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守护者群体里,有一群人经常出现在黑夜之中,在每一个夜晚、凌晨、甚至天亮之时,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虽然又苦又累,但丝毫没有懈怠,因为使命在身、责任在肩。这群人中,有警察、护士、消防员、环卫工人等等,我们称之为“城市守夜人”。
泉州刺桐公园附近小区停电,抢修人员正在接收调控中心的指令进行抢修。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东南网6月25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婕 林杰 陈培源 通讯员 刘文宏)电力人被称为“光明使者”,一年365天,他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点亮”万家灯火,日夜守护“光明”。连日来,东南网记者走近电力人,感受电网“守夜人”背后的工作状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接到抢修任务后,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是房东怀疑租户偷电,魏义伟师傅临时当起调解员。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黑夜里与时间赛跑的“光明使者”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是一身长衣长裤,胸前的口袋里永远揣着两支笔,一支是圆珠笔,一支是“保命笔”——电笔。在夜晚来临的时候,记者来到国网泉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抢修班,见到这群时刻处于待命状态的电力抢修员。 “电笔是我们的第一道护身符,也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应急突发的准备。”抢修班班长杜皓说,抢修班是供电部门最前沿、最关系民生的班组,可以说是供电部门的“急诊科”。 抢修班目前共有40人,50岁以上的有9人,“90后”有12人,年纪最小的是95年。据介绍,抢修班接到报修任务后,会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勘查,并与调度台同事联系对接处置。“我们一般都能够做到所辖的泉州中心市区内接到电话后45分钟内到达。”杜皓说,整个抢修班平均每天抢修20至30单,夏季日均抢修50至60单,要是碰上台风或是暴雨天气,更是增至上百单。 这是一份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台风天,48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是家常便饭。夏天,在抢修班的办公室里,经常“一个人都看不到”,他们通常抢修回来后在椅子上靠一下,就又要马上赶赴下一个抢修现场。从现场回来的他们,衣服总是被汗水浸透,沾满了尘土。 今年51岁的魏义伟是具有近30年抢修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当晚适逢市区下着暴雨,记者见到他时,他刚完成一项抢修任务浑身湿透着回来。谈话间,又一个抢修任务电话打来,魏师傅二话不说背起工具就和同事出门,背影消失在外面的雨夜中。 已经在抢修班工作了4年的傅小斌告诉记者,在抢修班就是在“一线”,不仅要求技术过硬,还非常锻炼人的沟通技巧。有时候在一些抢修现场,用户不理解,他需要向用户耐心解释以取得理解。 “为了缓解用户停电的焦急情绪,我们都是采取以最小的停电范围最快的速度复电,这也就意味大多情况是带电作业,低压电流很大,每一次带电作业都将暴露在短路电弧的危险之中。”工作了23年的抢修班副班长施军说,遇到用电高峰期,供电故障量会增加,夜班经常是通宵达旦,有时也会接到一些不被理解的“投诉”,“我们的工作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市民的认可,我们也会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守护千家万户的光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调控值长叶家其正在给基层供电所发送指令。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四班两倒”实现24小时电力调控 “先联系美岭用户,下调负荷”“注意电压情况”“再通知美岭火电厂是否可以提供调剂”……同样是在深夜时分,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正在发出一连串指令。调控值长叶家其说,之前永春县下洋镇出现电力故障,调度台通过监控中心大屏幕了解到下洋变电站有1条35千伏线路出现重载情况,就马上通知基层供电部门现场处理。 在集成了各个变电站线路和参数,满是数字和电路图的大屏幕前,叶家其说,调控中心就像公司的一双眼睛,时刻监视着电网负荷的变化及电网设备的运行情况。 调控中心共有班组成员17人,平时上班以“四班两倒”方式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永春全县29条35千伏线路、182条10千伏线路、22座变电站等,确保电网稳定可靠运行。 “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可靠供电,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在遇到突发故障时方能正确分析情况,不乱阵脚,认真核对指令后准确下令。”叶家其说,类似的突发故障要求调度班能够第一时间联合运检部、各供电所等生产抢修部门,协调处理有关安全运行问题,确保电网发生事故时能及时解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交接班是调度岗位一个重要环节,图为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调度班人员正在交接班。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默默坚守做好电网“守夜人” 在供电公司,调度员和抢修员24小时都不能离岗,24小时寸步不离值班电话,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分昼夜共同守护“光明”。 “由于用户在家的时间比较集中,因此做饭、吃饭的时刻都是抢修的高峰期。对于电力抢修班来说,休息不规律、吃饭不规律自然也是家常便饭。”施军介绍说,在抢修班,每个工作人员几乎都没办法准时吃饭,在休息室一角,常年放置着一些干粮,忙起来时可填填肚子。 对此,国网永春供电公司调控中心“90后”女调度员苏盈莹也深有体会。她说,表面上调度班是坐在空调房,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内容,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轻松,作为电网运行的核心“心脏”,每天的数据、调度指令的一字一句,都必须完好无误地交接到下一班同事手中,稍有差池都可能引发重大故障。“没有突发也不能闲着,要全天不间断地做监控、分析电网运行数据,做各种调控记录。选择了调度岗位就是选择了枯燥和寂寞,逢节假日和周末值班轮班是常有的事,不过想到责任重大,就会不忘职责,默默坚守,做好电网‘守夜人’。” 