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不少农贸市场建有快检室
分析
四种因素影响 部门屡查难获
近年来,泉州个别经营者因食品中添加硼砂、水产养殖场喂养孔雀石绿,或被重罚或被判刑,但还未出现浸泡福尔马林被查处判刑的案例。
事实上,在今年第一、第二季度,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包括海鲜在内的近200批次食品中,也未检测出福尔马林的身影。那么,泉州市场上的海鲜产品使用福尔马林的现象为何“消失”了呢?执法人员认为主要有4种原因。
首先,违法成本高企是重要因素。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丰泽分局执法人员介绍,今年第一季度,他们对辖区内包括102批次的农产品等进行抽检,其中有60批次为监督抽检,42批次为风险抽检。这102批次中,有7批次产品不合格,包括鲜蛋、蜜饯、包子、小麦及3批次的水产品——贝类、淡水鱼、海虾,存在农残超标、使用非法添加剂等情况。今年第二季度的合格率则达到100%,这个结果连他们都觉得意外,“反复检测,确实如此。”这一批次取样的82批次农产品,囊括了丰泽辖区多家大型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及海鲜酒楼等。
该执法人员介绍,监督抽检指的是在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酒楼等正规经营的场所进行的取样抽检,而风险抽检则为对那些不具备经营资质、自发的、临时集市或成规模摊点等处的取样抽检。
“正规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都有监管,”执法人员介绍,海鲜从外地运入泉州的批发市场,就要接受检测,进入分销的农贸市场、生鲜超市也需抽检,农贸市场和大型的生鲜超市也有自己的简易检测设备。此外,近年来,我市在农贸市场配备食品安全检测室,可以简易快速地检测出添加、农残等情况。一旦市民怀疑所购买的农产品有问题,可就近快速报检。
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食品安全法》落实力度加强,对于一些农残超标、违法添加等行为,处罚力度加大,违法成本高,商家食品安全意识有所提升。
其次,添加环节或已前置。市区田安路一家大型海鲜超市负责人陈先生介绍,前些年业内有听说使用福尔马林等浸泡海鲜,以延长保质期限,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了。“如果有,也是在船只回港或者长途运输途中。”而且添加的多数集中在经济价值高的海鲜。经济类的海鲜产品,供销速度快,添加没什么意义。
再者,有的消费者购买到有“药水味”的海鲜,直到烹煮时才发现有异味。“没能及时举报,或者缺乏意识不太注意。”一位执法人员说。
此外,一些临时摊点监管执法难,也是使用福尔马林等非法添加较少查获的原因。流动摊点多数拒绝配合抽检,食品监督执法人员无法采取强制性措施,“需要城管等部门配合才能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