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前不久,在荆门屈家岭管理区走访时,农民告诉我,去年他们的隆平高科高产示范田用了新品种,通过智慧系统监测水文、肥情、虫病等,最高一亩收粮950公斤,大旱之年不仅增了产,还卖了好价钱,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这个消息,令人振奋。这意味着,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可以并行不悖。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敢于把现代高效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 过去,荆门的农业是优势,正所谓“两湖熟,天下足”。进入工业时代,农业成了“相对低效”的产业。作为“中部粮仓”和重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荆门也陷入两难。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如何从源头上保护农民继续种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从发达地区经验来看,先发展工业,后反哺农业,是通行可行的做法。然而,在荆门这样的粮食主产区,仅靠国家补贴还不足以解决农民致富问题。当前,“谁来种地”的隐忧日趋明显。老一辈农民工对土地尚有依恋,新一代年轻人却更愿意漂在城市。不提高农业自身的吸附力,决非长久之计。 因此,荆门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同时,以工业化为支柱、信息化为路径、城镇化为载体,凸显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地位。一些传统资源被唤醒了,比如,我们探索推广的“香稻嘉鱼”,是《明史》里记载的种养模式,每亩年平纯收入达到1万元,还能让循环农业与有机农业连接起来。但这种效益离不开现代市场和新品种,推广也需要专门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驶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还必须借助外力,尤其是科技支持。我们借建设“中国农谷”之势,以战略空间和政策诚意,引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院校和联想、汇源等知名企业入驻,并组建了中国农谷国际农科院。我们还建有院士村,引进多名院士设立了12个工作站。 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多种农业服务平台。在市场支持方面,牵手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实体。在金融扶持方面,引进中农高科产业发展基金,开展惠农创业贷款、农业产业链贷款等试点。包括土地流转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创新,最终要达到一个目的,即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领头雁”,为城乡统筹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实践证明,农业完全可以打上高效产业、支柱产业的底色。荆门就是一个例证。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5万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400多家,数量居湖北省首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位居全省第二位。我们有理由期待,高效农业为农村未来留住足够的人才储备,给农民带来更多幸福和尊严。 湖北荆门市委书记 万勇 |
相关阅读:
- [ 05-07]农业二次飞跃需重振集体经济
- [ 04-24]定向金融改革打造农业新“钱景”
- [ 01-22]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 [ 01-22]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 [ 01-08]欧洲小国缘何成农业出口大国
- [ 12-26]“让农民体面”事关农业发展大思路
- [ 05-06]肉制品案反映农业产业化不足
- [ 02-16]“家庭农场”让农业发展有了新的道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