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是如何成为“鸡肋”的
www.fjnet.cn 2013-03-21 10:23 吴龙贵 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截至3月19日下午5时,成都地铁票价制定听证会共有5名市民报名(22日报名截止),其中4人均参加过两年前的地铁票价听证会。(《四川新闻网》3月20日) 从2010年起,成都涉及价格方面的听证会,报名人数一直在下降。2010年5月份的水价听证会报名人数达到173名,而后报名人数直线下降,上一次的地铁票价听证会报名人数仅有17人,这一现象在2010年6月的占道停车收费听证会达到顶峰,报名人数一度仅有7人……听证会越来越像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如果说听证会是一个民主平台,那么公众参加听证会就是一个民主培养的过程。政府出台某项公共决策或者调整某个公共品价格,需要倾听民众意见、吸纳民间智慧,如此才能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而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同样需要借助某种制度化的渠道,实现意见的充分表达。表达意见的渠道当然有很多,但听证会无疑是其中最好的之一。一方面,听证会的内容是非常具体且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因而其效果是看得见的,有利于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和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另一方面,相比于分散的网络民意,听证会这种制度化的面对面交流,更加理性也更容易达成共识,这有利于增进官民之间的互信。从这个意义上说,听证会的式微,既说明公共决策民主含金量的流失,也意味着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在衰减。 听证会是如何沦为鸡肋的?首先当然要从听证会本身寻找原因。近年来,“逢听必涨”几乎已经成为某些听证会的代名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某些政府部门没有意识到听证会乃是一种民主程序,而是把它当成了行政意义上的决策发布会。譬如动不动就“主题先行”,通过行政手段操纵听证会;譬如聘请一些“听证枪手”,扭曲真实的民意。其实公共品不是不可以涨价,政府决策未必就一定错,但既然设置了听证会这道民主程序,就是为了让公共决策在充分的博弈中变得有理有据,从而取信于民。如果民意常常“被代表”,听证会流于形式,那么久而久之,公众自然是敬而远之。 不容忽视的还在于公众自身的公共素质和对听证会的认识。成都市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称,“有些市民存在误区,觉得自己的意见不重要。”这种说法无疑很有代表性。或许在许多人看来,既然参加了听证会,我的意见就该被采纳,否则就是不尊重。这显然是对民主的一种误读。公共事务涉及不同的利益群体,诉求自然也是多元化的,听证会的价值就在于多元化的声音能够充分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可以平等博弈,而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意见都必须采纳。更重要的是,民主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需要所有公民以点点滴滴的努力去不断累积和推进。因而,参与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公民意识和民主实践。 不要一味抱怨听证会“逢听必涨”,也不必过度讥讽那些“听证钉子户”,事实上,在听证会沦为鸡肋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都成了缺席者、沉默者。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1]听证会少人喝彩有诚意才有参与
- [ 11-10]降价的听证会还应多一些
- [ 05-18]“面露难堪”是听证会的“可喜底色”
- [ 05-18]听证会就该有点“火药味”
- [ 05-14]我能参加灵岩寺门票听证会吗
- [ 04-11]听证会遇冷是形式主义结出的果
- [ 03-28]加收燃油附加费就可以不开听证会?
- [ 01-30]听证会要泼“洗澡水” “孩子”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