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非同寻常的海丝文化盛宴” ——海丝国际学术研讨会专家泉州考察侧记 海丝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在泉州清净寺考察 (陈晓东 摄) 本报记者 许雅玲 6月的泉州,繁花似锦,风和日丽。随着最后一站——海上交通史博物馆的考察结束,为期三天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落下帷幕。 与会期间,来自国内以及日本、韩国、泰国和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近30位文化遗产专家,考察了九日山、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晋江草庵、开元寺、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清源山、海交馆等多处泉州海丝文化重要史迹、馆藏。内敛深沉又舒展奔放的千年“海丝”遗风,惊艳了国内外专家,也让他们对泉州保护管理文化遗产的经验做法深感兴趣和赞叹。 石头上的“海丝志”让专家大开眼界 探寻“海丝”印记,专家组首站来到以“山中无石不刻字”的摩崖石刻而闻名海内外的九日山。 矗立于此的13方海交祈风石刻,记录了宋元时期泉州商船遣舶与回舶举行的祈风仪式。千百年前,中国古代商人正是从这里感受到海风从大洋彼岸带来的财富气息,带着瓷器、茶叶、丝绸起航,开辟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这里有一方石刻格外引人注目,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在我国唯一的摩崖石刻,上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多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考察队员的签名。 泰国文化部艺术局考古与博物馆司高级顾问、专家阿玛拉·瑞苏查特不停举起相机拍摄石刻,他感叹道:“早于晋代开始就有文人墨客、僧侣把海上贸易、对外交流历史记录在九日山摩崖石刻上,这是古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中外经贸文化交流昌盛繁荣的历史见证。” 多元文化凸显泉州包容城市气质 如果说九日山的石刻见证了古人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壮举,那么拥有人面狮身石刻浮雕、印度教十六形棱柱的开元寺,宋元以后成为妈祖信仰重要传播中心的天后宫,雕刻道教鼻祖老子造像的老君岩,泉州穆斯林活动中心清净寺,拥有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的晋江草庵,则代表了“海上丝绸之路”给泉州带来的中外文化交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安家瑶多次到访泉州,她说,多元宗教在泉州包容共生,造就泉州独特的城市性格,是极具申遗价值的。 位于中心市区,开元寺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教授西村幸夫向开元寺方丈释道元法师请教开元寺大雄宝殿横梁上图画的含义,感慨开元寺的每一张图后,都垫着一部厚厚的历史书。 在海交馆内,专家组成员见证了不胜枚举的海丝文物,并对它们认真记录。希腊文化体育部水下文物管理局主任克丽沙·武石称海交馆之行是“一场非同寻常的海丝文化盛宴”。 泉州完好保护文物获高度赞赏 在晋江草庵考察时,专家组肯定了摩尼光佛石刻文物本体保护的完整性,赞赏晋江对草庵周边历史风貌的规划保护。 印度尼西亚文化教育部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司规划评估记录处专家卡尼夫丁则对所考察的几处宗教寺庙的保护赞赏有加:“古老寺庙的一些细节,都保存得很好。” 当了解到目前泉州正联合宁波、广州、南京等城市,推进中国海丝联合申遗,新加坡遗产协会主席蔡爱林表示:“中国海丝联合申遗非常值得期待,希望申遗之路顺利。泉州值得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更深地认识、了解!” |
- 2016-06-08海丝文化遗产保护的泉州经验
- 2016-06-07泉州保护发展“海丝”文化 努力让压箱底变成新财富
- 2016-06-07海丝泉州 灿烂遗存
- 2016-06-06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6日至9日在泉州举行
- 2016-05-30首届中法文化论坛在京举行 康涛对话中法五城市长推介海丝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