当前,新一轮的迎峰度夏工作即将拉开序幕,电网“守夜人”又开始投入到繁忙的修电复电工作当中,为电网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抢修班和调度班全年无休,全天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电网系统的坚强后盾,更是保障我们电网安全运行的幕后英雄。”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志思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接到调控中心抢修电话之后,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抢修班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勘查。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调度班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全天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
泉州刺桐公园附近小区停电,抢修人员正在接收调控中心的指令进行抢修。 东南网6月25日讯(本网记者 林婕 林杰 陈培源 通讯员 刘文宏 文/图)电力人被称为“光明使者”,他们365天都在做着同一件事——点亮万家灯火,日夜守护光明。连日来,东南网记者走近泉州电力人,感受电网“守夜人”背后的工作状态。 与时间赛跑 黑夜里守护光明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是一身长衣长裤,胸前的口袋里永远揣着两支笔,一支是圆珠笔,一支是“保命笔”——电笔。夜晚来临时,记者来到国网泉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抢修班,见到这群时刻待命的电力抢修员。 “电笔是我们的第一道‘护身符’,也时刻提醒自己做好应急突发的准备。”抢修班班长杜皓说,抢修班是供电部门最前沿、最关系民生的班组,可以说是供电部门的“急诊科”。 抢修班目前共有40人,50岁以上的有9人,“90后”有12人,年纪最小的1995年才出生。据介绍,抢修班接到报修任务后,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并与调度台同事联系对接处置。“我们一般都能够做到所辖的泉州中心市区内接到电话后45分钟内到达。”杜皓说,整个抢修班平均每天抢修20至30单,夏季日均抢修50至60单,要是碰上台风或是暴雨天气,会增至上百单。 这是一份与时间赛跑的工作。台风天,48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是家常便饭。夏天,在抢修班的办公室里,经常“一个人都看不到”,抢修回来在椅子上靠一下,又马上赶赴下一个抢修现场。从现场回来,衣服总是被汗水浸透,沾满尘土。 今年51岁的魏义伟是一名有着近30年抢修经验的老师傅,当晚适逢市区下暴雨,记者见到他时,他刚完成一项抢修任务,浑身湿透。谈话间,又一个抢修电话打来,魏师傅二话不说背起工具就和同事出门,背影很快消失在雨夜中。 已经在抢修班工作了4年的傅小斌告诉记者,在抢修班就是在“一线”,不仅要求技术过硬,还非常锻炼沟通技巧。有时候在抢修现场会遭遇用户误解,需要耐心向用户解释。 “为了缓解用户因停电产生的焦急情绪,我们都是采取最小停电范围最快速度复电,这也就意味大多数情况是带电作业,低压电流很大,每一次带电作业都暴露在短路电弧的危险之中。”工作了23年的抢修班副班长施军说,遇到用电高峰期,供电故障量会增加,夜班经常是通宵达旦。有时也会接到一些不被理解的“投诉”,“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市民的认可,也会继续坚守在岗位上,守护千家万户的光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调控值长叶家其正在给基层供电所发送指令。 “四班两倒”24小时电力调控 “先联系美岭用户,下调负荷”“注意电压情况”“再通知美岭火电厂是否可以提供调剂”……同样是在深夜时分,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正在发出一连串指令。调控值长叶家其说,之前永春县下洋镇出现电力故障,调度台通过监控中心大屏幕了解到下洋变电站有一条35千伏线路出现重载情况,就马上通知基层供电部门现场处理。 在集成了各个变电站线路和参数,满是数字和电路图的大屏幕前,叶家其说,调控中心就像公司的一双眼睛,时刻监视着电网负荷的变化及电网设备的运行情况。 调控中心共有班组成员17人,平时上班以“四班两倒”的方式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永春全县29条35千伏线路、182条10千伏线路、22座变电站等,确保电网稳定可靠运行。 “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可靠供电,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在遇到突发故障时方能正确分析情况,不乱阵脚,认真核对指令后准确下令。”叶家其说,类似的突发故障要求调度班能够第一时间联合运检部、各供电所等生产抢修部门,协调处理有关安全运行问题,确保电网发生事故时能及时解决。 默默坚守 做好电网“守夜人” 在供电公司,调度员和抢修员24小时不能离岗,寸步不离值班电话。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分昼夜共同守护光明。 “由于用户在家的时间比较集中,因此做饭、吃饭时段是抢修的高峰期。对于电力抢修班来说,休息不规律、吃饭不规律自然是家常便饭。”施军介绍,在抢修班,几乎没有工作人员能准时吃饭,休息室一角常年放置着一些干粮,忙起来可填肚子。 对此,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90后”女调度员苏盈莹深有体会。她说,表面上调度班坐在空调房和电脑前盯着屏幕,事实上并没有那么轻松。作为电网运行的“心脏”,每天的数据、调度指令的一字一句,都必须完整无误地交接到下一班同事手中,稍有差池就可能引发重大故障。“没有突发情况也不能闲着,要全天不间断地监控,分析电网运行数据,做各种调控记录。选择了调度岗位就是选择了枯燥和寂寞,节假日和周末值班轮班是常有的事。不过想到责任重大,就会不忘职责,默默坚守,做好电网‘守夜人’。” 当前,新一轮的迎峰度夏工作即将拉开序幕,电网“守夜人”又开始投入繁忙的修电复电工作,为电网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抢修班和调度班全年无休,全天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电网系统的坚强后盾,更是保障我们电网安全运行的幕后英雄。”国网永春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志思说。
|
