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泉港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泉港区委宣传部联合东南网泉州频道开设“福传泉港”专栏,全方位展示泉港健康长寿、山海宜居的正面形象、展示泉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绿色石化新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鼓与呼。
俯瞰泉港。庄绍坤 摄 东南网3月22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洪坤泽)近年来,泉港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城市空间与绿色生态相互交融,不断延展的城市绿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植绿荫城 增进发展“绿色福祉” 春天的泉港,植树造林行动在各地火热进行,有的地方在沙地植树,进行生态修复;有的地方绿化房前屋后,期待着推窗见花、开门见绿;有的地方在城市开展深度绿化,不放过边边角角…… “栽植苗木时,要深挖浅栽,埋土深度在10厘米左右。”近日,在涂岭镇前欧村植树片区,工人分工协作,挥锹铲土、填入树坑、堆起围堰,不时有技术指导员来回穿梭,边示范边讲解植树流程和注意事项,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不一会儿工夫,4000多棵黄花风铃木、凤凰木、木荷、油茶等新苗迎风而立,又给一片荒山披上崭新的“绿衣裳”。 “以前村里树比较少,一年四季‘风起一身土,雨落一身泥’。”家住前欧村的林先生看着满山的苍翠感受着“绿色围巾”的“温暖”,“现在,从房前到屋后,从路旁到村旁,绿意越来越浓,村子也越来越美了”。 把家园变得更绿,是家乡人共同的愿望,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离不开治理上的功夫。近年来,泉港区以江河流域重点区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重点,以松林改造、村庄绿化项目为抓手,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避开耕地,选择适合的乡土造林树种,有力推进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深入开展。 2022年,该区共完成植树造林任务2288.5亩,森林抚育1015.7亩,封山育林1298亩,为生态泉港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绿色支撑”。2023年,该区计划开展生态绿化建设3488亩,其中松林改造提升1538亩、桉树改造100亩、沿海防护林工程900亩、森林景观林建设800亩、生物防火林带150亩,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为泉港生态建设描上“绿色的一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松林改造 厚植生态“绿色底蕴” 近日,在界山镇松林改造提升项目现场,多台造林挖穴机同时作业,工人们正抢抓有利时机进行连排挖穴、施肥、回土……全力以赴推进松林改造提升。 “我们根据枯死松树的分布情况,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周边县(市、区)的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借鉴防治效果较为成功的工作方法科学规划。”据泉港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个片区都有专门的工作团队现场工作,确保松林改造提升按照时序稳步推进。 泉港区现有松林面积达8.2809万亩,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形势较为严峻。2022年,该区邀请省农林大学、省林科院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专家会诊,分析枯死松树增长的原因,针对松林分布情况,紧抓松林改造的政策,采取全域皆伐改造的工作方式,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泉港区聘请专业团队,依托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全区林地摸底调查,对松树占比较多的森林进行改造,完成2.4万亩的松林改造采伐申请和审批,通过聘请农林大学教授专家对全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进行会商指导,提出切实合理的防控意见。并结合造林工作,对松林改造业主进行造林指导,采取多投资方式、多经营方式、多管护方式、多树种选择进行造林更新,确保迹地更新。 2022年,该区完成预防性采伐2279亩,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改造任务。新春开工后,该区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计划施放白僵菌、绿僵菌等2万发,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侧一重山、环城一重山等重点部位枯死松木进行清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城市公园 塑造宜居“绿色空间” 在泉港区驿峰路的“福”文化主题公园里,市民陈女士正和孩子一起散步赏花。驿峰路入区广场是进入泉港区的主要通道节点,在陈女士的记忆里,这一带原先建筑老旧,绿植杂乱,道路两侧景象与泉港城区形象极不相配。 2022年下半年,“福”文化公园工程动工,经过两个多月建设,景观提升效果得以呈现:六根钢结构的“福”柱巧妙地与原来的廊道相融合,两个“福”字六面体“悬立”在公园两侧,还有镌满“福”的石刻围护在公园正面,成为泉港“南大门”一道亮丽风景,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给周边居民增添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泉港区将生态宜居环境作为民生重头戏,实施“城市公园化、人居社区化”战略,全力推动实现“一镇一公园”“一村(居)一绿地”,结合石化园区搬迁、卫生隔离带搬迁、“城中村”改造搬迁等契机,建设以锦绣、柳山、植物园、玉笏朝天公园等公园为核心的17.1平方公里城市生态园林体系,将绿化融入城市生态,让园林融入百姓生活。