小燕 文/图(除署名外)
放弃
“铁饭碗”的海归猪倌
许峻峰掰着手指算了下,不经意间,他已涉足养殖业近20年了。出国留学、辞去国企工作、养猪,他的选择、经历都让人感到“新鲜”。建造干净的新型养猪场、形成“猪—沼—林”生态循环系统、控股屠宰厂,他努力打造着自己的品牌猪肉。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1992年,因不想一直抱着“铁饭碗”度日,二十多岁的许峻峰几经思量后,决定暂且放下一切去国外深造。到日本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在东京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留学生活。“创业的资金、知识及想法,大多是在那段留学时期积攒下来的。”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如今再谈起当年的留学经历,许峻峰仍十分感慨。那三年中,他辗转在日本几家大型企业中打工,高效运作一线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营方式,以及对于人才的引进与配置等,都让他有所启发,受益匪浅。而这些在求学打工中累积下来的收获,也让他得以在回国前就为自主创业提前运筹帷幄。
上世纪90年代初,消费市场的大量需求,政府政策的扶持,让归国后的许峻峰选择了养猪这个行业作为自己的创业主题。1996年,辞去了稳定的国企工作,许峻峰在南安大霞美开始了自己的养猪事业。“传统的养猪方式,早已不符合现代农业的需求。”许峻峰的眼光投射到了更远的地方,如何让养猪这个行当,衍生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创新”成了他的突破方向。
2007年,他将养猪场迁至南安市东田镇格头村的芹山林场。在那里,他的东田平成养猪场的规模扩至50亩,圈养的生猪数量已有7000多头。走进这家山中新型养猪场,没有臭气熏天,不见简陋圈棚,入眼则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猪宿舍”,有平房,也有高楼,明亮干净,设备先进。“猪场现今采用的都是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母猪的产房和保育舍都是使用铸铁高床,养肥猪的猪舍则使用高楼,节省土地又坚固耐用。”许峻峰介绍说,养猪场通风节水,保育舍安装调控室温的暖灯,能够让猪舍内的温度保持恒温,让刚出生的小猪不会出现失温患病的问题。
在环保方面,他的养猪场使用固液分离机,生产出的沼气除供给格头村80多户村民生活燃气外全部用于发电。生化处理的沼液则用于芹山林场3000多亩速生林的灌溉,形成了“猪—沼—林”的生态循环系统。许峻峰说,这一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设计,也让猪场获评为福建省及泉州市二级无公害生猪直控基地,并被评选为2012年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
猪养好了,如何将猪肉产品销售出去,成了许峻峰思考最多的问题。传统的养猪销售方式已较难获得良好收益,去年,他决定投资控股一家屠宰厂,将“养与宰”的环节串联起来。“不仅要将猪肉卖出去,还要让猪肉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这就需要打造一个品牌。”许峻峰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的品牌猪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也是他近年来寻找到的另一个创业突破口。
打造品牌猪肉,除了要在养殖场的设备上下工夫,也要对饲料进行营养调配,并需要适时延长生猪的出栏屠宰时间,“将生猪的出栏的时间延至220天至240天,它们能够积攒更多的营养成分,也会具备传统‘土猪肉’的特质。”许峻峰酝酿在不久之后开设专营的猪肉品牌店,通过直销的方式将猪肉销售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