泉州交警支队丰泽大队铁骑队开始夜间巡逻。 东南网6月11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薛逸群 林婕 林杰 陈培源 文/图) 开栏语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台机器,那么,成千上万的城市守护者就是这台机器的一个个“螺丝钉”。这些“螺丝钉”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职责。正因为他们默默地付出、静静地守护,才使得城市有序运转,百姓安居乐业。 深夜,泉州丰泽交警大队铁骑队队员们换上全套骑行装备,开始了当晚的路面安全巡查与定点设卡酒驾盘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陈惠凝开始点滴确认、床铺打理、回复疑问、执行医嘱;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的值守人员郭达娜刚上完小夜班…… “我们的白天从夜晚开始。”在城市守护者群体里,有一群人经常出现在黑夜之中,在每一个夜晚、凌晨,甚至天亮之时,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虽然又苦又累,但丝毫没有懈怠,因为使命在身、责任在肩。这群人中,有警察、医生、护士、执法人员、消防员、环卫工人、养路工人等等,我们称之为“城市守夜人”。 近日,东南网推出“城市守夜人”系列原创报道,带网友走近这些忙碌在每一个深夜的城市守护者。 黑夜中的巡行 铸就交通安全 22∶00,“你好,这里是交警。”傅梽辉是泉州交警支队丰泽大队事故组的一名民警,他在接听事故组接警台的电话。在事故组,大家每三天就会轮值一次24小时的班,有时下班前会接到事故处理任务,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傅梽辉告诉记者,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一天甚至会有百余起警情。 多少个夜晚,泉州交警支队丰泽大队民警们设卡临检,查处酒驾。夜间设卡检查有时也伴随着危险,“经常会遇见不配合检查甚至暴力闯关的人,但只要查处一起酒驾,就可能挽救一个甚至好几个家庭,再危险也必须有人干” 。 据统计,2018年泉州全市交警共查处涉酒案件15200起,其中饮酒10337起、醉酒4863起,全市因酒醉驾引发的死亡事故占全年死亡事故的4.82%。 “我希望每个司机都能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我们交警将24小时守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丰泽交警大队秩序机动中队民警苏健如是说。 >>>“城市守夜人”系列报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正在夜间监测。 全天候的监控 确保道路畅通 22∶30,很多人已入睡,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的值守人员郭达娜刚上完小夜班,对于郭达娜来说,这个点下班已习以为常。最辛苦的大夜班要从晚上10点半值守到早上8点。“有时候值大夜班,整栋楼就我一个人,刚开始有点害怕,现在习惯了。”郭达娜告诉记者,不管值白班还是夜班,都必须保持十二分清醒。“在岗期间,除了要实时监控视频里的路面情况,还要注意接收传真、接听群众来电等。” 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于2015年9月开始运行,除了市局路网中心,泉州还设立了9个分局路网中心,主要职责是路网监控、应急处置和接听96330热线。6个值守人员和1个值守班长轮流实行24小时三班轮值制度,一旦发现情况,他们会立即反映给对应的分局路网中心,再由分中心传达至对应的公路站,作出相应的处理。 平常路网中心一天会接到十几条外部信息,台风暴雨天几乎翻倍增长,群众会拨打热线反映路段积水、滑坡、塌方、泥石流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及时解决。 “虽然我们没有在一线,但有情况发生,尤其是汛期时,我们的精神同样高度紧张。”路网中心值守班长石晶说,“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公路畅通无阻,为群众出行方便提供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士黄培汾为前来就诊的市民测量血压。 分分秒秒争夺 守护生命前线 00∶3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护理站里,护士陈惠凝和同事正在值守大夜班。点滴确认、床铺打理、回复疑问、执行医嘱……每一次通宵坚守,陈惠凝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晚上我们两个人要守护40多个病人,包括心脏重症监护室的几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这里的心梗、心衰、气喘病人较多,也时常面临抢救。基本都是忙到天亮,因为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特别是年纪大的人都会失眠,睡不着就会叫你。”陈惠凝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家属赶来护理站询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有1400多个护士,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无数个日日夜夜,白衣天使们总是用耐心化解患者的痛苦,用真心和热情诠释自己的职责。 “心内科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心内科护士,就得比其他人更用心对待患者,用爱心换取患者的健康,用真心换取家属的信任。”陈惠凝这样说,也这样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晋江安海消防中队队员准备出警。 时时刻刻待命 随时赴险救援 4∶50,一阵响亮的电铃声划过夜空,消防员们迅速整装完毕准备驱车赶往现场。凌晨的晋江安海街头几乎没有人和车,消防车的警报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这只是消防工作中日常的一幕。 “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化工厂发生泄漏,随时有爆炸的可能,温度很高,人无法靠近。凌晨3点发生的火灾,一直到第二天傍晚7点才将火扑灭。”刘洋来自安徽宿州,16岁就加入消防队伍,家中三代从军。由于长期工作积累下来的伤痛,22岁的刘洋做过骨病变手术,腿上留下一条长长的疤痕,阴雨天会酸疼不止。 据了解,晋江安海消防中队共有20名一线消防指战员,绝大多数是“90后”。2018年该中队共接警1643起,中队出警662起,其中火警205起,抢险340起。 “作为一名指挥员,我的任务是每次出警把兄弟们一个不落地带回来。”安海消防中队的指导员吴洁铭告诉记者,做消防这份工作,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家里有事,自己总是“力不从心”,这种感觉很无奈。“我真希望这世上没有危险。”吴洁铭笑着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凌晨5点,环卫工人李斯斯开始清洗大型垃圾箱。 最美丽的凌晨 扮靓城市容颜 5∶00,泉州刮了一夜的风终于渐渐减弱,环卫女工李斯斯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转运垃圾。她每天早上5点就会换上工作服,开始协助其他环卫工人将垃圾转移到运输车上,做好登记,清洁运输车辆,最后清洁转运站。 李斯斯所处的江南小型垃圾转运站,每天至少需要处理80吨生活垃圾。目前,泉州市区有环卫工人5000余名,每日处理垃圾1400吨以上。 杨秀清也是名“环卫女将”,她一身工衣,戴着有厚厚夹层的手套和帽子,在飞舞的尘土和满地的生活垃圾中努力清洁。她和搭档每天凌晨4点上班,6点左右清扫完毕后回家给家人做饭。负责的路段全天都需要保证清洁,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服务了10年。 李斯斯说:“工作虽然累,但是我们辛苦付出,能够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很高兴,也很愿意贡献力量。” 也许人们不知道,每一天的安心入睡,是因为在看不见的城市角落,有一群“城市守夜人”在默默奉献,守护一方平安。致敬“城市守夜人”! |