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增加城市公园和绿地数量,另一方面结合现有自然风貌,推进整体规划,结合步道和绿带建设,打造‘口袋公园’,引导全区城市绿化逐步向‘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片上成林、城内成网’目标推进。”泉港区城市管理局园林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截至2022年底,该区建设口袋公园10个,新增城市绿地3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9.02公顷。 从出门见绿,到抬头赏绿,再到举步享绿。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耕,正牵引着泉港之城在青山碧水间发展,朝着多元、多彩、多面的方向不断前行。 |
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陈嘉纬 摄) 悠长的河道旁,清风袭来;水波荡漾的锦绣湖畔,花树簇拥;街角的花园里,绿意盎然。近处,是随手撷取的春意;远处,是入目的满山苍翠…… 近年来,泉港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城市空间与绿色生态相互交融,不断延展的城市绿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植绿荫城 增进发展“绿色福祉” 春风拂面,新绿初绽。春天的泉港大地,植树造林行动在各地火热上演,有的地方在沙地植树,进行生态修复;有的地方绿化房前屋后,期待着推窗见花、开门见绿;有的地方在城市开展深度绿化,不放过边边角角…… “栽植苗木时,要深挖浅栽,埋土深度在10厘米左右。”近日,在涂岭镇前欧村植树片区,工人们分工协作,挥锹铲土、填入树坑、堆起围堰,技术指导员不时来回穿梭,边示范边讲解植树流程和注意事项,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不一会儿工夫,4000多棵黄花风铃木、凤凰木、木荷、油茶等新苗迎风而立,又一片荒山披上崭新的“绿衣裳”。 “以前村里的树比较少,一年四季‘风起一身土,雨落一身泥’。”家住前欧村的林先生看着满山的苍翠,感受“绿色围巾”的“温暖”:“现在,从房前到屋后,从路旁到村旁,绿意越来越浓,村子也越来越美了。” 把家园变得更绿,是家乡人共同的愿望,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也离不开治理上的绣花功夫。近年来,泉港区以城乡一重山绿化、江河流域重点区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重点,以松林改造、村庄绿化项目为抓手,科学合理规划设计,避开耕地,选择适合的乡土造林树种,有力推进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深入开展。 2022年,该区共完成植树造林任务2288.5亩,森林抚育1015.7亩,封山育林1298亩,为生态泉港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绿色支撑”。2023年,该区计划开展生态绿化建设3488亩,其中松林改造提升1538亩、桉树改造100亩、沿海防护林工程900亩、森林景观林建设800亩、生物防火林带150亩,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为泉港生态建设描上“绿色”的一笔。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近年来,泉港区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不断增进发展“绿色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显成效。 (庄绍坤 摄) 松林改造 厚植生态“绿色底蕴” 近日,在界山镇松林改造提升项目现场,多台造林挖穴机同时作业,工人们正抢抓有利时机进行连排挖穴、施肥、回土……全力以赴推进松林改造提升。 “我们根据枯死松树的分布情况,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周边县(市、区)的松材线虫病发生情况,借鉴防治效果较为成功的工作方法科学规划。”据泉港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个片区都有专门的工作团队现场工作,确保松林改造提升按照时序稳步推进。 泉港区现有松林面积达8.2809万亩,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形势较为严峻。2022年,该区邀请省农林大学、省林科院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专家会诊,分析枯死松树增长的原因,针对松林分布情况,紧抓松林改造的政策,采取全域皆伐改造的工作方式,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该区聘请专业团队,依托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全区林地摸底调查,对松树占比较多的森林进行改造,完成2.4万亩的松林改造采伐申请和审批。聘请农林大学教授专家对全区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进行会商指导,提出切实合理的防控意见。结合造林工作,对松林改造业主进行造林指导,采取多投资方式、多经营方式、多管护方式、多树种选择进行造林更新,确保迹地更新。 2022年,该区完成预防性采伐2279亩,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改造任务。新春开工后,该区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计划施放白僵菌、绿僵菌等2万发,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两侧一重山、环城一重山等重点部位枯死松木进行清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城市公园 塑造宜居“绿色空间” 绿树成排,草木生长,镌刻的福字石刻带来满满的“福气”。