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首页 新闻中心 滚动网报 直通屏山 领导留言板 新闻发布会 西岸时评 东南空间 东南网事 国内 国际 娱乐 体育 视频 图片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泉州频道> 科教文卫 > 正文
一座海交馆 一部泉州史
2019-05-10 11:22:00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只有文化活着,民族才能活着”。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馆内珍藏大量独特的宗教石刻

波澜壮阔的海交历史

“只有文化活着,民族才能活着”。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泉州,傲立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古城,以其令人心旌摇曳的历史文化,征服过多少古今中外学者、旅行家、宗教人士,甚至王公贵族、外交使臣的心。梁朝时,高僧拘那罗陀曾于此潜居翻经;元时,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曾在此穿街走巷,一睹繁华盛景;明时,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在此地购业置产,定居繁衍;更不用提现代的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现任国际良知遗址联盟主席迪安博士,数度考察访问泉州,眷恋难舍。滨海而居的泉州先民,糅合了古越人的骁勇灵动和中原人的睿智剽悍,在漫漫历史长流之中,凭借着勇于闯荡江海的胆识气魄、富于开拓进取的长远眼光、善于和平协作的气度襟怀,将泉州一步步打造成物产极为丰富、文化积淀深厚、海洋贸易异常繁荣、海外交流源源不断的一座东南名城。

泉州港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成形。8世纪初,当泉州行政中心从南安县丰州东移到离出海口更近的晋江下游,并建了一座方形小城,已经暗示着这里的社会经济正迅速发展,而且更多地依赖于港口贸易。唐代中晚期,当被称为“番客”的穆斯林商人从南海纷至沓来时,标志着泉州开始迈入国际贸易港之林。五代时期,泉州的统治者留从效将唐城扩大了将近七倍,使城市格局更利于发展商业,与此同时,他还下令沿城环植刺桐树,“刺桐”一名遂成为泉州的别称。

宋代谢履《泉南歌》曰:“泉州山多田地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宋元时期,泉州更加锐志发展海丝贸易,不仅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而且还成为世界顶级的商港。在泉州港口,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用异国的丁香、豆蔻、胡椒、檀香、宝石等,交换着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纸、药物和手工制品,等等。中国的特产,在这里成了竞相追逐的“热销品”;中国的文化,也在这里迈向世界、影响世界。元代吴澄曾描写道:“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运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13世纪和14世纪在泉州写的两本公认为最重要的海交文献——《诸蕃志》和《岛夷志略》,则详细记录了以泉州为起点一直到遥远的东非与北非地中海岸,由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所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以泉州海商为代表的闽商的雄厚资本力量,已足以左右南海贸易的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泉州对外海上贸易文明的迅猛发展,使它在宋元时期一跃而成“梯航万国”的“东方第一大港”。不能不说这是中外交通史上非常值得注意的典型现象。

到了明清时期,泉州的国际影响力虽有所下降,但仍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特别是明末清初,以郑芝龙为首的海商集团一度控制东南沿海,成为引领海上贸易的一股重要力量。明代以降,大量闽南百姓迫于生计,冒着风涛,漂洋过海做生意甚至移民异域。他们不仅将本土的货物输送到海外,也将中华传统文化播撒至天涯海角。早期海外移民的华侨也被称为“番客”,他们中不少人在侨居地与祖居地之间做起通商生意,凭着他们的吃苦耐劳与拼搏,搭建起了一条条贯穿东西的从事国际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番客”们虽寄寓他乡,但对闽南故土的眷恋与顾盼始终不变,他们绝大部分都选择在晚年返回故园,叶落归根,并盖起一幢幢“番仔楼”,一解多年来的乡思之苦、黍离之情。泉州番客文化,有着蓝色海洋的印迹,也是泉州海丝文化的有力注脚。

长久以来,泉州人爱拼敢赢,形成了明人王世懋《闽部疏》中“以航海为恒产”的价值观。可以说,海洋文明造就了泉州,而泉州也没有辜负那片蔚蓝的海。这座城市吞吐着海雨山风,珍藏着雅乐清音,又一路扬帆海洋,开辟出一条条波澜壮阔的对外贸易之路,写就一个个与海搏击的壮丽故事。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