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揭穿黑幕,向“唯收视率论”开炮

www.fjnet.cn 2012-08-06 17:22  毛开云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电视剧《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锋爆料称,电视台可买收视率,一年只需5000万便可跻身全国任意地区的收视十强。对此,名嘴崔永元及不少电视台业内人士表示,希望能有司法机关介入,揭开收视率买卖的黑幕。(8月6日《华西都市报》)

崔永元的《实话实说》,是一档深受观众喜欢的节目,就是因为收视率的原因,经历了14年峥嵘岁月的《实话实说》被迫停播。我不知道《实话实说》是否死于“收视率黑幕”,但我对因收视率而拿下《实话实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电视节目要看收视率,本来无可厚非,有收视率就有广告客户,有广告客户就会财源滚滚。但是,唯收视率马首是瞻,为了收视率而不择手段,或策划谋杀案,或大打绯闻牌,或表演脱衣秀,显然会顾此失彼,不仅影响公信力,而且会自己砸自己的牌子。既要收视率,更要满意率,这才是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王建锋公开爆出收视率黑幕,一方面,世人感到莫名惊诧;另一方面,也是向“唯收视率论”开炮。其实,收视率黑幕早就已是潜规则,只不过王建锋这次充当了《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孩子的角色。

2010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消息,首次揭露了收视率样本户正被个别地方卫视“收买”的事实;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早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就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收视率黑幕被揭穿,几家欢喜几家愁。应该说,多数电视台感到高兴,因为潜规则终于被人捅破了;也有的电视台表示不解,如,今年上半年遭遇收视“滑铁卢”的湖南卫视就大吐苦水,其生产调度中心主任宋点就在微博上公开喊“冤”。然而,世人不禁要问:以前的收视率调查究竟有几分真实?如果收视率不真实,留下的节目是否在糊弄观众?被拿下的节目又如何让人口服心服?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全国从事收视率调查的只有央视索福瑞一家,这样调查出来的数据,其公信力本身就令人质疑。再加上有的人“搞小动作”,可以想象此前发布的收视率中有多少猫腻。有消息称,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正在制定一套关于收视率调查的国家标准,并将于不久的将来广泛推行。尽管这个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但不少电视台对此充满希望,收视率调查中只有尽可能排除掉利益关系和亲缘关系,这样的数据才更加客观公正。

其实,收视率对受众远远没有作品重要,收视率从来不是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曲高和寡”就是这个道理。揭穿收视率黑幕,消除收视率乱象,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变“唯收视率论”在中国电视界的地位。只有改变以收视率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别让收视率的高低决定节目的生死,才能促进中国电视界健康发展。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