路网监测的范围覆盖国省干线及桥梁、隧道、下穿通道、易溜方路段、危险路段、急弯路段等。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东南网6月5日报道(本网记者 谢玉妹/文图 陈培源/视频) 夜已深,城市安静了下来。在我们不知道的角落里,有这么一群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着一条条通往回家的路。 夜半时分,在泉州公路大厦4楼的路网中心仍然灯火通明,这里的灯365天没有熄过,监控视频前,24小时都有人在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值大夜班的同事来了,郭达娜正在签字准备下班。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路网中心:全天候在线监测的守夜人 泉州市公路局路网中心于2015年9月开始运行,除了市局路网中心外,泉州还设立了9个分局路网中心,主要的职责便是路网监控、应急处置和接听96330热线。 走进路网中心值班室,迎面见到的是一堵“视频墙”,密密麻麻地显示着各个路段的实时情况。“我们值班的时候要时时监控视频画面情况,发现路面异常要联系所属班站进行处理。”公路局路网监测和应急处置中心路网监测股股长柯文路告诉记者,路网中心目前有102路自建的视频监测点,通过与公安部门协作,进行资源共享,接入2654路视频监控点。接入后,泉州国省干线的视频监控密度已达到平均2个摄像头/公里。路网监测的范围覆盖国省干线及桥梁、隧道、下穿通道、易溜方路段、危险路段、急弯路段等。 晚上10点半,很多人已准备入睡,值守人员郭达娜刚上完小夜班,值大夜班的同事来了,郭达娜也可以准备签字下班了,对于郭达娜来说,这个点下班已是习以为常了。在路网中心,6个值守人员和1个值守班长轮流实行24小时×365天的三班轮值制度,最辛苦的大夜班要从晚上10点半值守到早上8点。“有时候值大夜班,整栋楼就我一个人,刚开始是有点害怕的。” 郭达娜是路网中心值守组的两个女职工之一,前几年因为值大夜班,便时常与读中学的女儿错过了相聚的时间。“没办法好好照顾她,挺内疚的。”郭达娜告诉记者,不管值白班还是夜班,都必须保持十二分清醒。“在岗期间,除了要时时监控视频里的路面情况,还要注意接收传真、群众来电等。” 郭达娜所说的群众来电是号称“永不下班”的96330热线。这条公路服务热线与路网中心同期运行,群众在发现路面塌陷、护栏损毁、积水、“滴撒漏”等情况时,可拨打热线进行反映。“接到热线后,我们会立即把问题反映给对应的分局路网中心,再由分中心传达至对应的公路站,公路站会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郭达娜向记者介绍,泉州共有近60个公路站,每个公路站都有人全天候值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维修抽水泵时,陈德清的手二次受伤,血不断往下滴(红圈处),但他还是坚持修完再清理伤口。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公路站:随时准备出动的守夜人 5月28日晚上,正下着雨,在泉州开发区展览城附近的下穿隧道中,一个穿着橘黄色制服的身影正在隧道的窨井中修理抽水泵。5月是汛期,抽水泵一旦坏了,整个下穿隧道的水都不能排出去。在收到路网中心的信息后,泉州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公路站站长陈德清立即出动,不到半小时,抽水泵就维修好了。 修完抽水泵,陈德清马不停蹄地走出下穿隧道来到路面上,前面几十米的路面上被围满了三角锥,几名养路工人和一辆养护车停在路边。他们正在清理土方车撒漏的沙土,要趁着雨势更大前清理好。先把撒漏一地的沙土扫成一个个土堆,再用铲子把沙土铲到养护车上,动作麻利迅速。没几分钟,几十米长的路段就被清扫干净,路面恢复通行。 “平时工作会有点累,但是已经习惯了。”陈德清和妻子都是养路工人,两人因工作结缘,并常住在公路站里,已在公路站服务20余年了。陈德清告诉记者,公路站除了要接收路网中心的信息并外出作业外,还需接受考评中心的督查,做好路面的整改工作。虽然每天晚上都会安排两名值班人员守夜,但是碰到节假日、汛期等路面事故频发期,仍需增加值守人员。值班的时候可以休息,但是一旦收到路网中心的来电信息,就要立即出动。 “班站人员主要做的包括路面保洁、管道疏通、水沟清洁、上下边坡检测防治、路树修剪、道路清洗等等。”据路网中心值守班长石晶介绍,不管白天还是黑夜,烈日还是寒风,高山还是涵洞,只要收到指示,班站人员都要去。 有时夜间出现交通事故,可能导致路面有碎玻璃或者护栏被撞坏,班站人员就要立即出动清理;冬天在高海拔地区,路面可能会结冰,班站人员就要在凌晨一两点最冷的时候在路面上撒工业盐,防止路面结冰;道路进行白改黑、维修等工程,就要在行人最少的凌晨围路布控;暴雨天、台风天更是要做好边坡塌方、路面积水的准备,随时准备抢通。 石晶的母亲和祖父都曾服务于公路系统,受家里影响,石晶大学选择了路桥建设专业,成了“公路人三代”。在20年的公路系统工作中,石晶先后做过工程、路政、收费站、班站等不同岗位的工作,对相关业务了如指掌,夜间工作已成常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雨天,公路站的养路工人们正在清理土方车撒漏的沙土,要趁着雨势更大前清理好。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公路畅通无阻” “虽然我们没有在一线,但有情况发生,尤其是汛期时,我们的精神同样高度紧张。”石晶告诉记者,在汛期,路网中心会增加值班人员,做好滑坡、泥石流等紧急事故通知处置工作。应急响应期间,班站人员则必须全员24小时待命,遇到复杂险情,领导还要去受灾点现场指挥作业。 在平常,路网中心一天会接到十几条外部信息,但在台风暴雨天,信息数量几乎翻倍增长,群众会拨打热线反映路段积水、滑坡、塌方、泥石流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及时解决的路面问题。在山区县市、在汛期,可能一天溜方信息上百条,这个时候,对于路网中心的值守人员而言,早已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在“鲶鱼”台风期间,德化曾发生1万立方的溜方。泉州公路局立即组织3个班站共同处理,使用核载20来立方米的后八轮自卸车装载溜方土,再运送到一二十公里的地方卸掉,实行“人停车不停”,终于在一天半内“神速”疏通路段。这个时候,对于公路站的养路工人同样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在应急响应期间,路网中心还要汇总分中心的数据信息,报送防汛办,包括倒了几棵树、溜了几方土、几个积水点……数据要十分精确。路网中心是公路局的最后一道关卡,一点也马虎不得,其他环节数据出错了还能修改,路网中心出错则没有挽回的余地。这些信息需要2小时报送一次。这个时候,对于整个公路系统的人,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石晶说:“白天我们都在,晚上也都24小时待命,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的工作就是确保公路畅通无阻,为群众出行方便提供服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养路工人先把撒漏一地的沙土扫成一个个土堆,再用铲子把沙土铲到养护车上。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 摄 |
