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胸怀说”难脱人治思维
www.fjnet.cn 2010-01-18 10:33  李建华 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我认为需要有一种胸怀和气度,如果公众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提出质疑,甚至有时候有一点谩骂、辱骂,都是对改进我们的工作的一个很善意的提醒。”

这番话出自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日前,凤凰网与百度联合举办的“影响时代的力量——2009凤凰·百度时事沸点”呈现了一次年度时事大盘点。网络发言人入选时事沸点社会人物榜。在沸点现场,主持人问伍皓,当您看到网络上问得非常尖锐,甚至有辱骂您的言词,您心里的感触如何?伍皓如是回答。

2009年,在伍皓的主导下,云南省首次在传统的新闻发布形式以外,专门设立网络发言人制度,以体现对网络民意的尊重。伍皓此举赢得了舆论的赞赏,同样,他关于面对网民批评需要一种气度的言论也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种态度是契合公众期待的,我们常常看到,不少政府或官员面对批评往往气急败坏,有的甚至动用公权力进行打击报复,抓捕批评者并企图以诽谤治罪的案件已经发生好几起。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对批评,人们历来提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普通人如此,对政府官员更是如此。当有官员即使面对尖锐的批评也能保持这种胸怀和气度,无疑是值得嘉许的,人们也会认为这样的官员有着良好的个人修养,值得敬佩。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当今社会,官员妥善对待来自公众的批评,并不是一种官员个人修为上的要求,而是公共治理的一个基本准则。

在现代社会,政府是受民众委托进行社会管理,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作为公共权力的源头,民众有权利批评政府或官员的过失,以监督政府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进而使社会更加进步和美好,这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国同其他国家一样,在宪法上明确规定公民有监督和批评政府的权利。

相对应的,政府就有义务接受民众的批评,不断改进工作,让民众满意。为此,政府还应提供充分有效的渠道接收民间的批评,同时应及时对批评予以回应。因此,可以说,政府正确对待公众的批评是一种制度上的要求。

提倡官员面对批评应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强调的是官员个人修为,表明不少人仍然依循的是传统治理思维。大家知道,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强调道德治国,对官员的道德修养特别倚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质就是人治。而在如今的现代社会,奉行的是法治,政府应依照宪法有关精神对待公民对政府的批评。

当有些官员反感甚至排斥公众的批评时,我们或许可以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道德修养,但这种态度似乎乃一个官员天然的倾向,因此,更重要的是用制度的力量加以制约,使其不敢怠慢乃至压制公众的批评。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