在泉港区驿峰路的“福”文化主题公园里,市民陈女士正和孩子一起散步赏花。 驿峰路入区广场是进入泉港区的主要通道节点,在陈女士的记忆里,这一带原先建筑老旧,绿植杂乱,道路两侧景象与泉港城区形象极不相配。 2022年下半年,福文化公园工程动工,经过两个多月建设,景观提升效果得以呈现:六根钢结构的“福”柱巧妙地与原来的廊道相融合,两个“福”字六面体悬立在公园两侧,还有镌满“福”的石刻围护在公园正面,成为泉港“南大门”一道亮丽风景,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给周边居民增添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泉港区将生态宜居环境作为民生重头戏,实施“城市公园化、人居社区化”战略,全力推动实现“一镇一公园”“一村(居)一绿地”,结合石化园区搬迁、卫生隔离带搬迁、“城中村”改造搬迁等契机,建设以锦绣、柳山、植物园、玉笏朝天公园等为核心的17.1平方公里城市生态园林体系,将绿化融入城市生态,让园林融入百姓生活。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增加城市公园和绿地数量,另一方面结合现有自然风貌,推进整体规划,结合步道和绿带建设,打造口袋公园,引导全区城市绿化逐步向‘点上成景、线上成荫、片上成林、城内成网’目标推进。”泉港区城市管理局园林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年底,该区建设口袋公园10个,新增城市绿地37公顷,其中公园绿地9.02公顷。 从出门见绿,到抬头赏绿,再到举步享绿,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耕,正牵引着泉港之城在青山碧水间发展,朝着多元、多彩、多面的方向不断前行。(洪坤泽) |
揭牌仪式现场。郭菲凡 摄 东南网3月20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郭菲凡 刘舒芬 方玲玲)3月19日,泉港区与华侨大学携手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 福籽同心爱中华”学习交流活动,华侨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在泉港区揭牌成立,成为该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进校园”的积极探索和先行先试。 活动当天,来自华侨大学泉州、厦门两校区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60余人,先后走进泉港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界山镇东张村“乡村振兴主题馆”,学习了解泉港区源远流长的民族特色文化与保护传承历史,感悟当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 据悉,泉港区与华侨大学将以此次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为契机,通过实践探索、整合资源,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的各民族大学生交流、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增强共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学生们正在聆听当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砥砺故事。郭菲凡 摄 |
泉港区“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现场。陈嘉纬 摄 工作人员向群众介绍消费维权典型案例。郭菲凡 摄 消防员正在对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进行集中销毁。陈嘉纬 摄 工作人员向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宣传。郭菲凡 摄 东南网3月15日讯(通讯员 郭菲凡 陈嘉纬 本网记者 黄雨昕)2023年3月15日,是第41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提高居民消费维权意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安心、放心、舒心消费,3月15日,泉港区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通过向群众开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现场受理消费投诉、举报,展板展出典型案例、消费警示,讲解消费维权、防范传销识假辨假、网络消费安全等知识,举行假冒伪劣消防产品集中销毁等,进一步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营造放心消费的浓厚氛围。 |
新兵们胸戴大红花,整齐列队。郭菲凡 摄 东南网3月14日讯(通讯员 郭菲凡 本网记者 黄雨昕)铮铮铁骨正青春,参军报国正当时。3月14日,泉港区举行2023年上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40名新兵身着崭新军装,胸戴大红花,整齐列队,即将分赴各地入伍参军、踏上保家卫国新征程。 “今后,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优抚优待工作力度,落实好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为你们解除后顾之忧,希望你们牢记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早日锤炼成一名‘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优秀军人……”泉港区相关负责人说道。欢送会上,新兵们目光坚毅、认真聆听家乡父老的殷切嘱托和美好祝福,纷纷表示将在部队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尽快完成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转变,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心情很激动,想去部队学习一技之长报效祖国,用青春热血诠释无悔的选择。”新兵刘志鹏坚定地说。 据悉,自上半年征兵工作启动以来,泉港区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共有306名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及役前教育,最终40名优质新兵脱颖而出,批准应征入伍,其中大学生毕业生26人,占新兵比例65%,大学生34人,占新兵比例85%。 |