黄培汾为前来就诊的市民测量血压,急诊科每天要接诊不少慢性病突发的患者。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东南网5月12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杰/文图 陈培源/视频)深夜里,城市已经安睡,但她们仍守护在生命的最前线,在病床旁与病魔战斗,守护着每一位患者。黑夜中,她们总是会在病人需要时,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今年5月12日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日前,记者走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近距离记录白衣天使深夜时分坚守岗位的忙碌身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黄培汾(中)和同事紧张忙碌中。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急诊科护士:与生命赛跑,她们站在最前沿 对于急诊科里的“白衣战士”来说,她们要时刻准备着,救护车的鸣叫声就是“冲锋号”,从患者一脚踏进急诊大厅开始,抢救生命的“战斗”随即展开。 “我妈高血压突然犯了,赶快帮她看看。” “护士,老人家他突然想吐……” “小孩子发高烧了,我们先看,医生……” “她喉咙好像被什么堵住了,呼吸困难,你们快点想办法啊。” …… 当晚时间10点左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大楼一楼的急诊中心依旧灯火通明,这里的医护人员像往常一样,要接待治疗各种突发疾病的各年龄段患者,病人家属的着急恐慌和医护人员的沉着冷静交织在一起,演绎一幕幕与生命赛跑的场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黄培汾(右)与同事交流急诊病人病情。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每天都会有各种突发的疾病患者前来就诊,有从床上摔下的小孩子,有高血压等慢性病发作的老人,也有工作现场发生事故的工人,还有交通意外患者等等,作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各种类型疾病都得掌握。”晚上12点左右,刚下班的急诊科护士黄培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与其他常规门诊不同的是,急诊科的危重症病人多,在危机关头,如何保持理性,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及时有效地诊断治疗病情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必备素质。 从一名实习护士到护士小组组长,黄培汾在急诊科护士岗位上坚守了八年,晚上她上的是小夜班,从晚上6点上到11点半。而当天她刚上完大夜班,即从昨晚11点半上到早上8点。基本上每周都会轮到一次大小夜班,在八年的护士生涯里,黄培汾已经有八百多个夜晚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刚到急诊科室的时候,看到前辈在抢救危急病人那种严肃场景,整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特别是病人的痛苦呻吟,会让人害怕。后面在领导同事的带领下,慢慢地掌握了各项技能,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抢救。”黄培汾说,急诊科处在医疗工作的最前沿,突发状况较多。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知道下一个病人是什么情况,他们就像一个个时刻待命的战士,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黄培汾告诉记者,急诊科时常会面对生死一线的局面,这期间有感动也有泪水,但更多的是感动,感动身边的同事面对患者生命垂危时的挑战与压力,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每一个徘徊在生命边缘的患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急诊科室一共有50几个护士,穿梭于分诊台、病房、抢救室三个地方。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据介绍,黄培汾所在的急诊科室一共有50几个护士,分为8组,每组5到7人,分为白天班、午班、大小夜班,穿梭于分诊台、病房、抢救室三个地方。除完成日常危重患者急诊救治工作外,急诊科还承担着周边地区突发公共事件、灾难、卫生疫情的应急救援工作。特别是2017年9月以来,医院的胸痛中心及卒中(俗称中风)中心获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之后,急性胸痛患者及卒中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护理工作量也增加不少,对于全体医护人员来说都是无形中的挑战。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起黄培汾对护士这份职业的感受,她笑着说:“每当患者经过紧急抢救,转危为安,对我们说谢谢时,顷刻间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希望所有家属在面对患者病情时,能配合我们医护人员,一道战胜病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深夜时分,护理站值班的陈惠凝正在专注地记录患者病情。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心血管内科护士:严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凌晨12点半,记者来到心血管内科护理站,护士陈惠凝和另一个同事正在值守大夜班。点滴确认、床铺打理、回复疑问、执行医嘱……每一次通宵的坚守,陈惠凝都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晚上我们两个人要守护40几个病人,包括心脏重症监护室的几位危重心血管患者。