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部名为《爸爸去哪儿》的电影在各地上映。这让人想起1月20日,安徽一位9岁留守男孩听到母亲不回家过年的消息自缢身亡。对于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没有回家过年的爸爸妈妈显得如此遥远;一些人的回家梦、团圆梦,因此多了一份心酸,甚至是锥心之痛。 一年一度的春节,留守儿童不应成为节日氛围中被忽视的群体。据统计,中国的留守儿童人数已超过6000万。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浪潮中,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严重社会问题。 对农民工及其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关怀,是社会最基本的底线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向留守儿童伸出关爱之手,但父母对于孩子性格形成和人格培养具有无法替代的意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打破家庭内部的“城乡二元”结构。 从社会而言,不管是什么单位,不管工作是多是少,业务是繁忙还是轻闲,在新春佳节等节假日里,都应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为自己的员工创造一个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这应该是每个用人单位对自己员工最大的福利,更是用人单位对员工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应有的担当和责任。 对政府来说,必须加快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近期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们能够同步市民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很多农民工因为户籍、房价等原因,并不打算在城市定居安家,带孩子到城市也面临上学难、上学贵等问题。对此,一方面应加强他们对子女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应促进城乡、区域发展更为均衡,提供“就地城镇化”的更多可能性,缩短父母和孩子在空间上的距离。对于另一部分有意愿、有能力在城市安家的农民工,应该为他们的子女创造更为公平的成长和就学环境。 万家团圆时,“爸妈在这儿”,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宝贵、最暖心的新春礼物。家庭功能的健全,应该成为我们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达成普遍共识、提供制度保障,尽可能让祖国大地每一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过大年。 摘编自新华社2月1日电文/白田田、陆波岸 |
相关阅读:
- [ 02-03]父母打工12年没回过家 留守女儿称理解他们
- [ 02-03]CCTV7农民工春晚《回家·过年》击中笑点触动泪点
- [ 01-31]三个留守儿童的春节片段:父母是手机里的声波
- [ 01-30]26省政府工作报告推动新型城镇化 因地制宜成特色
- [ 01-29]李克强秦岭深处访贫问苦:家是每个中国人的“根”
- [ 01-29]安徽留守男童自杀 老师称其母不回家过年对其打击大
- [ 01-28]李克强大山深处看望农村留守儿童
- [ 01-28]李克强与留守儿童父亲通话:“春节能回来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