手艺人在晾晒寿面。郭菲凡 摄 东南网3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郭菲凡 洪坤泽 刘舒芬)“和面割条,用簸箕环盘四次放在面框内省面,室内初拉一遍,再放回面框省面,拿到外面面架甩拉两遍,最后再加工晒面、捆面……”人勤春来早,制作寿面忙。连日来,在泉港区南埔镇凤翔村,许多寿面制作手艺人加紧赶制订单、制作传统手工寿面。阳光下,长寿面细如发丝、质地柔韧,手工艺人忙碌穿梭其间晒面、整理,形成一道别致的乡村生产作业风景。 泉港区南埔镇凤翔村田头寿面历史悠久,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为推动特色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凤翔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翔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推动寿面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通过党员带头,与农户联合经营,凤翔村寿面产业在原来私人经营的五六户基础上,发展扩展到现在20多个手工作坊,加工户数50多户,年加工产量达300吨以上。同时,产品由合作社牵头帮助销售,供不应求,近年来销售额超300多万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挣钱。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近年来,泉港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以休闲农业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名特优果基地、畜禽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为引擎,不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打造涂岭红茶、“争艳”杨桃、“鑫盛”海带、惠屿鲍鱼等具有泉港特色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目前全区累计获得各级认证的农产品品牌、商标23个。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示范化、标准化建设,2022年新培植区级农民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8家,带动农户富起来。 |
巾帼志愿者在河边开展护河志愿活动。刘舒芬 摄 东南网3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郭菲凡 林弘梫 杨瑞红)“妇女能顶半边天”。近年来,泉港区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持续聚焦服务妇女,积极回应广大妇女“急难愁盼”,通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妇女、以民生实事关心关爱妇女、以就业培训精准服务妇女、以典型示范激励带动妇女等举措,让广大妇女同胞受益受惠更多、发展环境更优、权益更有保障。 推动家庭建设 促妇女幸福 “打造这个基地目的在于,构建反家庭暴力多部门‘警情联动’,共同筑牢反家暴社会防控网……”近日,泉州中院与泉港法院设立首个两级联动的“泉家和”反家暴联协基地,助推家庭建设与社会和谐,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驾护航”。 日前,涂岭镇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开展家庭教育专题宣讲活动,通过破冰游戏、心灵透视镜、行动导图等环节,为广大妇女同胞带来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解读和科学的家教知识,引导妇女群众树立正确家庭教育观。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为发挥妇女在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妇女建设幸福家园,近年来,泉港区多措并举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成立泉港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刺桐花”家庭教育指导站、家庭教育指导联动中心以及7个市、区级“泉家福”家庭教育驿站等,为妇女提供全方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已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家教沙龙、e享家长课堂等62场。建立妇女援助中心、女法官家事工作室、家事审判庭、家事纠纷调解室等28个维权平台,新建“妇女微家”10个,累计开展家事普法讲座100余场,切实提高妇女维权意识。 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该区先后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爱家讲堂”进村(社区)、进学校、进机关等线下活动,并推广“毛妈聊家教”视频号拓展线上宣传,引导妇女带领家庭成员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争创“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平安家庭”,以家家幸福和美夯实社会和谐安定。 办好民生实事 护妇女健康 “太感谢了,这笔理赔款对我和我们这个小家来说就是‘及时雨’!”