这里的心梗、心衰、气喘病人较多,也时常面临抢救。基本都是忙到天亮,因为患心血管疾病的人特别是年纪大的人都会失眠,睡不着就会叫你。”陈惠凝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家属赶来护理站询问。 在病房里,有个患冠心病的阿婆难以入眠,在床上呻吟,家属急得不知所措。陈惠凝来到床前,尽心安慰患者,由于不能过多服用安眠药,她遵照医嘱给阿婆服用了一片维生素C,并陪家属一直守护到阿婆慢慢入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大夜班时间,护士苏梅语在查看患者打点滴情况。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同样在心脏重症监护室,陈惠凝的同事苏梅语护士也正在为另一位气喘睡不着的阿婆忙前忙后,阿婆一边喘气一边埋怨身体,值班医生也闻讯赶来检查,确认阿婆无大碍后,吩咐护士给患者静推利尿剂。 “那位阿婆心态比较不好,这跟长期卧床治疗有关,平时我们尽量从心理上去疏导,随叫随到,遵照医嘱执行各项给药、护理操作及抢救,鼓励阿婆树立信心。”陈惠凝告诉记者,由于心脏重症监护室属于封闭室环境,苏梅语基本要守护在里面,直到其他同事来接班。 除了平时照料病情稳定的患者,心血管内科也会面对急诊突发事件,特别是在晚上值夜班时,难免会同时来几个危重患者或急诊介入手术病人,值班护士就得参与接诊急诊病人,陈惠凝工作7年来,就参加抢救了很多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患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当晚大夜班,心内科护理站两位护士要守护40几个病人。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心内科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心内科护士,就得比其他人更用心对待患者,用爱心换取患者的健康,用真心换取家属的信任。”陈惠凝说。 时间一晃到了凌晨4点,四周开始安静下来,护理站工作台上病床呼叫铃声也少了,陈惠凝开始核对夜班的治疗单、病情录入、兑药等工作细节。 在心脏重症监护室的那一头,护士苏梅语也默默地坐在诊台,时刻关注着身边每一位悄然入睡的患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从事7年护理工作的陈惠凝曾在夜班期间参加抢救过多例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患者。东南网记者 林杰 摄 【记者手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有1400多个护士,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00万,无数个日日夜夜,面对患者和家属,众多像黄培汾、陈惠凝、苏梅语这样的白衣天使们总是笑脸相对,用耐心化解患者的痛苦,用真心和热情诠释一位护士的职责。 每天,她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昏迷中的危重患者,也可能是长期卧床治疗的术后患者,还有急如热锅上蚂蚁的家属,但不论面对什么,她们都坚守在生命最后一道防线上,在漆黑的夜里,守望并呵护着病人的生命,与家属共同迎接黎明的到来,用青春热血重新点燃患者健康的希望。 白衣天使们,节日快乐! 【护士节的由来】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南丁格尔将医院的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了2.2%。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国际护士理事会为纪念南丁格尔为护理事业做出的贡献,于1912年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 |
“我们穿这身衣服,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遇到事情我们不上谁上?”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东南网4月24日报道(本网记者 林婕/文图 陈培源/视频) “做消防员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受到伤害。” “加入队伍后第一次探亲假回家,入门的那一刻,我真的觉得父母老了很多,心里很酸。” “离家的时候,根本不敢回头,我怕一回头,眼泪就会流下来。” …… 4月11日晚上,一场暴雨刚刚洗刷过城市的夜空,记者来到晋江市安海消防中队,和这些24小时待命守护城市安全的消防员们,聊聊他们的故事。 据了解,晋江安海消防中队共有20名一线消防指战员,其中90%以上都是“90后”。2018年,该中队共接警1643起,中队出警662起,其中火警205起,抢险340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由于长期工作积累下来的伤痛,22岁的刘洋腿上有一条长长的疤痕,是骨病变手术留下来的印记,现在只要阴雨天都还会疼痛。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31岁的刘书斌来自江西吉安,是中队的驾驶员之一,这是他加入队伍的第13个年头。回忆起这些年的从业经历,他说,那是做消防员的第二个年头,作为增援力量,他参与处置一起锅炉爆炸引发的火灾,亲眼目睹自己的队友被铜水溅伤皮肤,“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害怕。”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家化工厂发生泄漏,随时有爆炸的可能,温度很高,人一旦靠近就浑身受不了,凌晨3点发生的火灾,一直到第二天傍晚的7点才将火扑灭。”眼前这个年轻人叫刘洋,来自安徽宿州,16岁就加入消防队伍,家中三代都从军,爷爷是空军,爸爸是野战军。由于长期工作积累下来的伤痛,这个22岁的小伙子腿上有一条长长的疤痕,是骨病变手术留下来的印记,现在只要阴雨天就会酸疼不止。 32岁的罗庆喜来自漳州,这个新手奶爸刚休完陪产假回到中队,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虽然家人很支持我的工作,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有时候出警遇到危险,回来还是会感到后怕。”目前他已经在泉州扎根,在这里娶妻生子。 “消防这份工作虽然危险,但总要有人来做。”39岁的叶仁宝是中队年纪最大的消防员,从业近20年。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次出警遇险,他最后一个撤退,石头房突然发生坍塌,石头挤压住了胸口,治疗和修复了一个星期才缓过来。 26岁的刘旺已经在安海中队工作9年了,他平时都是通过微信视频跟家人联系,一年回一至两次江西老家。“那是我觉得自己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在一场火灾救援中,现场突然发生了坍塌,他差点被乱石砸中。还有一次也是火灾,当时他和另一名战友走散了,只能分开行动,“完成任务出来的时候对讲机坏了,头灯也坏了,呼吸机也没气了,当时真的很危险。” “我们穿这身衣服,就要对得起这份职业,遇到事情我们不上谁上?”