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东南锐评 > 正文

可靠的是素质不是饭碗

www.fjnet.cn 2012-09-25 09:11  老  癸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我先在纺织厂当了三年学徒,三班倒,出师以后才上了大学。现在的年轻人要转变就业观念,到企业、到基层锻炼几年,非常有必要。”9月21日,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专题调研“就业难”,并用上述的“学徒”经历,勉励大学生积极下基层、进企业。于伟国勉励道:“毕业生先到企业、基层工作几年,不会影响前程,反而能够更加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对人生发展非常有益。”(9月24日《海峡导报》)

于书记的话很质朴也很中肯,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很难,但难的不是没有就业岗位,而是没有称心的就业岗位。何谓称心?一句话就是:地位高、工作舒适、收入丰厚。一些大学生对此“一往情深”,对于工作“宁缺毋滥”,有的即使有工作也嫌这嫌那,不断地换城市,不断地跳槽,甚至情愿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也不愿屈尊去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总想找个机会,一夜之间就可以变成马云甚至比尔·盖茨。

问题的根源正是在于不少大学生不切实际,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应该看到在大学所获得的学历和知识实际上只能作为一种基本素质和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后,还应该经过现实的磨砺,才能胜任以后复杂的工作。于伟国书记倡导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到企业、到基层锻炼几年,正是这样一种良苦用心。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勤于思考,有文化、有知识、有理想,这些都是非常宝贵、难得的,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一些人在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等方面却颇有不足。更有一些大学生年纪轻轻就贪图享受、甚至好逸恶劳等,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饭碗的“质量”上,梦想着一个饭碗不仅能捧到老,更要摔不烂打不破。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人生数十年,什么铁饭碗、金饭碗,谁能预料得一清二楚?自己的素质、自己的本事才是真正不破的饭碗,难道不是吗?

我们不否认社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公平,但是社会的未来在哪里,不就在年轻人的手里吗?真金不怕火炼,年轻人不应该怕吃苦,不应该怕磨练。其实对一些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来说,一毕业就捧着铁饭碗坐在旱涝保收的清闲机关未必是好事。在当代年轻人吃苦磨砺普遍缺乏的背景下,越是抱负远大越需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其实不单单于书记,他们这一代很多领导人都是这样从基层锻炼出来的,没有贴近基层、贴近地气的生活和工作,怎么凭空成长出把握全局、运筹帷幄的视野和能力?相反地,一些本来条件很好、一辈子吃喝不愁、长期远离人间疾苦的人则可能斗志全无,很难真正地去承担起他们的社会责任。

当然,现在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他们自身生长环境所形成的,更有他们长期脱离社会、脱离具体劳动所养成的。这不能完全责怪他们,应该说我们的教育是有缺陷的。而要克服这些缺陷,基层的锻炼正是最好的“药方”。这种锻炼不仅能拓宽就业面,更能使大学生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真正地让他们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吃得香。(海峡导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