近日,家住南埔镇天湖村的陈某珍,收到一份来自镇妇联和保险公司带来的惊喜:一笔67000元的理赔款。 2022年6月,陈某珍被诊断为乳腺癌,给这个原本拮据、状况不易的小家庭带来打击。得益于南埔镇妇联为全镇272名低保妇女投保“女性安康保险”项目,当地妇联和保险公司得知情况后,立即为陈某珍启动理赔程序,帮助她挺过难关。 关爱女性,从健康出发。为提升妇女获得感,近年来,泉港区广泛开展“关爱女性健康”保险,将女性安康险列为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扩大妇女健康保障覆盖面,为全区2222名低保户妇女群众投保,2022年共投保4274名,其中获赔4件28.7万元。 此外,该区还投入约800万元免费为辖区20—64岁妇女(包括流动人口)开展“两癌”筛查服务10.3万人次。开展适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试点工作,在全区调查摸底适龄女性共3188人,动员爱心人士捐赠HPV疫苗,使300多名女性受益。率先开发“好孕泉港”应用服务平台,建立孕、产妇和婴幼儿转诊急救的母婴安全“直通车”,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加强就业引导 提妇女信心 “各位女企业家要做好领头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在实现自身发展、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带动广大妇女姐妹共同致富。”日前,泉港区召开“巾帼赋能 共话发展”职业女性座谈会,鼓励辖区女企业家积极发挥“半边天”作用,争当创业先锋。 妇女家门口创业就业,幸福生活有奔头。连日来,在泉港区前黄镇箱包加工厂里,缝纫机“哒哒哒”声不停作响,20多名女工热火朝天地缝制背带、装配拉链、粘贴商标、检验质量、赶制订单,用勤劳的双手彰显巾帼风采。 为增强广大妇女建功新时代的信心,近年来,泉港区深化“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建各村(社区)“巾帼就业服务专员”队伍,培育一批“妇”字号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巾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巾帼示范基地,实施“服务宝妈”助力女性创业就业项目,通过举办培训班、职业女性沙龙,带动妇女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创业增收。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该区针对辖区妇女需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不便外出打工等情况,积极引导各镇(街道)引进现代农业、渔具、包袋、磨具、鞋业等企业,让众多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和就业。 截至目前,该区聚焦服务发展大局,共举办妇女职业技能培训40多期,培训妇女1300多人次,帮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与泉州农商银行泉港支行实施“巧妇贷”项目,扶持妇女创业致富,共授信2000多名创业女性近亿元贷款,充分营造有利于巾帼创业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 带动志愿服务 展妇女风采 为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推动巾帼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3月3日,泉港区“岗村结对·助力乡村振兴”坝头溪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暨乡村“五个美丽”建设授牌仪式在山腰街道菜堂村举行。12组岗村结对单位立即投入巾帼护河中,巾帼志愿者们沿着泉港“母亲河”坝头溪一路清扫垃圾,成为河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日前,泉港区市场监督局巾帼志愿队走进凤北小学及涂岭镇溪西村,给校园师生带来预防药物滥用及禁毒知识普及宣传,为全区禁毒工作贡献巾帼力量…… 巾帼有为正当时,志愿服务显担当。近年来,泉港区以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积极组建各具特色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巾帼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擦亮“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关心帮扶留守、困境儿童等志愿服务,为推动泉港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该区创新拓展巾帼建功系列活动,打造巾帼志愿服务基地,建立“巾帼文明岗进社区”服务制度,近年来巾帼志愿者累计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法律维权、就业指导服务600余人次。 |
执法人员在拆除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泉港区 供图 东南网3月11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叶小芬 林平山)为进一步加强对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打击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守住守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近日,泉港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涂岭镇政府及福建广电网络泉港分公司等相关单位开展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 通过前期利用无人机航拍巡查,发动村居(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老旧小区、城中村、道路两侧、沿街商铺等重点区域的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点位分布情况。 