来自甘肃的岳育民说,年轻的时候出警遇到险情一点儿也不怕,但自从成家之后就有了“软肋”,对家人都是报喜不报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每位消防员的战斗服上都写着自己的名字。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26岁的许逸鹏是晋江人,主要负责文书工作,但每次出警他也要和队员们冲到一线,毒烟毒气、爆炸泄漏这些危险性高的场面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来到中队两年多,从之前完全没有接触消防工作到了解,他有自己更深的体会:“消防这份工作,就是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帮助别人的事情。” 随时待命、危险性高、累得直接倒在现场吃饭休息……这些就是眼前这些年轻消防队员的生活常态。最近四川火灾遇难消防队员的新闻,让消防员这个群体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安海消防中队也收到了不少市民送来的矿泉水、菊花茶等爱心饮品。 “现在走在路上感觉市民对我们消防员更尊重了。”排长连燕晓告诉我们,2017年开始他便加入了一个叫做“安全回家”的消防业内人士微信群,通过科普知识和分享经验,减少在出警过程中队员们不必要的受伤和牺牲。 “作为一个指挥员,我的任务就是每次出警,能把兄弟们一个不落地带回来。”安海消防中队的指导员吴洁铭告诉记者,他和中队的很多兄弟们一样,做消防这份工作,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有时候家里人有事需要帮忙,自己显得“力不从心”,这种感觉很无奈。“我真希望我们这群人都能够失业,这也就意味着这世界上没有危险了。”吴洁铭笑着说。 大雨过后,这座城市的夜晚更加静谧了。但有这样一群人,不畏严寒酷暑,不分昼夜。只要电铃声响起,只要发生了险情,在常人都向安全区撤离的时候,他们则逆行而上,拼命在一线。他们曾经是稚嫩的一代人,如今却已经用血肉之躯挡在了我们身前。致敬!所有为这座城市24小时待命的最美逆行者们。 【记者手记】 早就知道这是一群常常要和危险、和死亡赛跑的特别人,为了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消防员们的工作状态,我和另一名同事只能和衣而睡。凌晨4点50分,一阵响亮的电铃声划过夜空,当我第一时间背起相机下楼的时候,消防员们已经穿好了战斗服准备驱车赶往现场,他们的速度真的快得惊人!凌晨的安海街头几乎没有人和车,消防车的警报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醒目。跟踪采访的几个晚上,作为一名记录者,我才真正地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只愿这些最可爱的人出任务时能够注意自身安全,平安归来!(东南网记者 林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深夜11点多,内坑镇一起厂房着火,两名消防员正在射水灭火。陈思源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警铃一响,队员们就用最快的速度冲下楼,这是他们最为平常的工作状态。即使没有出警,也要经常进行演练,时刻保持着战斗状态。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紧凑的警铃声响起,队员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穿好战斗服出发。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消防员们穿好战斗服准备驱车赶往现场,他们的速度真的快得惊人!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凌晨4点50分,安海镇桐林村一处草坪起火,两辆消防车一起赶赴现场,此时城市仍是一片寂静。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在中队的广播角,两位后勤人员24小时轮岗,确保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位。东南网记者 林婕 摄 |
4月1日凌晨4:00,女环卫工人李斯斯早早地起来,准备一家人的早餐,她五点前须抵达江南小型垃圾转运站,开始一天的垃圾处理工作。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东南网4月3日报道(本网记者 薛逸群/文图 陈培源/视频)和原来想象的静谧安宁不同,凌晨的泉州就已响起大扫帚擦过地面的沙沙声。 4月1日凌晨,泉州市区下着小雨,刮了一夜的风终于渐渐减弱,女环卫工人李斯斯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据了解,泉州市区有环卫工人5000余名,每日处理垃圾量1400吨以上,李斯斯所处的江南小型垃圾转运站一天至少需要处理80吨生活垃圾。 “我的工作就是转运垃圾,每天早上5点开门,换上工作服,开始协助其他环卫工人将垃圾转移到运输车上,做好登记,清洁运输车辆,清洁转运站。工作虽然挺累的,但是我们辛苦付出,能够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丽,我们也很高兴,也很愿意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李斯斯说。 杨秀清也是名“女将”,她一身工衣,戴着厚厚夹层手套和帽子,在飞舞的尘土和满地的生活垃圾中开始了清洁工作。她和搭档每天凌晨四点开始上班,六点左右清扫完毕后回家给家人做饭。她与搭档所负责的路段全天都需要保证清洁,她已经在这个岗位上服务了10年。 当问到累不累,有没有想过换一份工作时,她提高了声音:“每天要打扫这么多垃圾,是挺累的,但把路扫干净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凌晨的街道有点冷清安静又忙碌,这些环卫工人们就是城市的美容师。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让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4:15,李斯斯给家里人做好饭后简单地吃完早餐。饭菜很清淡,白粥与几个小菜。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4:50,江南小型垃圾转运站已有多辆载满生活垃圾的环卫车等待进场。这个小型转运场每日凌晨5点运作至晚上10点,日处理垃圾80余吨。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00,满载垃圾的环卫车驶入江南小型垃圾转运站。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00,李斯斯的工作服裹得严实,只露出一双眼睛。工作中的异常气味非常大,口罩都必须加厚,处理垃圾的时候经常有玻璃碎片等一些尖锐物品,工作手套要加厚。天气冷的时候感觉不到,但夏天的时候工作完常常像洗了个澡。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10,李斯斯操作仪器,将环卫车倾倒出来的垃圾收纳进大型垃圾柜。