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各种信息和媒介包围的领导干部,亟需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否则,介入迟缓或干预不当,不仅可能‘小事闹大,大事闹炸’,而且会消解改革发展共识,损耗政府‘无形资产’。”这是前不久人民日报《“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一文中的表述,日前两则新闻印证了这种担心并非多余。
一则是:近日广州某街道办事处主任在网上“裸聊”的照片和相关帖文乍现微博;另一则是:21日,网上爆出江苏常州溧阳市卫生局长微博“开房”,公然调情。一个估计是QQ“裸聊”照片被人发到了微博上,另一个则是把微博当成QQ,误认为微博和QQ聊天一样私密。虽说出事原因不尽相同,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事者对新型传播媒介手段完全陌生,过分的信任或误用传播技术手段,才会误打误撞,不小心现了形。
或许值得庆幸的是,上述官员至少不是在直接与媒体有关的宣传等部门任职,但实际上,他们也需要接受媒体采访,与各类新闻工作者打交道。连QQ和微博都分不清的官员,会如何与媒体有效对接,使得信息最优传播,不得不令人心忧。
官员举动,只要是与公职工作并无牵扯,不涉及滥用职权,并不需要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当然,作为掌控公权的官员,原本也就约定俗成地要让渡一部分个人隐私。但是实际上,官员的隐私保护,只是公众关注的一方面,公众更想了解的是,官员的隐私暴露,是否涉及不法行为。这也是网络曝光对手握公权的官员如此钟爱的原因所在。
从周久耕事件以来,各种网络监督事件此起彼伏,应该说某些官员或多或少对网络产生了一些警惕,慎言慎行成为许多人应对网络之法,甚至个别官员可能都有了网络恐惧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各种雷人雷语并未禁绝,依旧呈现出较为密集的暴发。
原因何在?温家宝总理曾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条件不够恐怕是一个原因,而不得不说,部分官员媒介素养不够,无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许多事情,坦诚一些,姿态低点儿,其实本不是问题。但一旦遭遇打击和封锁,可能就会“捂”出事来。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发布过对党政机构和官员微博的七点建议,不管是已经试水微博的官员,还是仍在观望的官员,其实都可一看。培养媒介素养事不宜迟,只要有心重视,要真正具备媒介素养也并不难。
- 2011-06-16“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
- 2010-01-06不能让视频裸聊成为“网络妓院”
- 2009-11-27裸聊的“苦酒”伤了多少寂寞男女的心
- 2009-06-22公民权利比“裸聊”更需关注
- 2008-04-23"激情视频"调查:"职业裸聊"如何治罪
- 2008-04-09两起“裸聊”案:结局为何不同?
- 2008-04-08网上裸聊也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