通过执法检查和宣传引导相结合,检查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入户走访劝说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及管理细则等法律法规,动员群众自行拆除非法“卫星锅”。同时福建广电网络泉港分公司工作人员向群众宣传解读相应的优惠服务政策,做到惠民服务与拆除工作同步开展,确保电视用户能及时接收看电视节目,切实保障群众的收视权益。 此次联合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5人次,现场拆除和收缴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7套,查处非法销售经营单位1家,发放宣传单30份,出台卫星接收设备转网优惠方案2套,现场为群众提供服务3条。 |
岗村结对 助力乡村振兴 3月3日,泉港区举办“岗村结对·助力乡村振兴”坝头溪巾帼志愿服务队成立暨乡村“五个美丽”建设授牌仪式。区委副书记张井丽参加活动。 仪式上,区委副书记张井丽为坝头溪巾帼志愿服务队总队授旗,现场还为泉港区“巾帼文明岗”、乡村“五个美丽”授牌,并举办巾帼文明岗“岗村结对”仪式。 张井丽在仪式上致辞,她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妇女和妇女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并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要突出“联合”,增强队伍合力。各级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联”字优势,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相关部门要做好参与美丽乡村工作的指导,使联合活动取得更好的社会效应;要突出“优势”,满足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积极做好护河等工作,加强宣传、培树典型,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河湖水环境的行动中;要突出“行动”,确保落地成效。推动“美丽庭院”与“美丽乡村”建设互融共促,推进乡风文明,营造“人人知晓、家家参与、户户行动”的浓厚氛围,以庭院“小”美助推乡村“大”美。 仪式后,结对巾帼文明岗和结对村妇联一起在坝头溪沿岸开展巾帼护河等志愿服务活动。(郑荣娥 吴云祥) |
在泉港植物园,不少市民趁着周末晴好天气纷纷前来赏花、游玩,乐享春光。郭菲凡 摄 东南网3月3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郭菲凡)初春是户外休闲、出游赏花的好时节,泉港城区处处充满春的气息。日前,在泉港植物园里,梅花、樱花争相开放,不少市民趁着周末晴好天气纷纷前来赏花、游玩,尽享春日美景。 泉港植物园是泉港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区精心打造“可亲可近”的公园城市,深入开展“绿满泉城”行动,统筹推进城市综合性公园、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完成总部经济区、环锦绣湖公园、植物园等配套提升改造,新建口袋公园和口袋体育公园15个,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持续释放“绿色福利”,为居民提供更多休闲和活动空间。 市民游客正在拍照打卡。郭菲凡 摄 |
巾帼就业服务专员“零距离”体验企业工作环境。郭菲凡 摄 东南网3月5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郭菲凡)“我们公司是生产虾饺的,妇女就是我们重点招聘对象,有经验的上手很快。”“薪酬待遇怎么样?工作时间长吗?适合家庭妇女吗?”……聚焦企业招工条件和妇女就业需求,近日,泉港区组织开展巾帼就业服务专员“进企业”观摩活动,25名巾帼就业服务专员与企业面对面沟通,汇集企业用工情况,为妇女家门口就业了解企业就业环境、对接招聘岗位信息,架起企业招工与妇女就业“连心桥”。 为促进妇女就业,特别是帮扶涉迁妇女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此次观摩所选企业充分聚焦适合女性就业的企业,巾帼就业服务专员先后走进泉州市亚连食品有限公司、泉州博广轻纺有限公司、饿了么泉港运营中心、中国人寿泉港区支公司等,实地参观企业生产车间、“零距离”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就用工管理、薪资待遇等问题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展开交流。 “作为巾帼就业服务专员,我们就是企业招聘的‘宣传员’、妇女就业的‘推荐员’。通过观摩才知道我们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企业、这么多的选择,涉迁妇女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了!”泉港区南埔镇施厝村巾帼就业服务专员林淑珍说。 加强供需信息对接,企业用工与妇女求职“双向奔赴”。当天,共征集适合妇女就业的招聘信息130多个。 近年来,泉港区深化“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建各村(社区)“巾帼就业服务专员”队伍,培育一批“妇”字号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巾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巾帼示范基地,实施“服务宝妈”助力女性创业就业项目,通过举办培训班,职业女性沙龙,带动妇女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创业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妇女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围绕扩大和强化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质量女性人才以及推动妇女多渠道创业就业,促进妇女等重点群体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泉港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股工作人员陈秋芳说。 |