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10,李斯斯正在将环卫车倾倒出来的垃圾收纳进大型垃圾柜。东南网记者 陈培源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10,大型环卫车辆将中转站大型垃圾柜运送离开,进行填埋焚烧。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15,李斯斯将垃圾柜离开以及进入转运站时间登记在本子上方便查找。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20,李斯斯清洗大型垃圾箱。垃圾从环卫车倾倒出来以后,常常会有很多残渣废水溢出,需要及时频繁地清洗。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30,顺着大扫帚擦过地面的沙沙声,女环卫工人杨秀清正在清扫浮桥街道的生活垃圾。“每天要打扫这么多垃圾是挺累的,但把路扫干净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凌晨5:40,这是一对环卫工夫妻,丈夫李愽厚与妻子陈培琴从事环卫工作十几个年头。凌晨三点多开始到达所负责的路段清扫,一个扫机动车道一个扫非机动车道,握着长长的扫把在道路上同时行进,已然成为一种生活的默契。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4月1日清晨6:00,天已经蒙蒙亮,经过一夜的大风,路面一片狼藉。李愽厚说,通常我和妻子都会在凌晨三点出来打扫路面,这个时候路面车辆和行人都比较少,工作好进行,六点基本就结束路面清扫。东南网记者 薛逸群 摄 |
编者按: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台机器,那么,成千上万的城市守护者就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个螺丝钉。这些“螺丝钉”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正因为他们默默地付出、静静地守护,才使得城市有序运转,百姓安居乐业。 在城市守护者群体里,有一群人经常出现在黑夜之中,在每一个夜晚、凌晨、甚至天亮之时,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虽然又苦又累,但丝毫没有懈怠,因为使命在身、责任在肩。这群人中,有警察、医生、护士、执法人员、消防员、环卫工人、供电工人等等,我们称之为“城市守夜人”。今日起,本网将从不同角度去记录这个群体的工作状态,推出“城市守夜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当通明的街灯褪去白日的嘈杂,万家灯火在璀璨的繁星下渐次熄灭,很多人准备进入梦乡时,泉州交警丰泽大队民警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东南网3月26日报道(本网记者 薛逸群/文图 陈培源/视频)白天黑夜,轮换交替。晚上10时许,泉州交警支队丰泽大队铁骑队队员们换上配发的全套骑行装备,开始了当晚的路面安全巡查与定点设卡酒驾盘查。 据统计,2018年全市交警共查处涉酒案件15200起,其中饮酒10337起,醉酒4863起,全市因酒醉驾引发的死亡事故占全年死亡事故的4.82%。“我希望每个司机都能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我们交警将24小时守护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交警丰泽大队秩序机动中队民警苏健说道。 “你好,这里是交警。”傅梽辉是交警丰泽大队事故组的一名民警,此刻他正接听事故组接警台的电话。事故组接警员是联接指挥中心与值班民警的重要枢纽。傅梽辉告诉记者,事故组是一个24小时工作的部门,三班倒不停歇,有时候节假日出行高峰期一天百余起警情。在事故组,每个民警三天之中将会有一天24小时工作不停歇,经常下班前接到事故处理任务,一连工作30几个小时。 泉州的夜晚,万籁俱寂,熟睡中的城市更显安宁祥和。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用自己特有的“夜间模式”,为市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护航,让我们致敬为城市温暖守夜的交通警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1日22:20,地点:北峰工业区路段。泉州交警支队丰泽大队六中队对北峰工业区沿途路段进行夜间查酒驾行动。当晚11时许,抓获酒后驾驶电动车嫌疑人一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1日22:40,民警将酒驾嫌疑人车辆骑回中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1日23:00,地点:北峰工业区。交警在街道设卡临检,查处酒驾。记者和他们聊起,夜间设卡检查时有没有遇见过危险的情况时,他们说:“经常会遇见不配合检查甚至暴力闯关的人,但每查处一起酒驾,可能挽救一个甚至好几个家庭,再危险也必须有人干。”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1日22:40,地点:交警支队丰泽大队六中队。民警龚延慜对酒驾嫌疑人进行酒精测试后,使用警务通查询酒驾嫌疑人户籍资料。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3日22:00,地点:丰泽区刺桐路交警岗亭。秩序机动中队民警苏健低烧不退,他说:“现在队里警力有限,小病我们是不会请病假的,深夜执勤的时候泡泡感冒冲剂喝,很快就能痊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4日 01:20,地点:丰泽区刺桐路。铁骑队队员洪建新口袋里总是装着一瓶眼药水,他说:“夜间值勤灯光视线不好,长时间道路巡逻眼睛比较容易疲劳,值夜班习惯了用滴眼药水缓解眼睛疲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4日00:30,地点:丰泽区刺桐路交警岗亭。交警岗亭边的路灯下,民警自己动手修理警用摩托车故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4日01:30,地点:鲤城区东街钟楼路段。他们的工作看似平实,但却让人敬佩和感叹,他们在市区各个角落里忙碌着,让泉州这座城市不会因为我们的入睡而停滞。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4日01:58,地点:丰泽区刺桐路。夜阑人静,城市安谧中,秩序机动中队民警们结束一夜的路面突击查酒驾行动,收拾值勤设备返回中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3月14日01:00,地点:交警丰泽大队事故组值班室。接打电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平常不过了,可在接警调度员的眼里,所接的每一通电话都可能意味着帮助和希望。为了不耽误任何一个警情,接警调度员采取三班倒的工作模式,保证24小时有人守着电话机,确保第一时间接到群众的报警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