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广州市纪委将严查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现象。20日,广州市纪委新闻发言人梅河清表示:“严禁领导干部收受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的钱物,哪怕是一分钱的红包,都是违规”。此外,他们还将对节俭、务实过节的情况开展监督检察,对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现象进行监察。(月21日,中国广播网) 年关,更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关、权力关、作风关。从已查办的案件情况来看,利用民俗习惯和过年过节收受“红包”,已经异化为一些贪官聚敛钱财的重要途径。这既破坏社会风气,又违反党纪国法。而广东人称过年发红包为“利是”,这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习俗,预示着来年大吉大利、好运连连。当然,作为亲朋好友间传递感情的媒介,走亲访友时有所表示未尝不可,只要适度就好。 但是,“利是”的运行边界必须在碰到权属利益关系时嘎然而止。就像广州市纪委所要求的,“严禁领导干部收受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的钱物,哪怕是一分钱的红包,都是违规。”换句说,哪怕只有一分钱,只要是红包,坚决不能收,这应该是一条带电的“高压线”,不得触摸。 其实,一些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对于给领导干部送礼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心里清楚的很。那么,面对党纪国法,面对各级的三令五申,他们为什么仍然要千方百计地开顶风船呢?这里固然有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投资心态作祟。但是,害怕被领导惦记着,日后给自己添麻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贪官们皆有这样一个特点,“谁送礼了记不住,不送礼的记得很牢。”如果别人都在送,自己不送早晚是病。 因玩忽职守罪、受贿罪而受到刑罚的原山东省庆云县税务局税分局副局长李保强,在法庭上作最后陈述时说过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他说,“刚开始的时候,对老板朋友送来的东西我感到不踏实,甚至有些惊恐不安,担心被人知道会落个“腐败分子”的坏名声,砸了自己的饭碗。于是,我推却、拒收。但是,老板们有的是计谋,他们变着法子把钱物留下来。收下那些东西后,我没有看到周围有异样的眼光,于是心里坦然了。后来,我对他们送钱送物慢慢习惯了,都欣然接受。再后来,我对给我送东西的人记不准了,对不送东西的人却记得很牢。” 尽管李保强在贪官中是绝对的小巫见大巫,但其敛财心理是相同的,即“谁送礼了记不住,不送礼的记得很牢。”也就是说,你送礼我收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给我送礼反倒是不正常的事,我将牢记不忘。这样看来,领导要报答送礼的,也要整治不送礼的,这也是导致送礼者屡禁难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官员收礼的心态,反映了其极端扭曲的道德观和权力观。遏制领导干部利用年节收受“红包”现象,需要“当官打送礼”的,更需要用制度的笼子管住官员的权力,只有官员根本无法利用手中权力随意谋取个人私利时,其自然会注意检点和约束自身行为,前来烧香拜佛的也就寥寥无几了。 |
相关阅读:
- [ 01-20]贪官自述:家里有个放现金柜子 每周看两次心里舒畅
- [ 01-19]直击贪官雅贿现象 珍奇古玩背后是赤裸裸权钱勾兑
- [ 01-17]防控“裸官”当“以裸治裸”
- [ 01-15]学者访在押贪官写“防腐手册”:要叫腐败者感到疼
- [ 01-14]救“虎”为上,还问于民
- [ 01-13]贪官最后陈述不是救命稻草
- [ 01-12]盘点贪官最后陈述:有人引经据典有人忆苦表功
- [ 01-09]贪官原本退过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