在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箱包加工厂里,工人正在缝制背包。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东南网3月3日讯(通讯员 陈嘉纬 本网记者 黄雨昕)连日来,在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箱包加工厂里,缝纫机“哒哒哒”声不停作响,20多名家门口就业工人正热火朝天缝制背带、装配拉链、粘贴商标、检验质量,赶制订单。 近年来,泉港区积极拓宽农村留守人员的就业创业渠道,依托“一小时灵活就业”智慧服务平台、“想就业来找我”小程序等,为用工企业和农村留守人员搭建就业平台,鼓励企业采取短期用工、季节用工、临时用工等灵活方式,让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的箱包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在串制背包带。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
消防员在田间地头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泉港区委宣传部 供图 东南网3月3日讯(本网记者 黄雨昕 通讯员 陈嘉纬 郭云霞)“大爷,要注意切勿在草垛旁吸烟,很容易引发火灾。”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近日,泉港区消防救援大队宣传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向村民宣讲防火知识,大力发展农村消防安全“明白人”。 春季是火灾的高发季节,随着春耕全面启动,为从源头预防春耕时期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泉港区消防救援大队抢前抓早、提前谋划,全方位、多角度铺开春耕防火宣传。 活动中,消防宣传人员采取“唠嗑、拉家常”的方式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和消防周边礼品,用闽南方言讲解柴垛的正确堆放方式、日常用火用电的安全要点等知识,叮嘱村民不要随意烧荒、外出田间劳作时做到“三清三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村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逃生自救能力较弱等实际情况,消防宣传人员还借助全民消防学习平台,结合春耕季典型安全事故案例,现场讲解家庭火灾预防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快速疏散逃生的要点以及如何正确报火警等消防安全知识,科普春耕防灭火小常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告诫村民要坚决杜绝田间吸烟、乱丢烟头等。 此外,为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消防宣传员还在村广场、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各镇街、村(社区)还依托农村“大喇叭”,每天早、晚播放春耕防火语音提示,提醒居家和耕作的群众加强防火、用火安全。 |
,工人正在检查产品油生产情况。洪坤泽 摄 东南网3月3日讯(通讯员 洪坤泽 本网记者 黄雨昕)连日来,在泉港区南埔镇的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7条自动化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运转,在经过进坯吹瓶、进瓶灌装、装箱检测等全自动工序后,一批批食用油包装完成,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该公司用地215亩,可实现年产食用油约60万吨,豆粕80万吨,大米10万吨。近年来,泉港区在粮油食品加工领域力求新突破,规划建设占地6000多亩的粮油食品加工区,布局玉米精深加工区、生物发酵加工区等十二大功能区,集中引进了福海粮油、益海嘉里等一批龙头企业,引导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
近日,泉港公安统一部署,开展集中统一清查行动,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以实际行动保障人民安康,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该局全时空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行动,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威慑力。加大设卡盘查力度,快速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让群众时时刻刻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同时聚焦重点部位,加大出租房屋清查整治力度,认真做好实有人口信息登记更新工作,及时发现督改各类治安隐患。针对酒店、酒吧、KTV、共享茶室等娱乐场所人员动向,组织开展集中清查,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 强化重点部位,清查织严织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网,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沿海码头和重点水域的检查力度,强化出海船舶、渔船民管理和“三无”船舶清理整治,确保沿海地区安全稳定。另外该局还深入辖区加油站、烟花爆竹销售点等涉危涉爆区域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泉州晚报记者吴志明 通讯员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